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機構再“暴雷”,還有多少善心被肆意“消費”?

1

就在前幾天,曾受社會廣泛關注的貴州43斤女大學生吳花燕因病去世,年僅24歲。

吳花燕是誰?為什麼會被社會如此關注?

吳花燕是貴州農村的一個女孩,不但父母雙亡,而且還有兩個弟弟,其中一個失去聯繫,另一個身患重病,姐弟倆相依為命,每個月就靠幾百塊的低保生活。

為了給弟弟治病,吳花燕每天只吃2個饅頭,或者花1塊錢吃白米飯伴辣椒,只是為了每天省那麼幾塊錢。

所以,她長期營養不良,發育很差,身高僅1.35m,體重輕至43斤,眉毛全部脫落,頭髮掉了一大半,腳部潰爛。甚至,直到病重不能行走時,這個可憐的女孩才被同學強行揹著進了醫院。

但不幸的是,吳花燕最終還是因病在貴州某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2

就在大家為吳花燕哀悼,一片惋惜時,有網友發現,曾有一個名為“9958救助中心”的慈善機構為吳花燕在微公益平臺和水滴公益平臺開通了籌款項目,最終籌款100萬餘元。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9958救助中心是在沒有和吳花燕本人有任何溝通的情況下,自行籌款,而吳花燕本人,則是在捐款的好心人直接聯繫到她後,才知道有人幫自己在慈善平臺發起了捐款。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筆高達100萬餘元的籌款,直到吳花燕本人去世,僅僅使用了2萬元。

難道是吳花燕不需要錢治病嗎?

面對網友的質疑,9958救助中心回應稱,

“捐款未到位是因為吳花燕身體條件太差,不具備手術條件,在等候過程中意外離世。”

如果事情真的就是這樣,相信大家也能夠理性地面對這個問題。

但問題是,隨後就有常年從事志願公益的業內人士鄭鶴紅向記者爆料,9958這麼幹是故意為之,而且是常規操作,他願意實名舉報9958。

3

據鄭鶴紅說,9958特別喜歡不告知患者真實情況,超額募捐並且不及時撥款,達到拖死患者囤積捐款的目的。

而且在選擇目標的過程中,他們還特別喜歡選擇那種臨近不治、危重而且家庭條件差的人。這樣的人一方面是便於賣慘獲取捐款,一方面是這樣的家庭沒有能力跟進捐款的後續動向。

為什麼9958如此喪盡天良?或許只因一個“財”字。

根據相關規定,善款是允許理財的,而理財的收益是歸團隊內部分配的。所以,9958積極籌款,每一筆抽取6%的手續費,再將善款拿去理財,保守4%的年化收益,光利息就相當可觀。

而且,如果有剩餘的善款,他們也不打算退回,而是會“轉捐給其他有需要的貧困患兒”。 至於轉捐給誰,估計沒人知道。

其實不止吳花燕事件如此,2018年,新京報就曾報道過9958在5個月裡團建4次,先後36天不撥款。最長時間持續11天不給任何病童撥款。

也有網友爆料,自己曾在9958捐過幾次款,當時捐助過一個小女孩(愛笑的涵寶),也一直關注她的治療情況。當時一共籌集了90萬的善款,公佈的款項使用上醫療費僅支出了不足10萬。

在小女孩因病去世後,剩餘的80萬善款既沒有退捐,也沒有更新使用進度,給9958留言詢問關於捐款的事,結果留言被刪。

根據9958所屬的兒慈會在2018年的財務審計報告,其賬上餘額足足4.09個億,2017年底,這個數據是3.65億,一年時間又增長了4300萬,近5年累計收入比支出多了1.75億元。

4

其實,中國人從來都不缺乏善心。

根據民政部發布的消息,2019年上半年,民政部指定的募捐平臺共收到善款18億餘元,其中95%不超過1元錢,由累計52.6億人次的捐獻組成。

這其中可能有你有我,是因為信任才捐出了自己的血汗錢。

如果將來有一天,身邊的孩子病重住院,砸鍋賣鐵依然湊不夠治療費,該怎麼辦?

如果善心被一次次肆意“消費”,沒有人再願意奉獻愛心,這個時候,又該怎麼辦?

事關你我,必須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