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肱關節與上肢訓練思路


肌肉解剖學系列——肩關節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第一講總論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第二講 肩胛骨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第三講 肱骨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肩關節整體運動:肩鎖、胸鎖、肩胛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肩關節基石:胸鎖關節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肩關節基石:胸鎖關節運動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肩關節基石:肩鎖關節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肩關節基石:肩鎖關節運動與調整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肩胛胸壁關節肩關節損傷

肩關節肌骨解剖學——盂肱關節與上肢訓練思路(本講)


盂肱關節


盂肱關節是由肱骨與肩胛骨組成的關節,也是我們肩關節複合體最後一個要介紹的關節


把它放在最後一個,是因為它的特殊性,在大多數人眼裡盂肱關節就等於肩關節,但實際上,通過前九講文章的講解,你現在已經對於肩關節複合體有了全面的認識,相信你也已經知道盂肱關節嚴格上講只是屬於肩關節的一部分



肩複合體


肩複合體的運動以盂肱關節為主,而盂肱關節的運動必然會涉及肩胛胸壁關節的運動

這個邏輯非常好理解:


因為肩胛骨與肱骨組成盂肱關節,而肩胛骨與胸廓組成肩胛胸壁關節,所以盂肱關節的運動必然會涉及肩胛胸壁關節的運動


而肩胛胸壁關節之中,肩胛骨的穩定性連接依賴於誰?依賴於肩胛骨通過鎖骨連接在胸骨之上,也就是肩鎖關節和胸鎖關節


這個時候我們就清晰了,盂肱關節的運動,肩鎖關節和胸鎖關節也必然跟隨運動


實戰延伸


在實際處理問題的時候:抬手臂困難是盂肱關節的問題,但有時候我們需要放鬆胸部肌肉或者鎖骨周邊肌肉的原因,就是肩鎖關節和胸鎖關節同樣有可能直接影響盂肱關節的運動



所以說從實戰出發,絕對不是憑空想象,你學會了關節鬆動也好;肌肉鏈、MET、PNF也好,這些體系都很棒,都是好工具,但如果你對於基礎的結構掌握不紮實,這些工具你是無法充分發揮它的功效的



同理,你學會舉重訓練也好,力量舉、健身、壺鈴也罷,這些也都是加強你身體機能的好工具,但也同樣需要你對於基礎身體結構有所掌握,正確的應用它們,你才能充分發揮它的效能


工具——需要基於對結構的理解應用,才是最有效、最高效的


體育訓練,運動康復都是基於人類身體,無論做訓練還是康復,都要做到對人體的瞭解


盂肱關節



我們將盂肱關節放在最後講解,就是因為其特殊性


盂肱關節是我們身體之中最靈活的關節


下面我們就來告訴大家為什麼盂肱關節如此靈活



巨大的肱骨頭與肩胛骨窩組成了盂肱關節,雖然我們稱它為球窩關節,但是實際上來看,盂肱關節並不像髖關節那樣,對合面那麼緊密


下面我手繪了一張圖片,其實真正的盂肱關節對合是非常的少,肱骨相比於肩胛骨提供的關節窩,要大很多很多肱骨的面積大概是肩胛骨窩的三倍



注意看實際上的!如果覺得這張圖夠形象,請記得轉發這個系列文章,幫助更多人提升對於人體的認知,做到真正的科學訓練是strength分享一直所追求的


我們可以看到肱骨頭和肩關節窩的關係,就像是..奧尼爾和它女朋友??總之你明白我的意思,它們對合非常不緊密,而且看起來尺寸不是很對稱



這個時候你知道的是:盂肱關節其本身的穩定性並不依靠關節間的對合,肩關節盂小而淺,肱骨頭大


肩關節盂僅能容納關節頭的三分之一,當然這周邊還有一個穩固結構——盂唇



關節盂周圍由纖維軟骨構成的盂唇,這樣一個軟骨盤使之略為加深,盂唇下方固定牢固,上方活動度相對較大,血供差易於損傷


在激烈的外力撞擊下,比方摔倒後支撐,肩關節盂唇的撕裂極大可能會發生



肱骨大結節和肩袖對後部盂唇反覆撞擊會造成損傷,這種情況叫內部撞擊,常見於棒球、網球等手臂常處於過頂姿勢,並採取爆發力動作的運動員



最為常見的盂唇損傷是發生於盂唇頂端,前後延伸的撕裂,叫SLAP撕裂(superior labral anterior to posterior tear)


