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公主徽柔婚姻的不幸,是皇帝的固执还是她的任性?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公主徽柔,是仁宗皇帝赵祯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因为是长女,公主的到来,让初为人父的赵祯欣喜不已,直言要让徽柔成为“国朝最快乐的女子”。


哪怕后来有了儿子最兴来,徽柔当上了姐姐,赵祯仍然秉持着“儿子要严格教导担当大任,女儿可以放任自由无忧成长”的理念,对这个宝贝女儿极尽宠爱。

直到后来徽柔婚姻失败,且因婚内与内侍怀吉发生情愫,引发朝堂极大争议,一向严以律已的赵祯陷入公私两难,进退维谷的境地,才开始反省自己对女儿的纵容。

他对徽柔说:

是爹爹不好,不应该只让你读字句漂亮的诗赋,画花画鸟。也不该因为疼你,不让你承担该有的义务。


该让你读白居易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读范仲淹的‘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那么,如此疼爱女儿的赵祯,为何要坚持把徽柔嫁给她不爱的李玮?徽柔婚姻的失败,到底是赵祯的固执?还是徽柔的任性?

徽柔是天之娇女,娇憨明艳,聪敏善良,热忱坦率,人见人爱。

这个从小无忧无虑不知愁为何物的小公主,前半生顺遂安乐,后期却在感情上屡屡受挫,吃尽苦头。

1

在一次外出游玩中,徽柔偶然见到了扮演”后羿“的曹评,就被这个有”神仙“颜值的哥哥吸引住了。曹评容貌俊俏、才艺出众,精于射箭,又有一手击丸的绝活,迷妹众多。

而曹评对徽柔亦颇有情意。在看到赵祯说要把徽柔许配给李玮时,那落寞的表情如此明显。

只因传闻中曹评爱出风头,且很多女子喜欢曹评,赵祯心里对曹评便有了不稳重的印象。一次,恰巧曹评在教徽柔打球被赵祯看到,赵祯就认为曹评举止轻浮,品行不好。明明只是一次普通的玩耍,赵祯却大发雷霆,认为曹评在诱惑徽柔。

因为曹评长得帅,招女孩子喜欢,赵祯因此断定他不会对徽柔一心一意,这确实有点主观。

剧中有一幕,徽柔因为看到曹评跟别的女孩子合奏,因而心有芥蒂,几年不理曹评。

曹评却不知为什么公主突然对他冷漠,但他一直在等待着徽柔给他一个答案,并且耐心地向徽柔解释,其实那次合奏只是一次误会,并非徽柔以为的两人有意。

当曹评和女扮男装的徽柔秘密约会,两个人一起看画,谈论诗词,曹评情难自禁亲吻了徽柔的一幕被赵祯看到而震怒时,曹评马上曹评跪下请罪,并为公主开脱,说此事是他自己自作主张,和公主没有半点关系。

由此可见,曹评也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然而,因为赵祯的偏执,这段感情无疾而终。

赵祯不想徽柔嫁入曹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曹评的家世太强大,这让赵祯很是忌惮。

怎么个强大法呢?

曹家是开国元勋,三大家族之一。在朝中的势力本就很大,曹评还是皇后曹丹姝的亲侄儿,如果公主再嫁给曹评,曹家就会强上加强,这是赵祯不愿意看到的。

他不希望到时候出现外戚专权的情况,影响朝政。

基于这两点,赵祯硬生生地把曹评和徽柔拆散了。

赵祯一意孤行地固执,棒打鸳鸯,他自以为为女儿摒除了受伤害的根源,是在保护女儿。殊不知,摧毁一段爱情,受伤害的程度是不可预计的,甚至是灭顶的灾难。

2

在赵祯心目中,他最理想的女婿人选是母家李氏的表哥李玮。虽然李玮外表不出众,且寡言木讷,但赵祯看中他人品质朴,而且有一颗真爱徽柔的心。

李玮确实对徽柔一往情深,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徽柔,为讨她喜欢,被徽柔骑着脖子去偷吃梅子;哪怕被徽柔的球打到额头起包,为了不让徽柔受责备,他还谎称是因为是不小心撞到了树上。

皇后也称赞李玮,说李玮知道徽柔爱吃梅子,每次进宫都会把精心制作的梅子让皇后转交给徽柔。

其次,李玮在书画上面很有才华,他的画,连画师崔白也颇为认可。赵祯本就是惜才之人,李玮的才华无疑也是他的加分项。

还有一个原因,是赵祯心里一直愧对自己的生母李宸妃,因为没能在她生前尽孝。所以,他登基之后,除了给李家加官进爵外,他更希望公主嫁过去,光耀李家门楣。

可是,一厢情愿的爱情从来难以圆满。

皇后也曾委婉地提醒赵祯,徽柔不喜欢李玮。尽管李玮有他的优点,但徽柔不会透过他并不漂亮的外表,去发现他真诚的内在。徽柔只会认为是父亲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把她当礼物送出去的。

赵祯不以为然。却不知,这桩被自己钦点和全朝文武齐声称赞的婚事,会在日后为他带来巨大的烦恼,也把女儿再次推向了痛苦的深渊。

因为不爱李玮,徽柔新婚之夜不准李玮和她同床,只让他睡地铺。

平时住在公主府的她,只有她宣召,附马才能见她。除了允许李玮每日和她一起用晚膳之外,她几乎从不正眼看一眼附马。

就连应付晚膳,徽柔也认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李玮性格本就木讷,在自己的女神面前,总是表现得小心翼翼,低眉顺眼,惟恐自己做错事情惹公主不高兴,从不懂得讨徽柔喜欢。

