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闲情偶寄》:源自《易经》的生活智慧

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一本讲生活艺术的书,也是一本充满人生智慧的书。在《闲情偶寄.颐养部》中, 李渔写道:“兹论养生之法,而以行乐先之。”他认为,保持精神的快乐是颐养身心的根本。但是,人生不满百岁,况此百年以内,有无数忧愁困苦、疾病颠连、名缰利锁、惊风骇浪,阻人燕游,使徒有百岁之虚名,并无一岁二岁享生人应有之福之实际。李渔从自己“生于忧患之中,处落魄之境,自幼至长,总无一刻舒眉”的艰难经历中, 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忧患,是客观存在的,有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人生难免碰到忧愁苦闷之事,此时,“止忧”就是“行乐”,就是养生。而如何防患于未然,或者处于忧患之中如何“止忧”,更是需要人生的大智慧。在“止忧第二”篇中,李渔根据《易经》变易的哲学思想,凭借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介绍了避免忧患和化解忧患的方法。


所谓“止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首先是要有预防灾难的心理准备,规避使自己陷入忧患之中的风险。其次是学会在灾难降临之际,“遇颠危而不怨”,要有心理上的调适和有效的应对方法。

李渔认为,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忧愁是不能忘记的,“可忘者非忧,忧实不可忘也”。但是,如果忧愁时刻萦绕于心,如何行乐?曰:“忧不可忘而可止,止即所以忘之也。”即忧愁虽然不能忘记,却可以“止歇”,可以减缓和停止,这其实就是忘记忧愁的方法。比如说,有人因为贫穷而忧愁,劝解他,让他忘记贫穷的痛苦,他何尝不想忘记这些!但是,当“啼饥号寒者迫于内,课赋索逋者攻于外”,妻子儿女在屋内啼饥号寒,催税讨债者在门外威逼叫骂,这时,他又怎么能忘记忧愁呢?所以,“欲使贫者忘忧,必先使饥者忘啼,寒者忘号,征且索者忘其逋赋而后可”,想要让贫穷的人忘记忧愁,先得让饥饿和寒冷的人忘记哭喊,催税讨债的人忘记索取。但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谈论“忘忧”二字就只是一句空话罢了。忧患丛生的环境与际遇,使人的身心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如《系辞》所说:“既辱且危,死期将至。”所以,对于忧患必须有一种理性的警醒和心理的调适,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困境给人带来的痛苦。


比如安慰落榜下第的人下次科考一定高中,安慰年老而没有子嗣的人以后必生贵子,等到他不生孩子也没有中榜时,这些安慰的话,他也只是听听罢了,他也不会把愿望落空归咎于安慰的人并让他补偿。古人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凡事只有愿望而没有行动,就无济于事。所以,安慰那因贫穷而忧愁的人,一定要教给他生财的方法;安慰那落榜下第的人,一定要先给他传授科举必中的方法;安慰那到老了还没有后代的人,让他蓄姬买妾,并且防止姬妾之间争风吃醋,为生养子女做准备。像这样去安慰人,才是有益的话,才能不辜负这一番劝谕的功夫。让他们停止忧愁的方法,也只能是这样了。李渔深谙人情事理,他所传授的劝人“止忧”之法,既给人以心理上的抚慰,又给人以解困的方法,这是劝慰人的技巧,也是为人“止忧”的灵丹妙药。

世上让人忧愁的事情太多,但“总不出可备、难防之二种”。一种是做好预备工作就能避免的忧患之事,即“眼前可备之忧”,一种是难以事先料想到的灾祸之事。这两类忧患各有不同的应对之法。

对于“眼前可备之忧”,李渔提出了“以静待动”的止忧之法。

“拂意之境,无人不有”,大则灾凶祸福,小则疾病忧伤,不顺心的事,谁都难免。主要看这些事是否容易处理,是否可以预防。如果容易处理而且还可以事先预防,那就在事情发生之前,先准备一个应对的策略。有了这个应对之计,就可以把这类忧愁的事情放在一边不去再想它了。等到事情发生,就可用以前筹划完备的对策来对待。这种“以静待动”的方法,既容易明白也容易运用。比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都是古人总结的做人的道理,也是远离危险是非之地以避祸的方法。它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这就是用“以静待动”的方法对待“可备之忧”。


  对于“身外不测之忧”,在没有发生时,应该有居安思危的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如果已经发生,不得不面对事先难以预料的祸患与忧恼之事,则应止怨释尤,致力于如何应对以弭后患。

