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如何解决上课笔记两兼顾?


“上课是否应该做笔记?”

“上课是否应该做笔记?”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应该做笔记。

笔记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消化老师说的话以及PPT上的文字,记笔记能让自己“忙”起来,置身其中,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课堂,让自己的课堂效率提高。

但是......

有些同学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

1、老师讲得太快,做笔记时无法跟上老师速度;

2、自己顾着做笔记发现没听懂老师说的知识点;

3、自己写的笔记看不懂;

4、上课写笔记课后难整理......

所以对于一些同学来说,一边上课一边写笔记似乎有点困难,久而久之,就慢慢放弃了写笔记,这种做法肯定是不可取的。

那么我们今天这篇文章就带着大家去尝试一种新解决方案:上课时不做笔记

(看到这你可能觉得我在废话,但是我希望你能看完,也希望这种做法能够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你)

做法:

1、课前准备好一张白纸,必须是全空白不能用使用过的草稿纸

2、在听课时,需全神贯注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当听到自己不懂的地方的时候,这里提醒一下,这里的“不懂”是指只要你对这个知识点或者老师哪句话有半点疑惑和不解,就要把它写在白纸上,用问题的形式写下来,尽量简短,但是必须要包括你的疑惑点

3、一天的学习结束以后,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将问题一个个地分类、处理

注意,这里有两个词语:分类和处理。分类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分类做好了,会让你的处理、学习以及记忆更有目的性。什么是分类?这里的分类是指把问题的类型搞清楚,比如这是个关于什么内容的问题,或者是关于哪一个知识点的问题,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分不同内容的问题。第二个是处理,第一步我们做好了分类,之后你需要对照着课本或者教辅书,整理这节课的学习框架。

4、一边回想课上内容,一边写笔记,顺着你的问题去课本和教辅找答案

5、解决所有问题,按照问题分类做笔记整理。


好处:

通过这样的做法,在一字一句的抄写整理中,你会发现这些知识点之间是

如何联系在一起的。简单来说:上课时分解内容,提出问题,记录问题,用教材和教辅书甚至询问老师同学来获取相关资料,回答那些问题,最终通过做笔记的方式把所有的信息整合到一个地方。上课认真听讲+整合,会让你对于要学习的内容都有一个比较好的掌握。

坏处:

不适合每一个学科

适合:数学、生物所有课,英语的语法课,语文的古诗鉴赏课,物理化学的习题课.....

不适合:不太需要思考的纯内容记录课,物理化学的概念课.....

(本人是理科生,适合和不适合仅针对本人来说,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


最后:

这个方法可能有人觉得很浪费时间,因为要占用自主学习的时间来做笔记,但是对于课堂上无法跟着老师节奏记笔记的同学,可以极大地提高你的学习效率,

与其坐在那什么都不做,还不如动动笔,你说是吧?认真听课+记录问题+解决问题=扎实基础


笔记是做给自己的


寄语:

多尝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管学什么,工具,形式都是外在的,都是辅助学习的手段,本质还是在学习的内容上。


笔记不应该只是笔记,更应该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