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白吃黑”?法国警方起获百万欧元毒品,没想到几天内全变糖粉


据法国媒体报道,去年末随着第二波疫情到来,法国又开始了紧急封城措施。但封城和街道禁足令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副作用”,即不少人精神空虚无聊,毒品交易又趁机崛起。


吸食毒品和酗酒造成了社会案件在短时间内猛增,法国巴黎警察局在一个月内接到的4700起暴力案件,其中有一半以上就是这两种原因引起的,所以当局又开始准备大力禁毒。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毒品在法国介于一个“合法”和“不合法”中间的地位。其法律明令禁止吸毒和贩卖毒品,但警察对于吸毒只要不产生什么严重后果,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法国的文化很有“包容性”,很多瘾君子抗议政府管制吸毒,认为只要不影响到别人就是自己的自由。在他们的争取下,法国甚至开办了好几家“合法吸毒所”,花钱就能进入吸毒。



三天前,法国警方宣布了一件非常离奇的新闻,他们接到线报称一家工厂内正在制毒,而且制毒量非常大。当天警方就组织人员对工厂进行了突袭,并缴获不少“战果”。


据统计,前后没收了价值100万欧元的毒品,警方还表示这些毒品被用于地下派对。推特上发布的照片显示,大多数都是装在一个碗中的粉色粉末和大量小药丸。



然而昨天警方表示,到了送检毒品环节出了问题,这些所有的“毒品”全部被化验出来全是草莓糖果,粉末是被机器压碎后的样子。到了这里就有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在查获时候宣告是毒品,认定程序是怎么来的?况且按法国的毒品环境来看,案情中间一定还隐藏有不少猫腻,甚至有“白吃黑”的嫌疑。



外界质疑的点无非有两个,第一就是毒品被人为私自调包。因为在法国藏匿摇头丸这些根本构不成重罪,只是会处以罚金而已,廉价的犯罪成本和巨大的利润可能会让线人或者警方自己内部出“内鬼”把这些价值百万欧元的毒品掉包成糖丸。如果警方不重新启动侦查,这是很难被发现的。



第二个就是案发现场如果是糖丸的话,应该很快就被检测出来,根本不会到毒品专家化验时候才暴露。为了起获证据,一般捣毁制毒窝点都会带着有经验的人,还要在现场拍照和毒品比对实验,作为证据保存;所以这种到了最后关头发现是糖粉的说法很难站住脚,中间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巴黎、里昂、马赛等城市已经变成了“毒品都市”,在法国毒品犯罪仍然是轻刑中的一种。此前曾有马赛的某议员建议快速肃清毒品,但很快因为背后的势力纠葛,他连官职都丢掉了。在法国警察、政府人员和毒品之间的关系确实一言难尽,类似百万欧元毒品变成糖粉的事件最后恐怕也会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