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状态好的秘密,其实很简单

有一个姑娘,每天和大家一起吃饭,吃得并不多,平时也不吃零食,更不吃补品,但精神状态却比较好。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她会每天有充足的能量工作,中午不休息,晚上还能加班到很晚。

如果年轻也算资本,但和她同龄的姑娘,却并没有这么好的精力。

她总说自己保持早上运动,至少隔天要做瑜伽或跑步。但不可思议的是,她总是晚睡,每天最多睡六个小时。

所以,那些看起来让她精神饱满的元素,其实只是部分条件之一,并不是核心。因此,这些条件并不足以说明只要复制她的生活方式,就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图片来自网络


而生活中,同样是看起来比较瘦的那些阿姨,精神状态似乎要比同龄的阿姨要好的多。

楼下有一个阿姨,个子非常小,看上去总像是皮包骨头。但是年纪渐长,却依然一头黑发,而且说话的声音一直比较洪亮,听上去感觉中气比较足。

她不仅很勤快,每天带孩子风里来雨里去,而且只要有空,就会去劳动,反正不让自己闲着。平时见面,每次都是主动跟我们笑哈哈地打招呼。

她的生活一直充满了热情,仿佛永远不会疲倦。


图片来自网络

我总是很羡慕她们能有这么好的旺盛精力,可以在一天内完成干完很多想做的事。而同样的一天,我的产出却远远少于她们。

而这一类人,之所以能与众不同,一定有自己独特的办法。


不是她们不愿意分享,而是她们总是说自己认为的重点,但可能连她们自己都没意识到,到底哪些习惯或方法才让自己总是保持精神状态良好。

她们这一群人,在我眼中很多年,都是一个谜。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最近,刚好听到一个关于讲能量的节目,张庆祥老师就专门讲到了能量分布的数字图。经过他的解说,我终于明白,原来那些隐藏的秘诀早就在我的心里,只是我没有耐心去发现它。

根据张老师的描述,我制作了下面这张能量对应色彩分布图。


数值越低,能量越低

一个人,只有每天的能量保持到250以上,才会感到身心舒坦,才会身体健康,也才能从容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

回想起开头的那个姑娘,虽然每天都会见到她,会跟她说话,讨论事情,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可是,我只注意到她的说话内容、看到她的文字、听到她的声音,却忽略了她说话的方式、文字表达和声音中的情绪。

原来,最重要的东西被我忽略了

她也是个普通的凡人,会因为做得不好而内疚,会因为误解而悲伤,会因为朋友被欺负而愤怒,也会在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时会骄傲,更会不畏困难去解决问题。


这些低能量的状态她都会有,但是,持续的状态却通常都比较短暂。


图片来自网络

哪怕是跟一个人生气或吵架,虽然当时很生气,但在接到对方的道歉或解释后,她能做到三分钟后就接受现实,变得平和,进而与对方恢复良好的关系。

只要有任务交给她,不管多棘手,只要接受了,她就会想尽办法,全力以赴去完成。即便因为不懂被其他人笑话,她会坦然接受自己不会的现实,然后笑嘻嘻地告诉对方并请求帮助。


即使是再强势的对手,听到她发自内心的示弱和请教,也会慢慢放下架子来帮助她。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完成任务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她对自己的无知宽容,因为不会可以学习;对别人的傲慢也同样选择宽容,因为那对她来说不重要,转头后一挥手就能忘掉。

只要她能搞定事情,她就会更加自信和从容,也就会更平和。


图片来自网络

最关键的是,她还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姑娘,特别爱分享。

她每次带一些零食,绝对不会是垃圾食品,一定是水果、坚果、面包或燕麦这样的营养食品,而只要能分的,她一定会分给大家一起吃。

遇到她在外面上的一些有价值的课,她也会分享给大家。有空的时候就宣传她觉得有用的书,更多的时候,她会讲那些影响她转变思维的课程,并劝大家都去充电,过更有质量的生活。

而当有人向她请教时,也是毫不保留地分享给大家,用她自己的话说:有那种一下子就抓到重点的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

而在家中,她也是为家庭付出最多的那个人,推动家人成长,改善夫妻关系,她一直是主动的那一方。

仔细对比了一下,发现她的低能量状态持续的比较短,而高能量的状态则占了一天中的大部分时光。这就是她为什么总是让人感觉精神很好的主要原因。

根据张老师的解释:能量越低,身体的循环就会变得越慢,结果就越容易生病。

而调节到高能量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最低要达到上图中的数值250才是正能量,正能量会带来自信,而自信的人心中才会淡定。

痛苦与快乐,常常就在一念之间。只要心中须记得:做事时要由被动变成主动,对人对己要宽容,脑子清晰做明智的判断,心中一直有爱,这样就会充满喜悦,进而变得平和。

最近,我用提醒自己按以上高能量的方法去做,同时配合一些运动,发现精神确实变得比过去更好,头脑也更清晰,效率也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