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尿酸不止非布司他一种药,治痛风吃药前先听医生怎么说!

从1950年丙磺舒作为第一款痛风降酸药面世至今,痛风患者可选择的降尿酸药物逐渐增多。尤其当微商出现后,朋友圈不少人都选择日本药品,比如治疗痛风的药物——帝人非布司他,英文名是Febuxostat,也被译作非布索坦。

因为在非布司他的说明书中写道:“饮食不影响降酸功能。”不少痛风病友就认为只要服用非布司他以后,就可以和痛风饮食说再见。也因为这个原因,在许多人眼里,痛风“神药”非非布司他莫属。那么,光靠非布司他就能降尿酸吗?

阻止尿酸生成的非布司他没有副作用吗?

1970年,日本投入研发非布司他,经过2000多次临床经验试验,这款药品终于研究成功。这款药品印度也有仿制药,国内也有生产。

那么日本帝人和国内非布司他的功效和副作用是一样的吗?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其实绕路去用日本非布司他。

非布司他的分子式是C16H16N2O3S,分子量为316.37,主要成份为非布佐司他,化学名为2-[(3-氰基-4-异丁氧基)苯基]-4-甲基-5-噻唑羧酸。其制作工艺为以对羟基硫代苯甲酰为起始物料,经环合、甲酰化、加成消除、脱水、取代,最终水解获取药物。

非布司他为黄嘌呤氧化酶(XO)抑制剂,适用于具有痛风症状的高尿酸血症的长期治疗。 XOR是导致尿酸形成的一种酵素,非布司他的药用原理便是通过阻碍XOR的动作从而阻止尿酸的生成,结果就是血液或尿中的尿酸减少。

从2013年起非布司他在中国上市,欧美上市时间分别是2008年和2009年,在欧美的痛风指南中,非布司他为一线降酸药物,其具有强效、安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不需要调整剂量的优势。

但是请注意一点,国内外诊疗指南均不推荐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常规进行药物降尿酸治疗。在2019年11月13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发布的2020痛风临床实践指南(草案)中指出:“抑制尿酸合成药(非布司他)本身可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促进尿酸排泄药苯溴马隆本身可以引起肝损害。”

非布司他在日本属于处方药,说明也是具有副作用。相关评价和学术论文均显示对人体有害。因此,无论你服用哪里生产的非布司他,医生都会建议每一到两个月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不要一直相信国外的月亮更圆

有些痛风患者不一定能用非布司他?

从临床上看,非布司他适用于痛风患者的长期治疗,包括尿酸生成增多和肾清除率下降的痛风患者,同时适合别嘌醇不耐受、治疗后尿酸不能达标的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

“推荐意见9:痛风患者在进行降尿酸治疗时,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建议使用别嘌醇或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建议使用苯溴马隆对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非布司他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较别嘌醇更具优势。对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和丙磺舒均可用于慢性期痛风患者。”

和别嘌醇一样,非布司他属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药,但是两种药物分子结构完全不同。非布司他主要通过非竞争机制与黄嘌呤氧化酶结合,抑制黄嘌呤酶活性和尿酸生成。与别嘌醇相比,非布司他可以抑制还原型、氧化性黄嘌呤氧化酶和不干扰嘌呤的嘧啶代合成。在不良反应上,比别嘌醇要更小。

正如前文所说,非布司他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此外,它与别嘌醇相比所具备的优势:耐受性良好;半衰期长;依从性高;不良反应相对少;药物相互作用少。

非布司他空腹后在肠道吸收,生物利用度为47%,其主要是在肝部代谢非活性物质,45%通过粪便排出、49%通过肾排泄。虽然对肾功能不全患者可以使用,但是因为在肝代谢,所以肝功能异常的痛风患者需要谨慎使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风湿免疫科医生需要痛风患者查肝肾功能?

一是为明确伴发疾病;二是为了作为用药前的基线检查,精准用药。

但是,非布司他就真的是“神药”吗?在美国FDA的统计数据里:

非布司他可出现皮疹或超敏反应;约4%的痛风患者服用后出现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当用量超过80mg/d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加;其他的不良反应包括心绞痛、贫血、消化不良、视物模糊、水肿等。

所以用药期间出现相关问题,都要及时咨询主诊医生。

同时,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作为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非布司他并不能改变人体嘌呤代谢异常的问题;在痛风急性期发作时,非布司他并不具备止痛功能,只能作为长期控制尿酸生成的药物;包括我们提出的如果用药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就需要终止用药。

急性痛风非布司他不能止痛

吃非布司他会引起痛风发作属于正常现象吗?

在非布司他说明书上写道:吃非布司他初期,可能引起痛风发作。这个现象是正常现象吗?需要停药吗?

