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小倩憑什麼愛上寧採臣?世上再也沒有如此深情

自小倩與寧採臣的愛情故事被搬上銀幕後,這段人鬼之戀,已經成為我國最為浪漫的一段

經典愛情故事

無論說起相關的任何關鍵字,都會讓我們聯想到悽美而真摯的愛情

可在影片成為影史經典之前,想要讓這麼一段違背道德常理的愛情故事被大家所接受,事實上對影片本身的要求極高。



後續很多翻拍作品,多也是得了後人乘涼的便宜

只要告訴觀眾,片中的男女主分別是寧採臣和聶小倩,那麼就會被自動腦補成一對怨侶

不需要過多鋪墊是紅利,可往往影片也會因此忽略對兩人之間愛情萌生的描述。

彷彿寧採臣一定會去蘭若寺借宿,小倩也一定會在午夜出現。

而只要她把裙子掀開,露出一截玉腿;寧採臣又裝作無慾無感,兩人就必定會相互吸引。



於是,主創團隊就省略了《倩女幽魂》作為愛情片最重要的內核,把更多精力用在了燕赤霞和姥姥的正邪之爭上,也讓影片也變了味道。

但如果咱們忘掉一切約定俗成的慣性思維,結合現代的感情觀念來重新來感受。

就會明白,為何這段感情能夠成為歷久彌新

的經典。



開門一陣溫潤滿懷,女追男只隔一層紗

相比於內地上個世紀,社會風氣在禮儀教化上的禁錮程度。

迴歸前的香港對於男女感情,比國內要超前很多。

在那個年代裡,大半夜有位美女嗲聲嗲氣的投懷送抱

除非男性地位背景相對特殊,否則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然而當男女之事漸漸開放後,微信上一句“哥哥,約不約?”,後面的一切也就自然水到渠成。

只不過這種快節奏下的另類消遣,本身並不具備感情基礎。

但是在女方主動的前提下,基本上就是我有酒,你快點講故事的節奏。



大家可以各自在其中找尋快樂,但是並不能作為感情的寄託

這種情況就好比如今對於《倩女幽魂》的翻拍,走腎但是不走心。

基於這種關係,背後也往往蘊藏著風險。

在影片裡,等著上鉤男子的是姥姥溼滑的長舌

而在生活中則可能是原配的暴打,或者早已準備就位的仙人跳男主角。

很多人其實也明白各中風險,就是很難管得住自己。



回到數百年前蘭若寺那個月黑風高的午夜,咱們看看小倩都對寧採臣做了什麼。

為了騙寧採臣洗掉衣服上印著的符咒,小倩把寧採臣誑到了湖水裡

然後拉寧採臣上岸的時候,自然而然的伸出了自己一隻腳,第一次親密接觸順利達成。

要知道對於古代女性而言,腳也是身體很重要的一部分,幾乎相當於現在做足了全套。



拉上寧採臣以後,小倩順勢躺在了他的懷裡。

說出的臺詞是:我身體好冷,你給我點溫暖行嗎?

你說這誰受得了?



實際上第一次相遇,小倩是準備下手吸了寧採臣的。

只不過後來被燕赤霞破壞,狠了一次的心,也就漸漸軟了下來



寧採臣這邊,倒是把持得住身體,但心早就被勾走了。

女追男本來就隔層紗,何況寧採臣倒也不是不解風情之輩,心中已生了情愫。

正是在愛情的影響下,才讓他忽略了蘭若寺的危險,一而再前來尋找小倩。


從色誘到柏拉圖式戀愛,見證愛情的偉大

那夜在湖邊相見之後,小倩也沒見過如此特別的男子。

論相貌寧採臣絕對稱得上貌似潘安,又是道貌岸然假正經的讀書人中的異類

本來是走腎的一杆子買賣,愣是被寧採臣的純良,玩出了真感情



兩人在荒野遇到毒蛇,寧採臣毫不猶豫將自己的身體擋在小倩身前,又冒著生命危險趕走了毒蛇。

可前一秒,寧採臣還以為肢體上對小倩有了冒犯而羞愧不已

此時燕赤霞從遠處趕來,寧採臣誤以為他是江洋大盜,為了掩護小倩離開,又自告奮勇去引開燕赤霞。

短短時間,他“救了”小倩兩次。

試問這樣的人,一個有感情的妖怪又怎麼下的了手。

於是小倩主動問了寧採臣的名字,從這一刻起,將他從食材列表升級到了特別關注好友的檔位。



所以無論對於何種女子,通常而言都是感情動物

面對寧採臣的一片真心,小倩被感到也是順理成章。

畢竟對於她這樣的女鬼來說,完全有資格說上一句“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可偏偏在所有隻知道動她身子的人以外,一個有禮有才又有相貌的人,動了她的心。



