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她们的出路在哪里?

文 | 欣所向之 图片 | 网络

01

这是一部纪录片,是以色列女性导演描写中国社会下,大龄未婚女性在婚恋市场的困境与挣扎的故事。

剩女,这个词,最开始不知道是谁造出来的,但这个词自带的贬义色彩非常浓,以致当这个词被某些不怀好意的人说出来,非常刺耳且居高临下。暖心的是,电影并没有刻意表现这种外在的压力,而是单纯关注大龄未婚女性在遭遇巨大逼婚困境时挣扎的内心和挣扎的生活。

影片有3个完全不同的女生。

第一个女生,28岁,北京户口,有房有车,名校毕业,广播电视台上班,长相甜美,中产阶层。

第二个女生,34岁,名校毕业,城市白领律师,家在山东农村,当年为了生儿子,父母生了5个女儿。

第三个女生,30+,书香门第,文学专业,高校教师,女权主义者,父亲早年生病去世,如今和母亲相互陪伴。

第一个女生被剩下的原因,我觉得更多是她和妈妈的问题,本质上是原生家庭的问题,只要妈妈不再干预,她分分钟找到男朋友。第三个女生,后来选择和一个比她小几岁的农村男生结婚,其实她单身到三十多岁,然后一年之内迅速换工作买房结婚生娃,从她的言论来看,更多的是心气降低,对整个生活进行了妥协,而婚姻又是这种全面妥协的最主要部分。

所以我觉得这两个女生的核心问题都不是剩(无任何贬义),而是她们自身期望的理想状态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她们的确有剩女遭遇的压力,但只是表面,不是根本。因此,不对她们进行大龄未婚女性生活困境的讨论。

唯有第二个律师姐姐,典型,数量大,真实,并且有非常强的代入感。

02

“你不结婚,以后生病了都没个照顾你的人。”

“就算其他再好,女人没结婚,人生就是不完整的。”

“结婚就是比不结婚过的好!”

这种类似的话,这种强硬的价值观,被逼婚困扰的女生,是不是听过很多遍。

这就是第二个女律师的所处的家庭环境。

她从农村家庭走来,到大城市读书工作,思想和能力都不错,但父母评价她的只是有没有结婚。

“别人都结婚,你不结婚怎么行?”

“不结婚就是判刑。”

“不结婚就是不正常。”

在全家人的口舌围攻下,一场回家探亲只能以眼泪结束。

这是她与父母之间的巨大观念矛盾,并且本质上不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内部矛盾,而是传统观念与新型观念的不兼容,只是刚好投射在最亲近的父母子女之间。

因为这种互相不理解,很多子女对父母的劝说,最开始只是嫌烦,后来变成敷衍糊弄,再躲不过去变成跟父母争吵讲道理,道理讲不通,多次的争吵之后,就变成失望,然后就演变成回家成了个人批斗会,再到几近人身攻击——你不结婚,你所有的一切都是失败的。

如果这些话从陌生人嘴里说出,也就一句“傻逼,懒得鸟你”完事儿,但被最亲近的人说出来,就是心里巨大的伤,于是一切隔阂都来了。

如律师姐姐,泪眼朦胧看着全家人,说不出一句结束逼婚话题的话,只想赶紧逃离。

03

其实,律师姐姐的优点非常明显,考上大学工作赚钱,说明她比很多同样出身的女孩子努力上进,她不容许别人说一句自己家庭的不好,说明她很在乎亲人,亲人在她心里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可同时,她的弱势也非常明显,虽然比同村里的女生强很多,但并没有强到北上广都黯然失色,她的家庭环境依然是她最大的短板。

这点,在她与老乡男相亲时,对方听说她是农村的,马上放松状态,说自己是县城的,接着听她说家里有五个孩子,自己则是独生子,那种语气里的优越感马上就出来了。

作为一个成熟的女性,我觉得她是有足够敏感能听懂对方话外的意思,所以,当隐隐感觉短期内不会找到合适的另一半时,她积极参加其他相亲活动,甚至主动咨询冻卵事宜,却被告知目前国内只有精子库,没有卵子库,也没有代孕,因为这在中国是不合法的。

大概是发现自己前无去路,后无退路,活着活着,自己竟然活成了一个孤岛时,她在一个五光十色的酒吧蹦迪,生活似乎像一团解不开的乱麻,她即将被中国式逼婚压力吞噬时,镜头一转,律师姐姐回家辞别亲人,转头去了法国留学,还是全法文授课。

这段简直燃爆了,这个律师姐姐在混乱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也许她仍然要面对其他难题,但至少在婚嫁这件事上,她应该会有新的思路,新的解决方式。

在本身环境中,她没有找到与自己的家庭短板和谐相处的方法,她走了出去,跳脱原有环境,一切都是新生。

04

这部电影给了律师姐姐新生的法国留学结局,是导演的温柔和力量。但我觉得,还可说得再开一点儿。

去法国留学,语言问题,留学费用,父母养老,学成以后是定居法国还是回来中国,留学之后如果还遇到父母逼婚,该怎么面对,怎么解决?留学到底解决了自己什么短板?这些需要深入考虑和权衡的因素,80分钟的电影,无法全面展现主人公的内心转变和做出决定的过程。

或许这就是导演抛出的一个留白——怎么拥有好结局,要每个人自己去摸索和思考。

在豆瓣上看到一句话:

你有没有发现,每个大龄晚婚女生的原生家庭都是有问题的。

我不知道这句话有多大的适用性,但让人神经一震,反观身边的大龄未婚女孩,大多确实有自己家庭带来的短板。而且这种短板,自家人不觉得是问题,但在相亲对象眼里,却是一票否决的关键。

很多时候,大龄未婚女性,作为一个女孩本身,她是非常优秀、非常独立的,但是往往加上各种标签,她的优点就被大打折扣。

所以很多女孩个人能力越优秀,牵制自己的家庭力量越根深蒂固,被剩下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女孩的优秀,是基于原有成长圈子的比较,而不是工作圈子和网络上的自我感觉;而家庭的顽固守旧观念,是实实在在的束缚。

换句话说,部分优秀女孩的优秀是相对的,而家庭的顽固守旧却是绝对的。

所以,当大龄未婚女孩遇到强势的逼婚势力,才会那么无奈和无力。

05

因此,深受“剩女”标签困扰的女孩,尽力找到问题的核心,离婚姻自由也就不远了。

女孩无论在职场还是家庭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梳理清楚自己所处位置的最大边界,找到跟边界里的人合适相处的方式,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由。

如果站错了坐标位置,那么就换个坐标系,这,意味着更大的自由。

毕竟,人生那么美,生活那么稀奇古怪,优秀的女孩不应该被这种问题困扰太多,但是应该主动解决这种问题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毕竟,一边抵抗,一边撤退,痛苦的是自己。

所以,去看吧,我想每个适龄中国女生,都能在这部电影里找到一些启发和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