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病例超100万,疫情会让美国走向何方?

出品 | 远读重洋

转载授权请在本文后留言

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实时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30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已经逼近了320万例,其中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达到104万例,死亡人数超过6万人。

死亡6万人,这个可怕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目前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增加的速度也没有降低的趋势。

但现在的美国,已经开始迫于经济的压力,不得不考虑复工了。很多人甚至走上街头抗议居家令,这么多的人一起走上街头,不得不让人更加担心美国的疫情发展。

其实2020年的这一场疫情,在一开始爆发的时候,谁也没想到美国会成为世界上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也没有人觉得美国会遭遇这样的危机。

但是事实已经摆在眼前。现在危机已经出现,有一个问题美国不得不面对——美国政府能不能成功应对此次“疫情危机”?

对此,我不禁想起去年7月份,我在万卷书计划里解读过的一本书《剧变》。

当时我解读的时候,还没有中文版,不过现在已经出了中文版。

这本书的作者是普利策奖获得者戴蒙德教授。

他在这本书里只讲了一个问题:当危机来临时,个人或国家该如何应对?

从个人角度来说,危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如果如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一个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负面情绪中。

而对国家和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危机更是很可能让一个文明没落、一个国家解体、一个时代终结。

所以,如何分辨危机、应对危机、避免危机,化危机为机遇,不管对个人来说,还是对国家或其他社会组织而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那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危机,化危机为机遇呢?戴蒙德总结出了12个应对危机的步骤。

1.承认危机

2.接受解决危机的责任

3.确定危机的边界

4.求助外界

5.借鉴榜样

6.国家能力

7.诚实地自我评估

8.应对危机的经验

9.耐心

10.灵活性

11.核心价值观

12.国家地缘限制

他认为,如果这12个步骤里面的大多数选择都正确的话,那这个危机就是可以度过的;反之,则很可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

那在这次的疫情危机中,美国政府的选择都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可以通过这12个步骤来分析一下。

1.承认危机

戴蒙德提出,想要解决危机,第1步就是:“承认自己已经处在危机之中”(Acknowledgment that one is in crisis)。

这一步看上去容易,但是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很多危机,其实是隐藏起来的。

人们常常会自我安慰说:“这是小事,无所谓!”或者说,“这是别人的问题,我是不可能遇到的。”

就像这次的疫情,一开始它看上去好像并不严重。所以面对这种危机的时候,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愿意承认。

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曾经公开宣传,新冠肺炎只是一个“大号的流感”,根本没必要太过重视。

他还曾经公开许愿:有一天,新冠病毒会像“奇迹”一样,突然在美国本土消失。

但最终这样的奇迹并没有上演,随着确证病例越来越多,面对各方面的压力,美国政府不得不承认这次的危机。

2.接受解决危机的责任

承认危机之后,当然要想办法解决危机。

这听上去顺理成章,但依然很少有人能做到。

戴蒙德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很多人承认自己处于危机之后,第一时间不是要去解决它,而是会把自己扮演成危机的“受害者”。

这种心理非常普遍。比如说,有人在学业上出现问题的时候,心里想的全是:“我让项目给害了”“我让导师给坑了”“父母真不该给我选这个专业”……

当他们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受害者”的时候,那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把解决危机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了。

知道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美国政府最近的一些行为了。

比如说,为什么特朗普会认为是中国和世卫组织的错,所以才导致美国现在的疫情这么严重,甚至还为此停止捐助世卫组织。

这样的“甩锅”行为,其实也代表着美国政府并没有决定承担起解决问题的责任。

3.确定危机的边界

解决危机的过程中,还需要“确定危机的边界”。

戴蒙德在这里的原话是“building a fence”,这个词组的本意是“建起一个围栏”,引申为要在心里建个围栏,把危机围起来,然后看看这个危机到底是什么,怎么能够解决。

这个围栏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可能舍本逐末,太小可能遗漏失误。

很多个人和组织在面对危机的时候,会表现出两种状态:要么把责任全都推卸出去,也就是“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要么就是把危机发生的全部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把自己定义成“罪魁祸首”。

这两个极端其实都是不可取的,解决危机最主要的是要认清楚问题出现在哪儿,然后对症下药来解决问题。

比如说,这次的疫情,最主要的问题是病毒的狡猾,以及医疗技术的研发。所以对应的解决方法应该是,首先切断病毒的传播路径,减少感染人数;其次是大力救治病人;最终是研发出疫苗,彻底解决问题。

这些都是医学和科学方面的事,但是美国在这一次的危机中,却明显放大了危机的边界。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不管是美国政府,还是美国人民,很多人都把“居家令”和“民主自由”对立了起来。

这就让政治因素和这次的危机也扯上了关系,甚至可以说拉了后腿。

4.求助外界

对于美国这么大的国家来说,真的想靠外界的帮助来解决危机基本是不可能的。

美国不是武汉,不可能像武汉一样被饱和式援助。

更何况,美国的盟友自己也自顾不暇。

所以这一步,肯定是没法给美国加分的。

5.借鉴榜样

虽然网上经常有言论,说美国连抄作业都不会,但中肯地说,中国和韩国等一些国家控制疫情的做法,以美国的国情很难做到。

所以,中、韩的榜样是没办法完全效仿的。

虽然部分措施理论上还是可以的,比如说全面救治确诊患者、鼓励民众戴口罩、尽量少参加聚众活动等等,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些方面美国也没有完全借鉴。

