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去旅游,全能不顾年轻人的需求,这样做法真的值得提倡吗

01

朋友麦麦三十岁,是个小部门负责人。事业上有点成就的她因不愿意婚后呆在家带孩子,所以迟迟不愿意结婚。后来,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下,麦麦和老公结婚了。麦麦的公婆拍着胸膛保证会帮助小两口带小孩,希望他们能尽快生个,好让老两口享受天伦之乐。

婚后一年,麦麦怀孕,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公婆高兴坏了,履行自己的承诺帮小两口带孩子。麦麦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女人。因为她又可以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

可是好景不长,公婆被其他老人影响,喜欢上了旅游了,时常向麦麦两口子告假,要求出去旅游。麦麦每次都不得不答应下来。丈夫的工作比麦麦还忙,所以公婆走了之后,麦麦得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公婆的退休金很高,为了弥补老两口没带小孩的愧疚之心,公婆给麦麦请了一个全职保姆,帮助麦麦照顾孩子。所以,在公婆走了之后,麦麦把照顾孩子的希望只能寄托在全职保姆身上。有一天,麦麦中途回家拿份文件。老远就听到孩子的哭声,麦麦加快了自己的脚步,打开门,发现保姆躺在沙发上吃着零食、看着电视,而孩子则被关在房间里哭。麦麦心疼急了,她抱起了孩子,赶走了保姆,拿出电话给领导请了一天假。

把孩子哄睡后,麦麦呆呆的坐在客厅,顿时感觉到自己很无助,她知道自己太相信了公婆。把照顾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公婆身上。她没有想过公婆有一天会不管孩子,自己跑去旅游。麦麦感觉一定要靠自己照顾孩子,麦麦决定辞职回家,当一个全职妈妈。她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以后会是什么样的生活。

后来,丈夫的工作任然很忙,孩子只能麦麦一个人照顾。由于有了上次保姆的阴影,麦麦不敢再请保姆了。从小十指不沾泥的麦麦开始学着给孩子做辅食,给孩子换尿布、给孩子穿衣服。孩子哭她得抱着哄,孩子生病了她也只能一个人独立照顾。日子过久了,麦麦终于崩溃了。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迎接全职妈妈的生活,但却没想到是完完全全“丧偶式”带娃。麦麦开始抱怨老公的不顾家、抱怨公婆的狠心。

公婆却理直气壮地的告诉麦麦:我们带小孩是因为想帮你们,但是,法律上没有规定我们必须要帮年轻人带小孩。麦麦惊呆了,这句话她在网络上看到过,当初,她也觉得这个观点是合理。为什么现在公婆嘴里说出,麦麦觉得就狠心了呢。麦麦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她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是如此的糟糕,她不想怨任何人,但是她真的好累,都没人可以帮帮她。

02

阿娟的女儿刚上幼儿园,就被公婆催生二胎,阿娟一开是拒绝公婆的要求。后来,公婆又去做丈夫的工作,丈夫答应了。于是全家都开始做阿娟的思想工作。

在公婆答应阿娟的各种要求下,阿娟最终在没有顶住压力生了二胎。公婆答应了来城里帮忙阿娟看孩子。由于老大的年纪也尚幼,加上刚出生的老二。阿娟忙的昏天暗地的。

公婆虽然来帮忙了,但是帮的也少。早上是公婆晨练时间,没时间帮助阿娟的大女儿洗漱,阿娟只能一边抱着小的,照顾大的,然后送大的上幼儿园。晚饭后,是公婆广场舞的时间。也没办法帮忙。公婆只能帮阿娟做一日三餐的饭。

阿娟要求公婆减少点外出时间,公婆却说:在这里带小孩,没让你们给工资,我们就是出去锻炼下身体,身体好了,以后也可以少给你们曾麻烦。

阿娟也觉得公婆说的在理,阿娟无力反驳,孩子是自己生的,能怨谁。即使公婆反悔回到老家,自己又能说他们什么呢。

阿娟把矛头对向了丈夫,她希望老公能腾出一点点时间,帮帮她。丈夫满脸抱歉的说:现在有两个孩子,我的压力也很大,只有更加努力,才能给你和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到最后,阿娟只能怨自己太心软,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她后悔了。

03

大家常说,老人操劳了一辈子,没有责任跟义务帮助年轻人照顾孩子。老人在晚年的确该享受享受,尤其现在大部分老人有养老金,晚年没啥经济压力。乘着还能动的时候,多出去走走,弥补自己年轻时的缺憾。而且,老人不喜欢背井离乡的去照顾自己的孙子辈。复杂的婆媳关系也让老人心里畏惧。

种种原因,现在很多老人都只会顾自己,站在法律上是允许的,站在人情上却不太近人情。

现在的社会生存压力大,造成年轻人在家庭和工作中来回奔波,疲惫不堪。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经济压力增大,时间消耗增多,这个时候老人还是不敢帮忙。这样的老人就是不近人情。他们仗着自己的文件思想开放,学习西方思想,完全放任年轻人所面临的困难,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当然,年轻人对于老人的帮忙也得心存感激。好好孝顺、善待老人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