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天吃遍中國」第156天 河南 信陽(一)

信陽大概是與河南主體最格格不入的城市了。它位於河南省的最南端,緯度與南京幾乎相同,是一座徹頭徹尾的南方城市。而上大學的時候就有來自豫北地區的朋友告訴我,稱他們聽不懂信陽人講話。那也不奇怪,中原官話與江淮官話,互通度本就不高。

談回吃,信陽也與一般意義上的河南典型吃食有些區隔開了,雖然燴麵胡辣湯在這裡依然隨處可尋,但與其他河南城市比,陣勢已經弱了許多。這裡多了些帶有南方色彩的飲食,讓信陽在河南顯得尤其與眾不同。

今日,要先介紹三種足夠硬、足夠攝人心魂的肉食。







羅山大腸湯




羅山大腸湯,起源於信陽羅山縣的一道著名小吃。主要選用豬大腸、豬血和水豆腐作為食材,加各種調料燉制而成,色澤鮮豔油亮,吃時可在撒上些香菜、蒜苗,加上些辣子。

肥腸的綿韌耐嚼、豬血的綿嫩帶粘、水豆腐的滑嫩鬆軟,在這鹹香濃郁的湯汁中轉眼化身為一口一口停不下來的精靈在口中肆意蹦攪。這種帶湯帶油又鹹味重的食物,滿足下飯菜的基本條件,配上一碗米飯簡直就是天作之合。若是心情到位,不妨再來上一瓶汽水啤酒,這頓看似簡單的飯食,一定讓你從天靈蓋舒爽到腳板心。


固始鵝塊





信陽固始縣盛產品質優良的鵝,而發源於固始縣的鵝塊火鍋,現在也成為信陽地區人們的一大心頭好,在信陽市區遍地皆是。儘管最小的鍋型一般針對兩個人的食客,既來到此地不吃上一鍋一定會涕泗橫流。

鵝塊火鍋一般分為鵝肉與鵝雜,也可以選擇肉雜拼一鍋,一次吃夠。鍋子上桌,那層將湯汁蓋得密不透風的黃色油脂,讓我這個四川人不免心頭一震,因為這是具有濃烈味道的一種極好展示。等鍋漲開,夾起一塊鵝肉,滾燙自不必說,緊接著便能感受到那獨特的香辣味,鹹淡剛好,還帶著姜的辛味,鵝肉也不柴不老、柔韌度極佳。其中的鵝肚、鵝腸、鵝肝、鵝血等鵝雜也是各具口感,在這上佳的湯汁中煮得香味四溢。隨著一塊塊葷下肚,胃口越打越開,身子越吃越暖,終於沒有辜負自己的期待,將一鍋鵝肉鵝雜吃了個一乾二淨。

在連續吃了眾多面條後,這一鍋鵝塊,已然把我發射到了九霄雲外。


烤魚






隨著夜幕降臨,另一種硬食也在夜色霓虹燈中向我招了招香手,這邊是聞名信陽及周邊地區的信陽烤魚。

信陽烤魚一般使用烏魚(即黑魚)製作,將魚從中間切開而不斷,放於烤架上烤至八九成熟,然後放於炭鍋中,加入豆皮、豆腐等食材與湯料,上桌後點火繼續燒煮即可。烏魚肉本身肉質緊實、極富彈性,口感鮮嫩、久煮不老,是極其適合做成烤魚的魚類,在這鹹香微辣口味濃郁的湯汁中煮得滾燙後更是吃起來如珍珠。另外也不得不承認,使用這樣的老式爐子,無形中也會拔高食客對這一食物的口味評價。

與吃鵝塊的場景何其相似,在場只有我一個人吃著這一鍋不算小的烤魚,而最後,仍然是連一塊豆腐都沒有放過地結束了戰鬥。



介紹一款信陽當地產的豆奶,看起來像極了“三無產品”,但味道絕不輸某些“唯X”大牌等,值得一試!

摸摸自己膨脹得圓滾滾的肚子,默唸三遍“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以洗刷今日瘋狂食肉的“罪過”吧。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