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今天又進步了一點》

還是那個情緒很大的孩子。

今天給這個孩子做訓練,他再一次發飆了。這次開始的點是在做第三個項目時,孩子不願意做抄寫,我的要求是做10行,他想做4行,於是我就告訴他我們要商量一下,做五行,但是孩子不願意,就是非要做3或4行。

我沒有同意。他就開始在項目紙上亂畫,我沒有制止他,他把項目紙畫的不能做了,我就告訴他,那這個紙不能做了,給老師收起來吧。他也同意了。

接著他又想出了一個主意,他就說要做兩個聽的。我告訴他今天給他準備的訓練的項目只有一個聽的,和另外一個寫的。讓他選擇做哪一個。

他選擇了做聽的,結果聽到聽的的是20道題,他又不行了,不願意配合。就一直有情緒,和我討價還價。當然了我不能妥協。就這樣他開始又跳起來,我還是像之前一樣撐開雙手去給他安慰,這次孩子主動把手放到我的手裡,我感受到孩子現在的自控和對我的一點接納。我依舊耐心的和他溝通,還是沒有妥協。他自己依舊情緒很大,然後開門出去了。我出去看了一下,他去到媽媽那裡了,我就繼續給另一個孩子做訓練。

另一個孩子快做完的時候,他進來了。我依舊堅持自己,並問他要做項目嗎?他說要做,又回到了那個選擇上。讓他選擇做我準備好的那個寫的項目還是聽的。我鼓勵他說做選擇是一個不容易的事情。他還是選擇做聽的,但依舊不能接受20道題。這時候我覺得我還是不能妥協。還是在和他講20道題是需要耐心和毅力的,並告訴他是他自己選擇的。他沒有聽進去。他又像上次一樣說了一堆無理的要求,我沒有滿足他。我一邊安撫他,一邊給另一個孩子結束了他的訓練。專心陪伴這個孩子,提醒他下課時間,並告訴他可以做10道題,但是珠子還是要按照要求來給。

商量無果,他繼續一系列的發洩行為,他撕了一張紙,我直接告訴他,可以生氣,不可以摔東西,或者撕東西,這次他控制住了。這點讓我覺得很開心。

接著他就把我的珠子都倒出來放在桌子上,我就調侃的告訴他,你想要老師都可以送給你哦!只是這個沒什麼用,你得的珠子在老師心裡記著。他就在那裡玩,我就轉移他得注意力說:這個珠子排的很特別哦!他就被我帶著一邊有情緒,一邊玩。

看這一招沒用,他就開始睡到地上,說他死掉了。我沒有制止他,只是關心的說,小心門後面的金屬傷到自己。地上有點涼,可以做到凳子上。

在地上躺了一會看我還是不妥協,他開門出去了,嚷嚷著要從感統課重新開始上。也下課了,我跟著他出去了,進了感統訓練室。他拿了一張星星貼紙,我就直接說,你想要的話就送給你,但是這個換不了禮物,他就把星星貼紙撕碎了。看他還有情緒,但沒有那麼大了,我提議我們一起跳羊角球,這樣我覺得可以消耗體力,同時發洩他的情緒。他剛開始沒同意,就躺在羊角球堆裡,說著自己死掉了,不起來。我就順著他的話接了下去。他估計是意識到他的這些行為不會達到自己的目的,就自己說:我今天的了3顆,那我努力,下次得4顆,就像打怪一樣。我意識到他已經開始控制情緒了,有了認知。於是趕緊給予他肯定。

過了一會,他從羊角球堆裡起來了,和我說:“來我們一起跳羊角球吧!”我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請,和他在感統訓練室玩了10分鐘左右。

最後又以他清理完自己的戰場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