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媽媽 這些坑不要踩 優秀媽媽說不定就是你

2009年六月的某天凌晨兩點半,伴隨著嬰兒的啼哭聲,她耗盡了全力終於產下了一個七斤半的女孩兒。那一刻她欣慰地閉上了眼睛,昏睡了過去。她知道她是媽媽了,世界上從此多了一個親人!

她一個人“目不識丁”,帶孩子走過了很多彎路,掉進了很多坑,跌跌撞撞走了這麼久,孩子快10歲了。淺談下自己帶孩子的缺失和錯誤。

第一

最典型的錯誤就是放棄了成長,沒有給孩子帶來同頻的成長思維。

一個成長型思維媽媽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那時候我被生活艱辛所纏繞,沒有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學習,與社會完全隔絕。不知道孩子要經過哪些關鍵時期?不知道孩子在某個階段的需求是什麼?也不知道孩子在每個階段需要特別的注意些什麼?

一個成長型思維的媽媽,她會知道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愛孩子的極致是什麼?對,孩子最需要的是媽媽的愛。但如何愛孩子,的確是一門很重要的學問。愛孩子是尊重,是讓孩子知道媽媽在這裡給她安全,給她呵護,給他幫助。幫助他說話、走路、跑步,讓他逐漸獨立、讓他勇敢、懂得責任和感恩,知道如何和人接觸,維繫美好的關係,讓孩子喜歡讀書,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行為習慣!

而我這每一步都沒有注意,導致現在孩子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但是我家孩子特別喜歡讀書,大概是受我的影響吧!因為我自從她上學以來開始學習,開始拿起書來讀,所以還是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也喜歡讀書。

一個成長型思維的媽媽,她是溫柔、淡定,而且智慧的媽媽。而我是一個焦慮、沒有耐心、不會好好說話的媽媽。

所以在孩子之初,一定要給孩子以溫柔,給孩子信任,給孩子安全。開始你給予孩子怎樣的生活模式說話方式,他會有固定的印象。當你開始總是大聲和他談話動不動就不耐煩的樣子的時候。如果你突然間有了改變化,你和風細雨的和他交談,她會不在乎,仿若未聞。這是我最大的痛點。當你溫柔的和孩子說了四五遍的時候,他還是一動不動,以為你不會生氣,以為你軟弱了,但是當你大聲和他很氣憤的說話時,他就立馬行動。不知是因為害怕還是因為其他。

都說父母是孩子第一老師,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的確不錯,舉一個真實的實力來說一下!

傻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我們出現了一個意外事故——非常嚴重的車禍。而這次嚴重的車禍,我頭部受到嚴重的創傷,我整個人的心情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變得急躁、易怒、偏執,錯誤的認為,那時候如果訓孩子一頓或者懲罰孩子,就不會遭遇車禍。

記得孩子問我,人為什麼不能像鳥兒一樣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呢?那時候我很累,還不耐煩的告訴他等你長大了,自己去找答案。我後來又問他,為什麼想像鳥一樣飛翔?她很天真的告訴我說,媽媽你生氣的時候,或者你打我的時候,我飛到天上你就不會生氣,你也不會打我了。那時候我留下了傷心的淚水。打罵孩子我居然成了一種習慣。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成為這樣的媽媽。因為我的怨恨,沒給孩子帶來足夠的愛,現在想來,我很抱歉。

所以現在當我很想和孩子好好說話的時候,有些時候還是會視若無睹,聞所未聞,讓人很氣憤。但我怎能否認這不是自己埋下的禍根呢!幸虧我還來得及,我在改變,我在和他改善有效的交流方式,幸虧我的女兒還乖巧,很善良。懂得媽媽的辛苦和無奈。所以我很感謝上帝給了我一個能夠彌補自己錯誤的機會。

第二

散養孩子,一定要給孩子制定規則,而不是無限制的自由,同樣愛孩子也一樣,要有原則性。

我剛做媽媽的時候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給孩子自由,讓孩子自由發展。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對孩子的任性沒有說“不”。所以那時候我脾氣很臭,但是我還是有一定的溺愛孩子,導致現在孩子半夜還是不會主動去上廁所。

孩子的意識里根本沒有什麼規則意識!所以孩子在上了小學之後,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她就天真的認為,他自己喜歡這樣的東西,他就應該得到手。他拿老師和同學的東西,或者把數學老師的東西送給英語老師。那次和老師約談之後,我很氣惱。我跟孩子好好談過,但是他依然放飛自我,我行我素。後來嚴重的時候,我體罰過。我的做法是:孩子錯了,我們要想辦法幫他糾正,絕不能姑息、縱容。前些天還是拿我的錢自己買東西,我沒有特別的注意。後來我發現不對,我的錢包裡錢總是少,我意識到孩子這樣下去會造成一定的不可忽視的影響。我跟他鄭重其事的談過這件事,但是她從來不承認。後來在我和顏悅色的偶爾提起這件事的時候,她終於承認了。認識到了自身的錯誤。

在我們放養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跟孩子有約定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從小就養成這樣的規則意識!

同樣愛要有一定原則性,敢於對孩子說“不”。而且一定要遵循,絕不能心慈手軟。看這麼一個例子。

我曾經帶孩子去市場買東西,那時候我在買花生,孩子說餓了。我就拿給她吃,那時候我的大腦里根本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是錯誤的行為。直到後來有一天,我們去超市買東西,她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哭喊著要吃。我見她哭的好辛苦也很傷心。我就給了她一顆我要買的葡萄。這個時候我也沒有意識到錯誤。後來服務員走過來告訴我,葡萄是不可以品嚐的。我說:“孩子都哭了,給他一顆吃有什麼不可以呢?”就是因為我這一句話,給孩子留下了無原則的維護她的印象。這不是真愛,而是溺愛!直到有一天他爸爸和我一起去超市的時候,還是見到自己喜歡的果凍,同樣又哭鬧起來,想立刻品嚐。當我們好好跟她說:“買了,交了錢之後才能吃。”已經行不通了,這是我自己的錯誤。愛的沒有原則。當然隨著孩子一點點長大,一點點懂得的道理,孩子再也不會無原則隨便去拿。

第三

身教言教,都要做到。合理安排孩子的時間,培養做有教養,有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好孩子。

坦白說這一點沒有做到。不過我身邊有這樣一個家庭實例。他們做的很好,所以他們的孩子也很不錯。

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絕不能一個否定另一個,避免給孩子造成錯誤印象,造成孩子不知道究竟該怎樣做才是對,對孩子性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

樂樂和她的丈夫雷浩一直秉持著對孩子教育一致的原則。自從孩子落地起,差不多每一個晚上都陪孩子讀睡前故事,超出一定時間玩親子搭積木遊戲等。孩子上學之後也有嚴格的學習和玩耍時間,而且樂樂的丈夫每個星期都要帶孩子一起去公園遊玩,陪孩子們玩足球或者籃球。一家人和樂融融,孩子學習也很優秀,其它方面也沒有落下!

所以要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父母一定要嚴格執行,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

我踩過的這三個坑,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哦。我有這樣避免了,你才能成為一個淡定、沉著、民主、智慧的優秀媽媽,才能培養成一個開朗大方,獨立自強勇敢,懂得責任和感恩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