肩胛盂緣上唇從前向後的撕裂,該類損傷發生在二頭肌附著點附近,所以會影響肱二頭肌長頭腱在關節盂的附著,並可能導致其斷裂



SLAP損傷最主要的症狀是疼痛,投擲運動員過頭動作會導致這種問題,SLAP也會影響投擲類運動員在動作之中出現嚴重無力感,比方說棒球、網球運動員以及橄欖球之中的四分衛



肩關節有時可出現絞鎖、彈響及不穩的症狀,其中的原因是SLAP會同時傷害到二頭肌與盂唇,而二頭肌為肩胛骨重要穩定動態結構,盂唇則是肩關節的靜態穩定結構



二頭肌與三頭肌其實相比對於手臂,二者對於肩關節的作用更加重要並且更實用


在後面的內容,我們也會提到肌肉的重要性,很多人肩關節不好,總是出現活動度障礙和疼痛,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會正確訓練和使用二頭肌與三頭肌,這兩個重要的肩胛骨穩定肌肉


下方圖片,大家放大看,將位置印在腦海裡



我們可以看到,通過以上的學習,你瞭解到了目前肩關節的靈活性是非常好的,但是穩定性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相對來說穩定性較差


1、關節對合鬆散

2、關節間隙較差

3、關節對合上雖然生長著盂唇,但是還容易出現撕裂,也不是很穩定


即使在靈活的關節也需要穩定性,誰也不想在一個投擲動作後等待著你的是肩關節脫位


那麼盂肱關節的穩定性依靠誰呢?需要依靠周邊的肌肉、韌帶組織和關節囊,首先基本的穩定性由關節囊提供


肩關節囊


盂肱關節肱骨雖然加上了盂唇,但還是與肩胛骨窩對合比較淺,在二者外層包裹著一層關節囊,這層關節囊幫助包裹穩定肱骨與肩胛骨,幷包裹著穿插在盂肱關節之間的肌肉,比方說二頭肌



肱二頭肌分為長頭與短頭,長頭起於肩胛骨盂上粗隆,由肩關節囊包繞穿過肱骨結節間溝向下延伸至小臂


下方圖片放大查看,包繞這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的就是肩關節囊



盂肱關節囊也可稱為肩關節囊,是非常鬆散的,原因就是為了能讓肱骨有更多的空間運動,所以肱骨是可以在肩胛窩上被牽拉很大的距離而不至於產生傷病,整個肩關節囊如果展開來看是肱骨頭的兩倍,並且內部穿插著很多肌肉,比方說二頭肌


關節對合非常淺,關節囊又如此鬆散,我們在此可以看出為什麼肩關節是極具靈活性的



關於盂肱關節的結構介紹,今天就先到這裡,目前已經知道了盂肱關節的靈活性


同屬球窩關節的肩關節與髖關節,這個時候我們就看出來了二者的區別!



為什麼我們下肢訓練可以進行大重量訓練、爆發力訓練,而在上肢的訓練中我們以耐力性訓練為主?


關於訓練的思考


即使大重量的挺舉抓舉,大家也需要知道的是,這並不是上肢在發力,這是下肢在發力的動作


並且運動員在做此類的動作的之前,要首先確保擁有天生的關節活動度與正確的關節對合,並且訓練習練多年的動作



認真學習人體結構,才有可能進行科學訓練,最大化發揮身體的潛能


拿臥推來講,無論是大重量還是中等重量請儘量不要觸胸,因為觸胸會不可避免的導致本就狹窄的肩關節空間進一步降低,並且在觸胸的時候,肱骨會在受力的情況下呈現前突的狀態,導致關節內的擠壓產生,造成岡上肌和肱二頭肌長頭擠壓損傷與關節腔內問題出現



本就是靈活關節肩關節,為什麼每天承受重複巨大的壓力呢?從功能上講,臥推並不健康,至少觸胸臥推對於大部分人都是沒必要的,人人都訓練,但是未必人人都會訓練


進一步去看,有很多人的肩膀內部構造,根本不適合進行如:槓鈴臥推、槓鈴推舉等動作懂解剖不一定懂訓練,但是懂訓練一定要懂解剖,請不要拿自己的身體無限試錯



從訓練的功能性上講,肩關節周邊有諸多穩定性機制有待我們建立,圓肩駝背已經非常糟糕了,身體的任何一個位置,如果沒有健康的靜態姿勢,請優先恢復健康的姿態而不是盲目的訓練力量,因為在錯誤姿態下的力量增加,只會讓代償與錯誤進一步加深,這也只會讓肩關節問題雪上加霜


科學訓練一定是建立在對於身體的良好認知


請不要把科學訓練當做一句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