  “不测之忧,其未发也,必先有兆”。李渔认为,所谓不可预料的忧患,其实在发生之前也一定是有预兆的。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风起于青萍之末”,对客观规律的准确把握和对时势的分析判断,人们可以及时发现吉凶祸福的征兆,在安乐之时、泰之伊始就警惕“否”对于“泰”的颠覆,防微杜渐,未雨绸缪,以避免大的灾祸发生。占卜的预言或身体上的预示,或许不一定都能应验;而一定能应验的,不在“凶信之频来”的时候,而在“吉祥之事之太过”的时候。因为“乐极悲生,否伏于泰”,即祸患就藏在幸运之中,这是命中注定的、不会有例外的事情,此谓“一定不移之数”。命薄之人,有奇福,便有奇祸;即厚德载福之人,极祥之内,亦必酿出小灾。因为上天是公正的,不会完全偏爱一个人,即使对一个厚德载福之人,也会在他身上施现一些小小的灾祸,以示天道之公平。这就是“天道好还,不敢尽私其人,微示公道于一线耳”。睿智通达之人,面对奇福奇财时,都会警醒其中所蕴藏的忧患,谓此“吉祥之事之太过”决非“善境”,正是上天一定会忌妒、鬼神一定会窥伺介入的时候,身边的灾祸都是从这里引起的,从这时产生的。这个道理在《易经》中有充分的论述,其中有卦辞“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说的就是“亨通顺利,则盛极而衰”的消息,所以,宋代理学家程颐说:“大率圣人为戒,必于方盛之时,方盛而虑变,则可以防其满极而图其永久。若既衰而后戒,亦无及矣。”《易经》讲“反复其道”,周而复始,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要转向反面。因此,宋代名臣李光提醒人们:“治乱存亡,安危之相,固如阴阳寒暑之必至,有不可易者。惟圣人为能因其盈虚而消息之,使常治而不乱,常存而不亡,常安而不危也。消息之道,岂有他哉?兢业以图之,危惧以处之。”即危惧始得平安,而慢易则必致倾覆,所以,在大吉之时,更要特别惕戒。



如何防止祸患的产生,止息内心的忧虑,李渔提出了有五种方法:“一曰谦以省过,二曰勤以砺身,三曰俭以储费,四曰恕以息争,五曰宽以弥谤。”即在顺境时,一要虚心检查自己的过失,以防得意忘形;二要勤奋磨练自己,以超脱的心态看待人事命运的起伏变化;三要节俭以使自己的财物有所积蓄,以防民穷财尽之秋衣食无着,坐起不宁;四要宽恕别人,防止争斗;五要宽厚待人,使诽谤者息而仇怨者稀。为人处世如果能遵照这五条,那么,祸患之事则大者可以化小,小者可以化无;人的忧愁也可大者化小,小者化无。这种大小的转化不是天道循环的定数,凭借个人的智慧和修为,这些祸患和忧愁是可以规避和幸免的。这就是说,人的作为与事情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易传》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明白这种因果关系,就找到了止忧避祸的方法。造物主生杀予夺之大权,不肯轻易为人所识破,预料事情会这样,结果却不一定如此,这是造物者颠倒戏弄世间英雄的惯用伎俩,故有世事难料的感慨。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患总是与福分偎倚在一起,福分中又有灾祸潜伏在其内,有谁能知道它的终极呢?祸福它没有正规的定论,因为正的一反过来就成为诡异,好的一反过来变为妖邪。因此可见,世人孜孜以求的富贵、成功之类,得到了也不一定就是值得庆幸的好事,也极有可能是一个人生的陷阱。《易经》有卦辞云:“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就是提醒人们要慎重对待成功,否则起初吉利,最终还会紊乱不堪。因此,在“吉祥之事之太过”时,君子总是虑远谋深,预防蹉跌失误;至于身处险境,那就更是惶惶而不自安,慎惧从事。但事情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即“否极泰来”。假如已经深陷困境忧患之中,如果善于变通,也可以逢凶化吉。《易经》有卦辞曰:“履虎尾。愬愬,终吉。”愬愬,恐惧的样子。“踩到老虎尾巴上”比喻处境十分险恶,但只要心存戒惧,小心应对,最终总会化凶为吉。“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吉凶指的是人事得失的结果,即祸福悲喜;悔吝则是指面对得失、休咎所持的态度。具有忧患意识,及时发现微小的纰漏并加以纠正,使得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这就是悔;反之,有了小的过错而不及时改正,不能防微杜渐,就会导致事物向坏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吝。“当困极之时,若曰动,必有悔;而不思变动,则益入于困耳。若能悔前之失,穷而思通,必济矣。”从《易经》变易的观点来看,祸福都具有两面性,关键在于如何去应对它。李渔所谓“止忧”的五个方法,其实就是要人们谨言慎行,韬光养晦,补过迁善,趋利避害,这是应对恶劣境遇的一种策略和智慧。《易经》中有卦辞曰:“括囊,无咎无誉。”“括囊无咎,慎不害也。”意思是说,将口袋收紧,无获亦无失,虽然得不到赞誉,但可免遭灾难;将口袋收紧,可以免遭灾难。可见,李渔的止忧之法是源自《易经》的谨言慎行的处世法则。其实,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只要能时时心存戒惧,既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又有朝乾夕惕的进取精神,皆可立于不败之地。


“反者道之动”,“泰极而否”,“盛极而衰”,李渔的止忧之法是对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和《易经》变易思想的灵活运用,他所提倡的是随时为变,随机应变,动静、行止以时进退的处世之道。《闲情偶寄》中,不乏辩证的思想,包涵了丰富的、源自《易经》的哲理和智慧,因此被后人评为有“大经济、大见识、大学问”的“异书”,“竟该作经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