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不可能再拍的电影!《风声》为什么是中国商业片的巅峰?

如果有问我,中国电影有什么商业大片?那本僧一定会推荐他去看看《风声》。

这部囊括了当时最好电影资源的大片,就好像把时间定格在某一刻一样,让我们无限回味。如同这片当时的口号:"风声之后,再无传奇。",这片子已经不可能再拍第二部了。拥有周迅、李冰冰、张涵予、王志文、黄晓明等一线巨星当大旗,影帝级演员倪大红、吴刚也只能演一个配角。你就知道这电影当时有多牛X!

台前

当时的最强女演员双冰一周,集了二个,男主用了头号流量男演黄晓明,加上刚演完集结号的最佳男角张涵予有流量有演技,反派复杂人物用神级演员王志文。这么多巨星加实力演员一起演的是中国的最强类型片:谍战!能不好看吗?

幕后

拍《风声》绝不是一次偶然的尝试,而是一次深谋已远的计划。因为前有孙红雷+姚晨的低成本谍战片《潜伏》火爆全国。这次投资8000万,请出久未出山的陈国富当导演,加上专拍悬疑片和谍战片的高群书一起,剧本用已有原著小说的《风声》做补底。电影配乐由创作《ICO》、《钢之炼金术师》、《太阁立志传》的大岛满负责。幕后稳得爆炸。

绝配

更难得的,是台前与幕后做出的绝佳配合,演员与角色很难找到第二个替代品。

周迅演内心最复杂的卧底顾晓梦,这角色本僧觉得简直就是为她设计的。周迅演得十分卖力,特别最后被逼供的戏份里,虽然只是不到一分钟的戏,周迅竟然连拍数天,可想而知当时的品质追求是多么高。

而李冰冰虽然戏力没有周这么强,但演一个纯真高傲又自卑的李宁玉就绰绰有余了,因为大家可能都觉得她本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而演技差的王晓明怎么用呢?用他来演大反派日本军人,日本比较像西方人的轮廓刚好与王晓明贴合,日本人说中文也刚好掩盖了王台词功力不佳的弱点,而且王本来就是适合演少说话多耍酷的人物,所以武田这个角色,可以说是王的巅峰演出。没见过会演戏的王晓明吗?这部就可以看到!

张涵予自《集结号》后,屏幕印象已落在他最适合演正派硬汉的点上。所以这次让他演潜伏多年的正派卧底吴志国最适合不过,并且这角色有大量复杂的心理戏份,太多的微表情也只有他能演出来了。

王志文老师其实是很难定义的演员,因为他的戏路太广了,高智商反派、小混流氓、演娘化的嫪毐、《黄金时代》的鲁迅,有什么是他不能演的?当然大家最喜欢的还是喜欢他演深谋远虑的反派,所以让他演一个国军专门捉卧底的王田香,不是最适合吗?

控制

通常台前幕后这么出色,会很容易出现争抢表现的情况,甚至会有因"过抢太多"而失控的情况,例如复联4,这都是非常考验导演的能力。但《风声》在这方面却做得十分好,整部片子除了开头的几个大场外,都放在城堡里拍摄,一方面能把投资集中在高度使用的场景,并且也能限制住演员的"过抢"。因为在剧本的带动下,各角色只能低调行事,"抢戏"明显就是找死?所以整部片很多人看完会说,十分压抑。

而正是这份"压抑",才把谍战片的精萃演绎出来。最后角色基本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死的死伤的伤,仅有的一个正派最后也是被严刑逼供到残。正如海蛇说过"自先上做卧底这事之后,就注定没有什么好下场",也正是这个命运的注定,才显示曾有一些人为了他的崇高目标而全身投入。

总体来说,《风声》集结了当年最好的演员,最好的幕后,打出最好的配合,可以算是中国商业电影的顶峰。如果想再拍一次?不好意思了,周迅、李冰冰时代已去,现在已很少人找她们拍戏,王晓明也中年危机转型去当主持,陈国富也很久没在导演。只有张涵予和王志明还站着一席之地,但只有慢慢衰落的路可走。

时代就是这样一去不返,《风声》也是只有一次,希望大家不要错过。我是超无厘头玩家,硬核点评!不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