但李玮的妈妈杨氏却很不高兴,一贯强势的她,认为哪怕是高贵如公主,既嫁到了李家,就是李家的媳妇,就应该尽妻子和媳妇的义务和本份。

当得知儿子和公主一直没有同房,她气得大骂李玮是个没用的废物,又逼着儿子娶妾。李玮跪求母亲,说他绝不纳妾。

后来,杨氏为了早日抱孙子,在李玮生日宴上,给公主酒里下药,差点让李玮和徽柔生米煮成熟饭。直到怀吉办完事回来不见公主,冲进李玮寝室,将差点”失身“的徽柔抱回了公主府。

因为心情郁闷,徽柔半夜去找怀吉喝酒,被杨氏知道后,立马带着李玮和一众家丁冲进来兴师问罪。讽刺怀吉是个“不男不女的怪物,迷惑公主“,怒骂徽柔有失妇德,言语粗鄙,难听之极。

徽柔一气之下拿起酒杯朝杨氏掷去,结果正中杨氏额头,杨氏哭天喊地,责骂李玮无用,又哭诉自己命苦,让媳妇骑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李玮心疼母亲,而徽柔被杨氏数落亦是委屈不已,也把怒气发到李玮身上,对着他好一通撕打。

混乱中,李玮狠狠打了徽柔一个耳光。

徽柔金枝玉叶,何曾受过这样的委屈?伤心不已的她,不顾夜深且大雨滂沱,奔逃出府,坚决要回皇宫。


而李玮这一巴掌,把两个人本就脆弱的婚姻,彻底推向了破裂的深渊。

而怀吉和徽柔原本互相埋藏在心底的那番情愫,也因此曝光在世人眼中。

很多人为徽柔和怀吉的爱情心疼不已,怀吉虽然是一介侍卫,但为人正直有礼,有颜有才,又对公主爱护有加,即使他是一个宦官,但只要和公主真心相爱,理应在一起。

两相比较之下,很多人认为附马粗笨丑陋蠢,根本配不上公主。李玮真的如此不堪吗?

首先,李玮人品纯良,性格温和宽厚。虽然木讷少言,但对徽柔一片至诚。他深爱徽柔,也尊重徽柔。哪怕两个人已成为夫妻,新婚之后徽柔不愿意和他同房,他也没有表现出不满。

哪怕每日只能和公主用一顿晚膳,李玮也是心甘如饴。

这不仅是因为两人身份差异上的顺从,更是一个男人发自内心爱一个人,和尊重对方的表现。

就连徽柔的贴身侍女嘉庆子,也发现了李玮身上的优点。认为他是一个敦厚宽容的男人,不因人夸而自喜,也不因被怠慢而怨恨。

尤其是看到李玮的画之后,惊艳不已。于是鼓励李玮去向公主表白。

李玮兴奋地带着画去找徽柔,却看到了怀吉帮徽柔画枕屏,两个人有说有笑的温馨画面。

他发现原来徽柔爱的是贴身侍卫怀吉,痛苦不已,当即就把画撕了。即使如此,他也只是把这份痛楚深藏在心里,从未对徽柔表现出来。

其实,他也是这场婚姻的受害者,公主也从未给过他好脸色,但他并未埋怨。

甚至最后,为了成全公主,他主动提出和离。

这样的男人,也许一辈子都不会甜言蜜语讨人欢心,但却会实实在在地疼你一世。那木头一般的外表下面,其实藏着最珍贵的真心。

徽柔对附马李玮的冷酷无情表露无遗,而对怀吉的爱恋也完全不加掩饰。

在怀吉外出未归时,她神不守舍,坐立不安,毫不避讳地表露出她的关心,她的依赖。为他缝制第一个香包,对他嘘寒问暖。

只要不在公主府,就不让他穿内侍服,还在众目睽睽之下,让他以“附马都尉”的身份自居,亲昵地挽着他的手臂。

而怀吉,自以为是公主在婚姻的深渊里的一块浮木,肆意地释放着自己对公主的感情,享受着公主的柔情。

却也在无形之中,令徽柔和李玮的感情日益疏远,杨氏差点自杀,公主府也险些沦为灰烬。

当两人的情愫大白于天下,不但遭受了满朝文武的口诛笔伐,司马光甚至不惜以辞官相谏,力主诛杀怀吉。

这一段虐恋,差点要了怀吉的命。

有人对皇后冷眼旁观的冷漠表示心寒,但其实,皇后是一个把礼义和忠诚看得非常重的人。

对自己严格的人,难免对身边的人严格。

她并非不疼爱徽柔,她有疼惜,有怜爱,但她更希望徽柔能够在婚姻里,有自己的担当和责任。

正如她自己,即使没有爱情,但她可以用坚强和豁达撑起一份长达15年无性的婚姻,她的担当和大气令赵祯不敢对她过份倾注感情,但也对她始终怀一份敬重。

而张茂则,也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护她。

在她有危险时甘愿冒性命之险帮她解困,在彷徨痛苦时用最得体的方式去陪伴她,用深情去懂她,用克制去爱她,这才是保全对方,爱护对方,最好的方式。

最深的爱,往往最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