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未来十年,机会留给了这帮人

国家连续多年在一号文件提到“三农”改革,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着眼未来,幅员辽阔的中国土地上,农业仍留有大量机会,尤其在二、三产业后续发展无力的时候,农业将回归本源,回归市场,以市场为导向,重新燃起新的希望。

对于多年沉寂于农业领域的我们,以不才的拙见预测一下农业未来的收获者。

1、拥有大量农村土地的地主

农业用地,顾名思义,是指用于耕地、林地以及农业设施用地等非建设性用地。随着这些年大量农地流转给其它人或经济组织,一些来自城市的情怀人开启“耕者有其田”的田园生活。多年经营,好像好多坑等着跳,一种“一入农业深似海”的心境油然而生。

2018年,是不是能熬过去不讲,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家定会出台一些政策,让农村土地发挥价值,比如可以抵押贷款缓解资金压力等等,未来拥有大量农村土地的地主们也将会是国家下个金融体制改革的受益者。

2、大规模农业种植户、养殖户

中国农业“分散性”经营的痛点一直阻碍着农业的发展,随着现代农业的来临,种地、养殖将更科学、更高效,单一品种大规模种植以及拥有农业集散地之称的区域将成为农业流通新型经纪人与农业资本最愿意来的地方,因为规模化种植可促进农业标准化、科学化的实施,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3、从事农资服务的企业主

中国本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各农资子行业市场规模总计约两千亿元以上,但由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起步较晚,农药、化肥、种子、农机、饲料等生产领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生产不规范、产品质量无保证、市场竞争不合理等。

伴随着环保风暴让不少违规或污染较大的农资企业倒闭无数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经过2017年大洗牌后,农资企业势必会有一个全新的变化,拥有安全、环保措施且为产业化、规模化的农资服务企业将再次打开无限的市场空间。

4、强调数据农业的科技公司

大数据,大家都听说过,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应用场景。在未来,农业大数据将从分析土壤、分析天气、教育农民如何耕种向农产品流通、交易等环节延伸,覆盖农业的方方面面。随着新农人进驻农业,农业大数据将与其共同发挥更大的价值。

与此同时,以轻资产著称的科技公司,运用“农业+数据+技术”的互联、物联加持农业生产,促精准农业、订单农业、现代农业的革新,跑通数据商业化规模式发展的公司将成为资本追逐的新型经济体,或将成就中国多个“孟山都”企业。

总而言之,未来的中国农业,谁能实现农产品标准化,谁能促进规模化发展,谁将拥有农业下个二十年的春天。

拥抱农业从食材生意开始,食材生意从链菜开始,欢迎加入链菜。咨询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链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