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消息传来,满大街的药店郁闷坏了

近日,北京市商务委联合市发改委、财政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通知提出,连锁便利店可按有关标准申请零售经营乙类非处方药,申请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的可由企业总部统一配备质量管理人员。

从药品市场来看,零售药店是非处方药(OTC)销售的主要终端。一旦销售渠道增加,将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这一新规对零售药店冲击很大。

让连锁便利店也可以零售乙类OTC,意味着竞争范围扩大,连锁便利店的地理位置及人流量优势都有利于药品销售。此前外界曾担心便利店药品广告方面的监管难题,如今随着市场监管总局成立,药监局也由其管理,广告等方面将得到很好的监管。


销售药物需按有关标准申请

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OTC)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便利店具区位、人流量优势

此次通知中设置了连锁便利店的发展目标,在进一步方便群众的同时,对于现有的药品销售格局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川财证券援引专家说法,指出目前国内OTC市场规模已接近3000亿元,占整个药品市场15%到20%。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有5000余家零售药店,零售药品市场总规模105亿元(含非药)。

目前,北京有连锁便利店约1200家。与上述5000余家零售药店数量相比,连锁便利店显得规模相对尚小。但根据此次通知,北京将按居住项目规划10~20平方米/千人的标准预留便利店业态空间,未来3年左右时间,全市连锁便利店门店数量将达到6000家以上,原则上实现每个社区建设不少于1个连锁便利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