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毛主席同学,娶邓小平前妻,后代子女今何在?儿子正国级

他是毛主席同学,娶邓小平前妻,后代子女今何在?儿子正国级

李维汉(1896-1984),又名罗迈,湖南长沙县人。1916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蔡和森等校友结识,并一起创建了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留学,后参与中国共产党欧洲支部的筹建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八七会议后,李维汉一度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解放后任中共统战部部长。

1919年,李维汉去法国留学,结识了周恩来,并且一同创建了旅欧支部,成为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并且在1927年,李维汉当选为中央政治局的常委,按照现在的级别来说,是正国级的高官。李维汉最擅长做的就是统战工作,也是革命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搞统战工作就是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这一点李维汉做的非常出色。

李维汉一生先后娶过三任妻子,共育有6个子女,当我们了解了李维汉的生平之后,感到动荡不安的特定年代和戎马倥偬的战争生活,让他邂逅了三位英雄妻子,造就了他不幸与幸运、欢乐与悲情交集的特殊家庭。曹文玉是李维汉的首任妻子。1914年春天,李维汉与曹文玉结为秦晋之好。那一年,曹文玉17岁,李维汉大她一岁。婚后,家庭生活仍然难以为继。两个女儿相继降生后,家庭负担进一步加重,而李维汉赴法勤工俭学后,为凑足盘缠,凡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他卖了,家中由此而变得拮据不堪。李维汉与曹文玉分隔两地,双方不通音讯,加上其他种种原因,两人的婚姻已是名存实亡了。

李维汉的第二任妻子叫金维映,浙江省岱山人,1919年曾在岱山县县立女子学校参加声援“五四”这动的宣传,毕业后任该女校教员,1926年组织女校师生响应“五卅”运动,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事工运工作。在上海,金维映认识了正在上海工作的邓小平。他们一同被派往江西中央苏区工作,一路同行,并且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不久他们结为夫妻。1933年5 月,邓小平在中央苏区遭到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批判。在邓小平遭受批判后,思想压力太大的金维映被迫离开了他。

1933年李维汉担任党中央组织部长。此时金维映调到中央组织部任组织科科长。在共同的工作中,金维映爱上了李维汉,并于该年冬结为伴侣。两人结婚后,由于革命工作的需要,仍然聚少离多。直到1937年,随中央机关迁到延安时,才和李维汉团聚在杨家岭山坡上窑洞里,结束了他俩长期漂泊不定的生活。

长期的战争生活和艰苦环境,使许多从长征过来的女同志身患多种疾病。1938年春党中央派金维映、刘群先、方志纯等一批同志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但她这一去,竟成永诀。1941年,希特勒军队进攻莫斯科时,金维映所在的医院迁离了莫斯科,但他并没有逃出敌人的魔爪。在白俄罗斯附近,疗养院遭到德军的突然袭击,猛烈的炮火炸毁了医院,金维映从此下落不明。邓颖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解放后,有同志从苏联回来,听说她住在医院里,在敌人的炮火下,牺牲了!”

河北霸县的吴景之是李维汉第三位夫人。中学阶段,受进步人士影响,吴景之对社会和革命的认识逐步深入。1932年暑假,她北平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所领导的反蒋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8月,抵达延安参加革命,同年10月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42年,她与李维汉喜结连理。建国前后,他们患难相扶,生死与共,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也走过了人生最艰难、最痛苦的时期。

人们熟知的前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铁映, 1936年9月出生于陕北抗日根据地。小时候,李铁映的名字叫罗小金,那名字是由父母的姓组成的。李维汉在党内称罗迈。李铁映的母亲就是金维映,他是金维映与李维汉结婚3年后,生育的第一个孩子。李铁林是李维汉的次子,其生母是吴景之。194年生于延河边的李铁林,1948年坐在毛驴驮着的箩筐里翻过了太行山,后随解放大军进入北京。先后在育英小学、北京四中上学,196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当过工人、技术员、工程师和党务工作者。中共“十六大”当选为中央委员。

李曦和姐姐罗静松一样有着相同的命运,与母亲曹文玉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李曦1920年出生于长沙县,14岁参加革命工作,分配在上海饶漱石处守机关。18岁到延安。毕业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曾任长春电影制片厂作曲,后担任武汉歌舞团长,武汉市文化局干部,现离休。

1984年8月11日,李维汉在北京溘然长逝,离家近六十载也没能再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1986年以后,继承父志的李铁映多次回到了高桥镇松竹村的火烧坝,代替父亲感受了故土的情怀。李维汉的三任妻子及子女和他一道,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给中国人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