湖北特產之黃岡團風苦荊茶

團風苦荊茶是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地區特產,團風苦荊茶因其味苦而樹形又形似荊刺得名,具有提神醒腦、清火明目、消腫利尿、降壓消食等功能,對於治療腸炎腹瀉、痢疾等腸胃病有明顯效果。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團風苦荊茶的詳細內容介紹吧。

團風苦荊茶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和礦物質元素,其中包括硒和鍺兩種抗癌微量元素。具有提神醒腦、清火明目、消腫利尿、降壓消食等功能,對於治療腸炎腹瀉、痢疾等腸胃病有明顯效果。1977年,經湖北省植物研究所驗證,苦荊茶系“貓兒刺樹”變種。這種茶樹高者3米,矮者1米多,分枝部位很低,主枝不明,全株呈塔形,葉片寬大深綠,有蠟質層,多角形的葉緣上生有3-4對小刺。苦荊茶的製作與一般茶葉相同,湯味苦,但飲之先苦後甘,回味清新爽潤,同時極耐沖泡,一兩片葉即可總沖泡一天,三天後仍有苦味。

​苦荊茶樹是稀有名貴特產的植物品種,種植歷史悠久,主要分佈在大別山南麓的湖北境內,民間早年採摘野生樹葉,當茶飲也可藥用,對人體有益。現今人們採摘天然野生樹葉,利用傳統方法結合先進科學的炒制工藝製作出的產品其效果更加明顯。400多年前,李時珍在大別山脈南麓的大崎山發現一味有趣的藥茶,味道極苦,而山民們用它治療腸炎腹瀉、痢疾等腸胃病卻"茶到病除",《本草綱目》一書中是這樣描述的:"微苦、涼、無毒,浸酒、補腰腳令健,葉皮同用",這味藥茶就是團風苦荊茶。

苦荊茶樹是稀有名貴特產的植物品種,種植歷史悠久,主要分佈在大別山南麓的湖北境內,民間早年採摘野生樹葉,當茶飲也可藥用,對人體有益。現今人們採摘天然野生樹葉,利用傳統方法結合先進科學的炒制工藝製作出的產品其效果更加明顯。

團風縣從1991年開始種植、銷售具有保健作用的苦荊茶。賈廟鄉因其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成為種植、銷售苦荊茶的基地。多年來,由於縣、鄉兩級政府的積極引導,苦荊茶已成為該縣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