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如何做延伸让产品飞起来?有案例可学!

初级农产品存在很多问题,常见的:包装问题、保存问题、运输问题等等,以至于很多农产品只能在本地农贸市场进行销售,很难把市场进行一个扩大和延伸。

那么可能就有很多小商家会说,深加工的设备费用,标准化的包装费用以及品牌化的宣传费用等等,这些无力承担的费用,可能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我想说的是,现在很多小型的加工设备既能满足小商家又能实现产品的标准化。

那么我们如何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加工,这里不单单说的只是产品的一个包装才称为加工,他是指一个产品的深度挖掘,我们可以先看几个例子:

案例一:讲好品牌故事身价十倍(褚橙)

一枚精心包装的冰糖橙和一位洞悉商业智慧的营销天才,巧妙地描述了一个切合时代脉搏的励志故事,85岁老人在跌倒之后选择二次创业并最终取得成功。这种讲故事的背后,是农产品营销的一种创新。整个传播展示出:品牌是有温度的。讲故事,可以让购买者感受到品牌的温度。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

农产品如何讲好故事呢?故事中需要着重突出三个元素:

怎么种?好的农产品一定是有特别的种植方法,无论是绿色原生态的种植方法,还是传承悠久的土方法,要将这个与别的种植的差异化明显对比出来。

哪儿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将本地的土地特色、休闲旅游和原生态展现出来,而往往一个原产地,都会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或者传说,或者原生态的风景和环境非常迷人。

谁种的?农产品的故事少不了人,种的人事淳朴的农民还是欢快的农民,这些农民有哪些故事,用人格化来将农产品讲出动人的故事和情怀。

卖乡情文化 打动亿万用户(秋田合作社)

陈雯创立了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传承传统手工美食、农耕文化为己任,借助石泉得天独厚的优秀自然条件,以“无化肥农药、无转基因、无化学添加”为努力方向。同时,陈雯结合乡土文化、把每一款农产品和包装上加上红纸或红绳寄托思念和喜庆。每一位消费者收到这样的农产品包装后,自然而然想起童年、乡情。

如何卖乡情文化呢?必须要抓3个关键点:

1)抓住乡土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乡土文化比如:杀年猪、端午包粽子、过节放鞭炮、红纸包礼品等等具有特色的乡土文化。这些都会让用户内心产生共鸣。做土特产,必须要做好乡土文化。

2)卖童年记忆:童年的记忆是让游子最为深刻的。我必须要通过策划或包装,让用户看到产品可从而想起自己的童年和青涩的过往与回忆。

3)策划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新时代,任何营销必须要适合新时代的要求,比如乡音、家乡话、网络语言等都可以借助创意与互联网来实现。

以上讲了两个案例,突出了农产品也需要包装,需要我们对他进行一个定位,不管我们的实力如何,卖产品前,我们首先需要一个品牌,不能你外销的产品就是单纯的初级产品,比如枇杷,就是一个纸箱装上几斤枇杷就送给用户,那肯定是不可取的。我们可以把纸箱上面加入我们的品牌以及我们想要传达给用户的信息,产品我们可以给他加上软套或者纸套,亦或是我们可以做一些高大上的礼盒装,将产品进行一个升级。再深度来说,枇杷我们可以加工成枇杷露,做成罐头,销往全世界。

我这里也只简单的阐述了一下,农产品我们需要深度去做,让产品插上翅膀,飞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