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煤的包围圈,种植多肉,煤矿工人成功出圈

从财务副科长到创业明星,从一个实验大棚到占地30亩的种植基地,从多肉植物项目中的“门外汉”到业内的老师傅,从固定的工资收入到年创效几百万元并安置再就业人员11名……

郝瑞明,活成了人们身边的传奇。

鹤煤公司创业典型事迹宣讲会上,中泰矿业职工郝瑞明的创业故事,把人们带到属于他的那些激情燃烧的日子。

2011年,郝瑞明34岁,是中泰矿业下属三产公司的一名财务副科长。当时,该矿拟发展主业以外的第三产业。郝瑞明心想,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卉的需求肯定越来越大。报项目、市场调查、写报告,这些工作做起来,郝瑞明一点儿不含糊。最后,花卉组培项目终于确立了,并允许职工个人筹集资金。

郝瑞明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2012年5月份,该矿职工你出几千,我出几万,共同集资25万元,搞花卉种植。整个夏天,郝瑞明耗在近40摄氏度高温的组培室里,琢磨种植配方。从外植体选取、接种、生根,再到练苗、出瓶、移栽,每一道程序,每个技术环节,都有严格的控制措施,都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为了不浪费资金,郝瑞明买来专业教材,恶补花卉种植知识。另一方面,他利用井下回收的旧材料,历时4个月建成了400平方米的实验大棚。



有了在大棚环境里进行有菌快繁试验的条件,2013年3月份,首批自主研发配方生产的8000株蝴蝶兰苗出瓶进入大棚驯化;竹芋、红掌等品种相继出瓶,外省订单不断。郝瑞明的种植事业渐渐有了起色。为了更好地打开销路,2014年7月22日,郝瑞明开了一家淘宝网店。当年“双11”活动当天的营业收入达4200元。2015年,最高日销售额达7800元。

销售慢慢步入正轨,郝瑞明了解到一种被称为“史上最萌植物”的多肉植物很受大家的喜爱。于是,郝瑞明及时确定以发展多肉植物为主的经营路线,相继引进200多个品种。为满足项目所需,大棚先后两次扩建,扩建后面积达1500平方米。

2016年5月份,郝瑞明与矿上签订了承包协议,在淇县迁民村建立了四方多肉种植基地。4栋阳光温室、9栋简易棚、1万平米连栋温室大棚,这座占地30亩的的种植基地初具规模。

对未来,郝瑞明有更大的“野心”:今年年底前,计划建成使用面积600平米的3层小楼,一二层用于办公,第三层建立组培室。在今年年销售收入300万元的基础上,明年创效500万元,后年创效翻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