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理浩径明明是香港海边山上的路径,为什么会有如此西化的命名?

麦理浩,(1917年10月16日-2000年5月27日),英国资深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员,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总督,他的任期前后长达10年半,先后获四度续任,是香港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港督。外交官出身的麦理浩虽然缺少殖民地的行政管理经验,但没有殖民地包袱的他,反而被普遍认为是历史上最杰出和最受市民爱戴的港督之一,舆论更以“麦理浩时代”,形容他在任港督的日子。麦理浩任内推动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使香港的社会面貌出现了深刻的改变。他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洁、教育、医疗、福利、基础建设、交通、经济和社会各个范畴,十年建屋计划、开发新市镇、创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费教育、兴建地下铁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设,纷纷在他任内推出。据说闲暇时麦理浩很喜欢到海边和山上的小径走走。

由此,麦理浩径是以麦理浩总督名字命名的徒步线路就不言而喻。麦理浩径通常称之为麦径。

知道香港有麦理浩径是在几年前的时候,也是一个户外群发起的徒步露营的活动——重装穿越麦理浩径。那时刚涉足户外,仅在周边的地方爬爬山玩玩水而已,也没打算玩露营这类较野酷的活动,因而也就没有购置一些户外装备,最主要的还是体力的问题,周边海拔300多米的小山登顶都还很吃力,重装穿越更不敢想了,于是对这类的活动也就没有太大的热情参加。几年一晃过去,多年的户外历练,背着行囊也能走上十几公里,也曾重装上过高山,徒步爬山看海露营已成了一种狂热的喜爱了。

早段时间 户外群里也发布的重装穿越麦里浩径的信息,想想现在不去更待何时?于是报名、办理港澳通行证、兑换港币,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开拔那一天。

出发了, 从深圳罗湖口岸出境,坐上地铁在一个叫大学站的地方下车,下地铁后可转乘94路车到这,但耗的时间可能要长些。于是一行驴人分乘五辆的士来到了这里——西贡郊野公园。

在游客中心前休整吃午饭

从下了地铁坐上的士,一路过来到这里,满眼尽是翠绿一片,

什么健乐园?不知什么意思了。

一向习惯行人靠右走,可走在香港的大道上,还按右走吗,看着迎面而来的汽车,靠左走吧。

麦理浩径起点——西贡北潭涌。从西郊公园走到这半个小时左右。麦里浩径全长100公里。以西贡北潭涌为起点,绕过万宜水库,由东向西横贯新界,以屯门为终点,共分为十段。

在起点右边往前走。虽然在烈日下酷热得很,可走在树荫下阵阵清风拂面而来,还是很舒适的。

细长胳膊细长腿的外国女孩也奔走在烈日下

麦里浩径全长100公里。每500米有一指示牌。走完十段100公里,共200个500米。这是第一个500米,走完了十万米的第一步。

麦理浩径第一段好几处地方都竖有“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牌牌,难道整个第一段都属地质公园?

初见万宜水库。

驴群活动计划是走麦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天走第一段:绕过万宜水库到达浪茄露营点。第二天从浪茄开始走第二段。浪茄在横过最远处大坝上山再下山的一个海湾。看似很近,还是那句望山跑死马。绕过大半个万宜水库要花费近三个小时才能到达彼岸。

走上几步转一个弯眼前一亮,佳景!

从水库这头到那头期间有三道大坝 每一道坝的两端都有一亭。

友友说是用来泄洪的,大小相接之间不完全封闭,水涨至这里时,水可从此处流入巨管排到海里

又一处 “中国香港世界地质公园”的牌牌。

第二大坝。左边湖光右边海景

水库风景。

大海。水天一色——蓝天白云下湛蓝的海水和如黛的山峦。

行走在水库和大海之间。一路走来,看到的是大片大片湛蓝的水域,或是水库或是大海,蓝得逼眼。

遗憾的是没有到天文公园看看。

烈日下继续赶路的我们。

我们从左边最远处走来。

前面有一小驴友哦。

追上来了,想搭搭话,不理我们耶。

看到这些诗句,足下顿时生风。

麦理浩径第一段可以行车,路不宽,或许只能过一辆车,但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可以会车的地方。

这里大概是水库直径最长的地方了。

第三个大坝这头蓝色塑像好象是展示地质奇观的水库工程。

这才是真正的地质公园——一亿四千万年前火山活动形成的六角形岩柱痕迹,

右下角曲桥上有游人的地方是海蚀洞。

左边这一带是有点看头,由里往外有壮观的六角形岩柱、大地裂缝、外力造成的地标、岩浆活动记录等。遗憾的是为了赶路最值得看的东西却被忽略了

过了大坝上山下山就是浪茄村了。

上山。

准备上到山顶。

麦理浩径,终于走完了你的十分之一。

意味着走完了麦径第一段,将要开始第二段。

登上山巅,一个很美的海湾蓦然闯入眼帘,今晚露营之地——浪茄村,说是村子,其实没有村民,是一个基督教戒毒所。

很美的露营地。高大的树下实沙地上铺上了一层薄薄的松针树叶,很干爽,无丁点垃圾,很理想的露营之地.

内湖大海,有友友说,湖里的是淡水,不敢用。

我负重的55升包包。装有一个单层个人小帐篷,出发当晚已收拾好了行囊,放入的是双层帐,后来一看香港天气,这边无雨,果断换帐,少一层就减轻一点;铝膜防潮垫也索性一分为二只带半张,能减一点是一点。两天四餐干粮:一袋烤方片一袋独立包装的小蛋糕;还有四个苹果三升多的水,还有一罐八宝粥;两套衣服、雨伞、头灯。

总结:八宝粥多余了,背去又背回,小蛋糕也还剩一半,苹果多了一个,回到罗湖时,说不能带水果过关,不舍得扔掉于是过关前三啃两啃干掉完事,衣服带多了雨伞也多余。

洁白的沙滩。多次去过海边露营,很多时候沙滩不是黄的就黄黑的,表明海水的纯净度不高。如此洁白,这海水不会差到哪啊,可惜都没有带泳装,还有不熟悉海里情况,也不敢贸然下水。

如此美丽的海滩和靓丽的人儿,不摆上几个PS拍拍照,岂不太浪费了?

整装待发,准备向美丽的第二段前进。

山道两边有很多高大的山稔树,看看有的还挂着一个个紫黑紫黑的山稔子。

回望曾经住过一晚的海滩。昨天我们从沙滩那头高高的山上走下来,今天我们要从滩这头走在陡直的山道负重爬上高高的山脊上。

上来了,山巅一亭,风景也不错。

登上长满山稔树的山顶,我想,山稔开花时,这里落英缤纷会是一片花海。

在长着山稔树的山道上前行,眼前一亮,几个美丽的海湾出现在眼前。

绵延的山峦孕育着如镰的海湾。这就是西湾,我们要到那里补水。

下山去。

看似很近,望山跑死马啊,还要爬上那座小山?

下来一个十字路口,往左可去北潭涌,往右到西湾。

有友友传话说,先到西湾补给了再决定要不要继续前行。一行先头部队往右走下行去西湾.

到西湾村去。

考虑到有友友体力不支,难以走完第二段,领队只好取消继续前行计划。带着些许遗憾离开西湾村往回走。

又回到十字路口,往北潭涌方向走去。

要绕过一个大圈到达远方山口,不知还有多远才能走到公交站。

兜兜转转又见到了万宜水水库。

其实一转过山口只几步脚就到了可以坐公交的西湾亭。

回望西湾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