痛风患者在服药期间,不仅包括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秋水仙碱等都会出现溶晶痛的现象。这是因为血尿酸水平的改变导致组织沉积的尿酸盐被动员出来。尿酸盐结晶在未服用药物时,沉积在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部位;这些沉积的尿酸盐结晶在偏振光显微镜下多显现出针形。在服用药物时,身体默认缺少尿酸,便会从尿酸库、尿酸沉积处调集尿酸溶解到血液中,保持原来的尿酸浓度,这时候就会引发痛风的急性发作。

因此通常医生在建议用药时,会在降尿酸初期将药物用量减半:

非布司他的服用量从10mg规格开始服用,每日一次,同时每日监测体内尿酸含量;两周后从20mg规格服用,同样每日一次;六周后从40mg规格开始服用。但最大服用量每日不得超过60mg。

但是逐渐加量的服药方式不能完全避免溶晶痛,所以有些医生会建议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的服用。我们认为,溶晶痛现象其实代表了尿酸已经在逐步得到控制,且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也在融化,所以不必过分焦虑。只要将尿酸控制在达标水平,关节功能得到恢复,急性痛风发作不再频繁,这才是治疗痛风的根本。

降尿酸期间容易出现溶晶痛

备孕期间是不是要停用非布司他呢?

从临床上看,非布司他对怀孕期的男女都没有足够充分的对照。虽然大鼠和家兔试验表明,对两种动物生育力和生殖行为未见明显影响。但是根据门诊经验和临床病例总结,我们通常不建议怀孕和与怀孕相关的情况下使用非布司他:

①不建议孕妇服用该药物,因为该药物可能造成新生儿死亡率增加,体重增加减少;②不建议哺乳期给予此药物,因为很多药物会通过人乳汁分泌;③不建议备孕期的男性服用该药物,以免药物对人体产生影响;④如果备孕,我们建议停药半年以上,停药要让药物在身体内基本完全代谢掉,方能进行怀孕。停药要根据尿酸值选择恰当的时机,以避免备孕期间发作。

痛风相关的其它药物,也应该至少停药一到三个月。在备孕期间可以完善相关检查。此外,男人在吃药物期间不建议怀孕,不论药物对精子是否有影响。

在停药后,可以服用叶酸,叶酸能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同时停药后要注意控制饮食,多喝水,管住嘴,减减肥,作息规律,情绪饱满,爱笑的人运气总不会太差。

备孕或孕期、哺乳期用药需谨慎

服用非布司他等降尿酸药物你都要注意什么?

在服用治疗高尿酸血症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①开始治疗约半年后,痛风反而较容易发生。这是因为药物引起血液中的尿酸浓度急剧下降,关节等部位滞留的尿酸更容易形成结晶。尽管我们在前面已经告诉您尿酸上升,体内尿酸易形成结晶,易引起痛风发作,但尿酸急剧下降也可诱发痛风发作。因此在降尿酸的同时,一定要采用相应的诸如微创针刀镜等方式清除关节部位的尿酸盐结晶;同时改变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比如饮酒、剧烈运动、承受较大心理压力等,如果有发作先兆出现,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相关急性痛风所使用的药物。②对于服用促进尿酸排泄药物的人,为了使尿酸碱性升高可以服用小苏打。大量的尿酸排泄在酸性的尿液中,容易形成尿路结石。小苏打中含有大量的钠,限制盐分摄入的患者要注意。③为了保证每日尿量在2升左右,可以饮用粗茶、红茶等有利尿作用的茶。
如果尿量增多,与之相应的尿酸排泄也会增多,对尿结石能起到预防作用。④患者不要自己买药降尿酸。因为降尿酸的药物有很多种,每个人的发病原因不一样,用的降尿酸药物也不一样,而且一般降尿酸的药物副作用较大,所以必须在专业的医生监管下服用。西部痛风风湿医院根据患者体质采取最安全的降尿酸方法,并且关键降的是沉积在各个关节组织的尿酸盐结晶,必须把这些结晶溶解了,才能让尿酸持续达标,减少复发。

本文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风湿免疫科医生或前往医疗机构就医。

[1]《非布司他的合成及关键中间体杂志研究》,施连勇、张海波、胡涛、陈令武,《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6,47(1));

[2]《非布司他及其联合用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侯淑凤,《双足与保健》(2019);

[3]《痛风急性期起始降尿酸治疗对临床疗效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张志明、黄青青、齐张、赵钟文、吴宽裕,《风湿病与关节炎》(2019);

[4]《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曾小峰、陈耀龙,《中华内科杂志》,(2016.11)

#健康科普大赛# #头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