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子工程”让背街小巷走上“美颜”之路

一座文明宜居的城市,不仅要有光鲜亮丽的“面子”,还要有整洁舒适的“里子”,如果说主干道、大街区是一座城市的“面子”,那么,一条条背街小巷就构成了城市最鲜活可感的“里子”。为了打造“内外兼修”的美丽东城,进一步提升主城区“气质”和“颜值”,确保辖区内每一处、每一角都能变成一道景,结合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百日攻坚行动,开发区东城街道瞄准了原本以脏乱差著称的近千余条背街小巷,大力开展“里子工程”,从修缮地砖砖瓦,到增设绿植、花卉,从规划停车位到“垃圾不落地”工程,誓要通过一系列“滤镜”措施,给这些居民谈而色变的背街小巷们好好地“美个颜”。

实施个性化“美颜”

此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包括路面整治、沿街建筑物立面治理、违法建筑拆除、户外广告及招牌整治、道路绿化提升、公共设施整治、城市照明整治、架空电缆整治等多个方面内容,是一次“地面、立面、空中”三位一体的全面改造提升。“每条背街小巷的情况各不不同,整治的方案也都不一样,为此,我们联系设计院通过实地查看、测量,全面系统摸排每一条背街小巷存在的具体问题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整治方案,实施个性化“美颜”。同时,选出几条难度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街巷,将联合各部门进行重点整治、改头换面,努力打造整洁靓丽、畅通有序、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背街小巷示范样板。”市政站站长李庆军说。

府前社区工业品市场附近背街小巷众多,且多无物业及市政管理,治理难度极大,街道通过多次摸排及探讨研究,决定下大力气实施全方位“塑形工程”,既注重风貌保护,更顾及商户、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加大动态管理和长效管理力度、有效破解各类城市管理顽疾,多管齐下推动环境“真变样”。

大力招募“小巷管家”

在网格兜底全面覆盖的同时,街道将通过招募一批“小巷管家”,当好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中捕捉问题的“探照头”,练就一双发现问题的慧眼。“小巷管家将成为破解街巷治理难题的‘金钥匙’,接下来,我们要给每一处的背街小巷配齐这把‘金钥匙’,确保每一处小巷都有人管、能管好。”李庆军介绍道。

招募“小巷管家”,并不是要让网格员和职能部门当起甩手掌柜,而是通过多方联动,打通反映民意、了解民情的渠道,民意有了输出口,背街小巷的的治理才会越来越好。金水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聚集地,众多背街小巷的治理亦成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经街道、社区及设计公司等多方分析探讨,拟研究调动辖区网格员、“金水大妈”、社会组织、热心居民等多方共建力量,一同承担起“小巷管家”的责任与义务,参与街巷的治理和环境建设,及时纠正占道停车、拆除私搭乱建、公厕改造、环境提升、劝导不文明行为等,让“有事儿找管家”深入小区人心。

共治共管耕好小巷“责任田”

为此,东城街道想妙招、出实策,依托近期开展的“红色物业”引领工程,由社区党支部联合物业、商户一起行动,划片定责,共同治理,鼓励商户们自觉清理店铺门前责任区域的杂物、自行车及暴露垃圾,由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巷管家”定期巡视,记录每一个店铺门前的环境状况,并给出评分。兴盛社区某店铺经营者说:“现在街道推行“门前三包”,其实对我们店铺来说也是好事,大家都自觉地打扫门前的卫生,整条街都能变得干净,心情也舒畅了,大家伙也更愿意来我们这吃饭。”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让背街小巷靓起来,不仅有利于城市整体品味的提升,更是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东城街道要把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背街小巷,让每一条小街、每一条小巷、每一个角落都是干净美丽整洁的,都是充满文明氛围、具有温暖情怀的,通过快马加鞭建设一批民生工程、真心实意打造一批群盼项目,畅通“毛细血管”,更新城市颜值,彰显为民温度。

(文图/崔伊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