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教,日本的原生宗教

前文有讲到韩国的原生宗教大倧教(檀君教),可以参见檀君,大倧教,韩国本土原生宗教


与韩国类似,日本也是个多宗教国家,主要有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个大的宗教,以及十余万的其他小宗教。神道教也被民间奉为日本的国教,根据日本文化厅的统计,在日本国内有超过一亿支持者和信仰者,占到了日本人口比例近85%,是日本信徒最多的宗教。

神道教是日本传统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为主,属于泛神信仰。神道不仅包括有关神与神灵的信仰及传统的祭祀,也包括内容广泛的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等。神道教起初没有正式的名字,五世纪之后随着佛教经朝鲜半岛的传入日本,日本出现了崇佛派和排佛派,为了与佛教分庭抗礼,神道教一词才被确定下来。神道初见于《日本书纪》用明天皇条目,此时神道与“神事”同义,是存在于倭人(日本人)中零乱分散的神灵观念和十分朴素的祭祀行为。

神道教的流派

一般来说,神道可以分为神社神道,皇室神道(宫中祭祀),学派神道(理论神道,教派神道和民间神道(民俗神道)。这几类神道并不是同时存在,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地出现并发展起来的。其出现的时间大体顺序是前面列出来的,而我们通常单独所提到的神道是指神社神道。

神社神道是以宗教设施神社为中心而信奉的宗教,它直接继承了日本原始社会产生的原始神道。最初的神社形式是在树木茂盛之地建造一个小屋,中央种上一些常绿树,信徒们认为神灵居住在其中,所以向其敬拜,称之为“神篱”,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发展成为今日的神社。神社的大殿供奉着神体,不过与中国的道教和佛教有具体神像不同,神社里面供奉的往往是一些象征物,如神镜,木偶,丛云剑等等。

日本几乎每个人口聚集地都至少有一个神社,目前全国有超过八万两千座神社,这些神社有的祭祀祖先,有的则是祭祀特定领域的神祇,如农业丰收的稻荷神,保佑身体健康的健康神等。有点类似中国民间宗教中,城隍庙中的土地公公,文武财神一般。

这是因为神道教是一个泛神信仰的宗教,与基督,佛教这些单一神信仰有明显的不同。日本自古就有“八百万神”的说法,意思就是有八百万个不同的神灵,其中如同中国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和檀君创立朝鲜的神话一样,日本认为天皇的始祖天照大神也是八百万神中的一位。可以说生活之中处处有神,例如厕所之神(トイレの神様),笔者之前在日本工作时,经常会看到公司的厕所贴着“厕所之神看着你”之类的标语,仿佛比中国贴“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更管用一般。

神道建筑

神社是神道教的建筑,它包含了神的场馆和举行礼仪的场馆。建筑礼仪中最重要的是建立顶梁柱。例如伊势神宫大殿中的心御柱,这个柱子是根据日本神话而来,因而心御柱以及各神社的顶梁柱被视为世界的中心,是连接天地的宇宙之柱。

神道最初举行祭礼的时候,在由草绳围起来的临时祭祀场所中央堆上砂石,插上驱邪幡。后来逐步演变成,在建筑物上覆盖驱邪幡,到了近代,日本神社的代表性建筑,伊势神宫的“神明样式”和出云大社的“大社样式”。

近代以后,在神社大殿前面的“石间”设置了礼拜殿,大殿设在从“石间”开始的阶梯的高处。这种样式又被称为“权现样式”。

神道的祭祀

神道祭祀包括了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日本人一般在出生后的三十至一百天内,都会被父母带领参拜神社,在三、五、七岁的11月15日所谓三五七节要参拜神社,升学、结婚要到神社祈求神佑。但平时求签,祈求交通安全等到佛寺,葬礼也要佛教和尚主持。每个神社门前有一个叫做“鸟居”的日本牌坊,正殿门楣上挂一铃铛,悬一粗绳,参拜者先要拉动粗绳,再大声鼓掌以惊动神灵,日本称为御魂。

神道的祭祀用具包:神灵的替代品,祭坛,仪式用具,祭祀人员的服装等。神灵的替代品,一般选择神灵依附之物,例如驱邪幡,铜镜,丛云剑,勾玉等。

神道教吸收了儒教的信仰和礼仪。祈年祭、镇花祭、神衣祭、三枝祭、追傩、奉币等等均来自周礼的规定。民间神道则受到了中国道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咒术,斋蘸科仪,祭祀,炼丹等方面。

神佛习合

神佛习合,指的是神道教和佛教发生融合的现象。在汉传佛教进入和在日本传播的过程中,与日本的神道被视为是同一信仰体系的中心,使两者其完全地认识别的存在,而两者也可视为同一存在。因而在一段时间内,日本的佛教寺院和神道宫分别出现了隶属对方宗教的建筑。而神佛习合最好的证明就是神宫寺的出现。神宫寺就是神道神社和佛教寺院结合的产物,是指附属于神社而建的寺院。

往昔的神社原是没有“社殿”的,这可以说是神道史的常识。只是到了奈良时代,受到佛教寺院的影响,才开始营造社殿。当时所采用的建筑样式,多为各地的古来样式,但后来也开始采用佛教寺院建筑式的社殿。这也是所谓神佛习合的表现。

神佛习合直到明治时期的“国家神道”运动的出现才日渐衰落,致使“神佛分离”。目前日本与活人相关的活动一般去神社,比如前面讲到的小孩子的三五七岁,以及结婚,升学都要去神社参拜祈福,而佛教寺院一般掌管死人事宜,比如墓地一般都在寺院附近,葬礼也是按照佛教方式进行。

神道教是对日本社会影响最久的民族宗教,在明治维新以后,神道教成为日本宗教的主体,发展为国家神道。神道教主张天皇是神的化身,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国家神道将天皇推至历史的前台,宣扬“神国”观念,为了完成天皇统一世界的“神圣使命”必须开展对外侵略战争。由宗教信仰影响日本国民的思想,使日本侵略扩张的思想合理化。

对于日本人来说,神道教由于彻底融入风俗习惯之中,反而给人感觉不像宗教,更多被人们认识理解为是一种行为习惯。而在各种节日时参拜神社、向神灵进行祈愿或表达感谢的行为,在无意识中又包含了宗教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