動心的女人實際上比動情的男人更加盲目,所以後來才演變為小倩對寧採臣不斷的捨身相救。

這段感情的發展,有著極為清晰的條理。

層層遞進之下,才有了後來兩人的肌膚之親。

可即便是後來發生了夫妻之實,也是建立在小倩要嫁給黑山老妖的基礎上。

是一種彌補兩人之間註定出現的遺憾的手段,是高於肉慾的一種情感交流。



就算死也要在一起,可因為愛你才離開

小倩和寧採臣這對痴男怨女,從相識到相愛一路上都經歷著生死離別的考驗。

小倩遇到毒蛇,寧採臣願意用性命相護。

寧採臣進入了魔窟,小倩也願意用性命相護。

姥姥要小倩殺書生,因為愛情小倩選擇了反抗。

燕赤霞要收服小倩,因為愛情書生選擇了反抗。

就算黑山老妖出現,為了保對方周全,小倩可以打破自己的金壇永遠留在黑山,書生也能衝冠一怒為小倩與黑山老妖拼命。



只要對方能安全,他們都在盡最大努力去付出。

但每次互相付出之後,卻為了不讓彼此承受有更多危險,兩人又不斷地推開對方。

在故事的前半段,因為寧採臣一直懵然無知,是小倩保留最後的理智,不斷要求寧採臣離開自己。

可是當她把寧採臣推得越遠,實際上也就愛得越深

因為在種種磨難之外,還有絕對無情的天道,決定了兩人的感情永遠不會有結果。



寧採臣本是一路痴情,可偏偏在影片最後,故事來了個無比殘忍的巨大反轉

也正是這場戲的存在,讓這段感情的高度被無限昇華

從黑山界逃出後,無數冤魂想要把小倩拖回地府。

燕赤霞見此時天色大亮,就踢落了窗板用太陽擊退了冤魂。

可陽光的浩然正氣同樣會令小倩灰飛煙滅,此時燕赤霞身受重傷,只有寧採臣可以行動。

他拿起了木板用身體擋住陽光,小倩才有了躲回金壇的機會。

可今天又是小倩投胎轉世最後的機會,如果此時不能再見,一別就是永生。



寧採臣想要再看小倩一眼,可是他不敢,擔心自己會忍不住求她留下。

可小倩又如何好過,她望著心上人的背影獨自離去,這份不捨外人又如何能感受。

帶著這樣巨大的遺憾,一段人鬼之戀走到了盡頭

世上再也沒有痴情的小倩,卻多了個獨自守候的寧採臣。



這男子懷中抱著一卷書畫,心中念著自己的愛人,時不時在月光下,會情不自禁地吟起詩來:

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

對月形單空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


小倩消失之後,其他《倩女幽魂》又做了些什麼

也許是初代的結局太過於傷感,第二部乾脆安排了清風來與寧採臣相守相伴

也算是對這段感情最好的交代,如果寧採臣相守一生,反倒缺了徐克特有的那份灑脫

只不過影片又不能隨便安排了事,就乾脆讓清風這位和小倩一模一樣的女子出現,彌補了這段感情的空白。

而清風和寧採臣的相戀,冥冥之中又離不開小倩的助力,算是添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



第三部十方和小卓的感情,則因為故事本身從人性的層面上升到了制度的層面。

所以女鬼小卓在色誘這個領域的造詣更為精深,十方這個道心不堅的小和尚,則一副半推半就欲拒還迎。

這兩段感情相比一代,實際上都缺少了一個讓人銘記的爆點,所以就連繫列本身,也無法實現對自己的超越。



至於後來古天樂那版,則亂七八糟的加入了燕赤霞、寧採臣和小倩的三角戀,影片連故事內核都搞不清楚。

完全被俗套的劇情所桎梏,堪稱翻拍中的失敗典型



至於最近的新版,就完全是陷入了對於寧採臣和小倩感情的慣性思維中。

就連兩人的相遇也改成了,寧採臣敲門小倩在閨中等候的設計,這不明擺著攻受轉換了。

故事對於《倩女幽魂》經典版本的還原是相對考究的,但是又對人物內心和情感剖析不夠深入。

寧採臣每次遇到小倩色誘,都躲的遠遠地,還生起了自責

然而從邏輯學的角度來說,你自責就是你想,你想你就會做,你做就是你有罪。



不光內心不夠坦蕩,就連文學素養也斷崖式下跌

眼看著小倩這樣的美女在眼前,寧採臣愣是給吟了一首《詩經:蒹葭》選段。

要說這意思是沒差什麼,可是這格調瞬間就垮了。

可見有文化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多學學語文對泡妞是有好處的。


結語

所以,聰明成熟的電影人,有兩個極致的選擇。

為名,他不會重複過去的自己,尋求突破才能拿出更優秀的作品。

為利,則極盡商業之能事,也不求沽名釣譽,票房就是硬道理。



可對於不成熟的影視創作者,他們往往會在其中迷失。

拍不出好的作品,也拿不到好的票房。

歸根結底,實際上還是缺少鑽研的勁頭。

就如同寧採臣和聶小倩的愛情故事,一味模仿只能被當做跟風之作。

但如果能實現《大話西遊》或者《青蛇》那樣的解讀改編,自然會在觀眾心中留下全新的感動。

而想要創造出這樣的改編作品,最重要的就是要打破常規。

我們可以會把尊寶版本的孫悟空,與經典的美猴王形象並列。

也可以把趙文卓的法海與《白蛇傳》中的白髮老僧並列。

可就目前而言,卻還沒有能夠與《倩女幽魂》比肩的人鬼之戀出現。



這裡是愛電影的電影亂薦, 關注我,一起看更多精彩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