所以虽然前面有中国、韩国等国家基本控制了疫情,但是这些国家采取的措施,美国却很难学习。

6.国家能力

美国的科技和医疗水平,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底蕴是非常深厚的。

但是因为产业结构的关系,一些基础的医疗物资依然出现了严重短缺,这可能是唯一的短板。

但总体来说,美国的国家能力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其实都是能够有所保障的。

7.诚实地自我评估

极其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估,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

尤其是在

面临危险或者挑战的时候,人们要么会夸大自我能力,要么会对自我能力估计不足。

以特朗普为首的美国政府,明显是前者。

这一次的疫情,美国一开始就出现了夸大自我能力的嫌疑。

也许只要特朗普还在任,这个现象还会一直存在,毕竟,“没有人比特朗普更懂疫情了”。

8.应对危机的经验

虽然几乎每年冬季,美国都会爆发比较严重的流感。

但事实证明,新冠肺炎并不是普通的流感;用对付流感的经验,是很难遏制这次疫情的。

而最近几十年来,美国本土也很少遭遇什么重大的社会危机。

所以,这次的疫情对美国会产生多大的危机,美国政府能不能平稳度过危机,现在都不好说。

9.耐心

戴蒙德认为,解决危机的过程一般是一个持久战。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要反复地对危机进行客观评估,对自己的心态要不断调整,从而不断地做出行动选择。

但是如今经济形势严峻、又遭遇美国总统大选,美国政府有没有耐心和病毒一直耗下去,也是一个未知数。

10.灵活性

穷则变,变则通。

灵活性的意思就是,可以面对各种可能性,甚至去故意制造各种可能性。

这一点和美国的创新文化倒是比较吻合。

但这些比较灵活的防疫措施到底有没有用呢?美国政府有没有决心彻底控制这次的疫情呢?这一切就不好说了。

11.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你也可以理解成信仰,指的是那些内心永远不愿意放弃的想法和行为准则。

如果面临的危机和信仰出现冲突,那就会大大增加解决危机的困难。而这种类型的危机,不管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也是很难克服的。

但是不幸的是,这次的疫情对美国来说,恰恰就属于这一类。

当“个人自由”的价值观,遇到传染能力超级强的病毒后,自由无疑就成了病毒的温床。

这时候,所有人不得不面对一个艰难的选择:健康和自由,哪个更重要?

12.国家地缘限制

这一点对美国的疫情来说,几乎完全没有影响。

作为美国唯二的两个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疫情都没有美国严重。

最近,美国也宣布暂停外国移民业务。

可以说,美国的地缘条件是地球上最好的国家之一,完全不存在这方面的担忧。

分析完之后,我们再来统计一下,看看这12个步骤里面,对美国政府有利的有几个。

只有2个:国家能力(6)、灵活性(10)。

还有一个国家地缘限制(12),基本没有影响,不扣分同时也不加分。

剩下的9个步骤,承认危机(1)、接受解决危机的责任(2)、确定危机的边界(3),美国政府依然在扭扭捏捏,摇摆不定;求助外界(4)、借鉴榜样(5)基本不可能实现;也很难做到“诚实地自我评估”(7);近年来应对危机的经验(8)也稍微不足;解决危机的耐心(9)也因为经济形势难以保证。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想成功应对这次的危机真的很难。

除非美国重新回到第一步,不再承认这次的疫情是一个危机。不承认危机,当然也就没有了危机。

到时候,美国可能真的就只能采用“群体免疫”了。

在去年解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曾经把戴蒙德提出的12个步骤,概括成了更简单的8个字——“知危、求助、自助、克服”。

知危是1-3步。危机是什么?解决危机的责任是什么?危机的边界在哪里?

对危机的全面认知,才是解决危机的基础。如果对危机的认识不够客观、不够深刻,想解决危机绝非易事。

求助是4-5步。无论是直接求助还是借鉴榜样,都是寻求外部力量的支持。但想要真正解决危机,这两步只能作为辅助,如果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外部力量上,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解决危机真正能够依靠的,还是自身的力量,也就是自助。戴蒙德在12个步骤里,把6-10这5个都定义成了自我力量。由此可见,想要真正解决危机,一定要先过自己这一关。

最后的11、12步,其实是解决危机需要克服的两个障碍。外界的限制条件显而易见,核心价值观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当信仰和解决危机的理念一致时,它会让你变得更有耐心;但如果跟你解决危机的理念产生冲突,它也可能会变成内心的执念

现在看来,美国对这次危机的认识还是非常犹豫,到底是不是危机?到底要不要自己承担责任?到底该如何解决?到底要不要克服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对这些问题,美国政府的表态总体都是消极、逃避的,很多政策也都前后矛盾、进退维谷。由此可见,在“知危”这一步,形势就已经对美国不利了。

至于求助,恐怕也没有人敢说能帮助美国;如果美国真的想要应对这次危机,可能还是要回到克服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凭借自己的国家能力来实现。

但是美国会这么做吗?至少以目前的信息来看,美国政府并没有打算这么做。

戴蒙德在《剧变》这本书里,写了这样一句话:

“人们总是会说,我的问题都是别人的错,我的痛苦都是他人造成的。这种自怜,以及扮演受害者的行为,是人们逃避危机最常用的手段。”

而现在,美国政府正在使用这个手段。

不但它在使用这个手段,同时,也在利用自己的国家力量,怂恿其他西方国家一起使用这个手段。

但遗憾的是,就像戴蒙德说的,这样的手段对解决危机是毫无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