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智能手機操作為什麼都是滑屏方式?操作方式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天津刀口耳


你好,這個問題得從這幾方面來說。

一:現代手機的技術來源(信號模擬技術):現在的手機絕大部分技術來源都是從“大哥大”,也叫移動電話,是在1940年高爾文公司推出的一款便攜式無線電步話機演變而來,當時二戰將這項技術運用在了軍事通訊,並取得了很大的信息傳輸優勢,扯遠了,說回技術,由於這類通訊類產品獲得了成功,高爾文決定公司主打此類產品,1947年,他把公司改名為摩托羅拉。不過那時候的“大哥大”可不是“磚頭”那麼大,那是一塊15公斤的“花崗岩”。後來1973年,摩托羅拉的紐約曼哈頓實驗室,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便攜式蜂窩無線電話,俗稱:手機,即便在實驗室也還是太重了:大約1.13公斤,這就是一塊磚!但是比起它的原始祖先,已經縮小了十幾倍,可是這塊磚頭還是忒大了,完全沒辦法商用。於是,摩托羅拉又用了十年時間,追加了上億美元投資。1983年,摩托羅拉的第一部商用手機投放市場。這種名為“摩托羅拉DynaTAC8000X”的手機,活脫就是半塊磚頭,售價3995美元,這在當時的美國也是售價不菲的高級貨。後來1987年11月,廣東建成900MHz模擬移動通信網,開啟了手機在中國的時代。在那時有“大哥大”的當年在國內外就是“馬爸爸”的象徵,當年在國內有錢還不一定能買得到,還的有關係,有點像現在全民打卡的許某人,就是那麼牛,不過那時候大哥大隻能裝X半小時,可不敢和許某人比......。

二:現代技術的發展(數字技術):後來在1996年,摩托羅拉推出的一款名為StarTAC手機,重量只有96克,連“大哥大”磚頭重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上市之後手機之名也就被廣大老百姓喊起來了。隨著新技術出來,老技術淘汰,然後手機價格的斷崖式下跌。在本世紀初九幾年的時候,新手機的平均售價已經只有當年“大哥大”售價的十分之一了。此時“大哥大”的功能已經徹底跟不上時代了。一代英雄從此落幕。從技術上說,“大哥大”的沒落過程就是第一代模擬手機被新一代數字手機取代的過程。在進入本世紀,手機課代表:諾基亞登上領獎臺,從2001年,手機整合了MP3功能。到2002年,手機整合了照相機功能。再後來2003年,彩屏手機問世。直至2010年,諾基亞在2010年第二季度,諾基亞在移動終端市場的份額約為35.0%,領先當時其他手機市場佔有率20.6%。這十幾年是諾基亞的時代,也是手機的按鍵時代,在後倆諾基亞推出搭載塞班系統,電阻屏的手機上市(這個技術在當時一度認為諾基亞將統治全球)。與此同時安卓系統,電容屏也在以火箭的速度發展。2012年諾基亞放棄塞班和MeeGo系統,2013年諾基亞手機業務賣給微軟,2014年,微軟公司宣佈,未來一年將裁員1.8萬人,其中約1.25萬個崗位來自諾基亞部門,就這樣諾基亞消失了。這預示著著手機的按鍵時代和電阻屏時代消失,與之相對的,智能手機登上時代大舞臺,終端傑出代表:蘋果。技術傑出代表:谷歌。至於國內也從2G,3G的摩托多拉和諾基亞時代的小學生聽課狀態發展到4G的大學生聽課實操階段,再到5G的研究學者(科學家)的程度,國內技術和終端傑出課代表:華為。技術代表:中興。技術發展到現在,手機已經完全不再是“大哥大”的模樣,它從軍用到民用,從功能到效能,無所不包,已經是生活方方面面不可缺少的一個工具了。

三:未來技術的期待(生物技術,基礎科學,量子等技術):現在手機雖說叫只能手機,但是這只是一種期許罷了,目前的手機只能說是和以前相比更加方便的功能手機。芯片技術,存儲技術,運算方式,顯像技術等都還是上世紀的傳統技術(有些技術當時在實驗室已經有了成品,只是沒辦法商用罷了),這就決定了目前的手機不可能智能,這是物理特性決定的,在基礎科學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我們想改變都沒辦法改變。只能是在目前的很多前沿技術突破,商業手段能將技術推廣的情況下才會迎來新一波的發展。比如:目前的編程技術突破,不是像阿爾法狗那樣用一大堆的超級電腦去堆積他的運算能力,不說像人腦,最少得像豬腦一樣吧,有一定的智商和情商(這是沒辦法後天改變的,只能是提高),那智能技術才真正智能了,現在的只能技術都是按照預設好的程式在運行。大數據也是一樣,只是它獲得的數據更多,能快速的進行更復雜的程式。按照目前的技術發展趨勢,題主所提的問題一,只是技術發展使然。社會的進步都是“懶人”催生的,這不是貶義,正是因為我們人會利用工具,也就會創造工具,更會使工具讓生活更方便,所以在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手機的滑屏功能這個肯定會經歷的,具體來說就是當時諾基亞當時的電阻屏發展遇到障礙,而技術人員發現電容屏的優點更大,市場選擇了電容屏,隨之而來的滑屏功能也就出現了。至於問題二,隨著目前技術按照現在的發展成都來說,個人覺得先是手勢操作會小部分普及(我說的是所有操作都是手勢操作),市場會發現這個優勢不大,轉而尋找新的技術——眼球捕捉,臉部加語音操作會快速發展,在後來就是腦電波操作,與之對應的是操作系統大更新,可能不再是安卓系統了(畢竟太臃腫,以後的腦電波操作肯定是簡潔語言編寫的簡潔操作系統,這個系統需進行一定程度訓練才能熟練掌握),隨之而來,人們會覺得拿著個“板磚(屏幕)”不好,於是新的技術出現,那時肯定會有幾個分支,一個是芯片植入人體,一個是生物技術快速發展帶來的某種技術,還一個是大數據,雲端系統作為外設,個人隨身攜帶某個終端這三條路的發展方式展開。後面能想象的技術太多了,像量子技術都沒說(答主自己也不懂啊)。

說那麼多,其實個人覺得生物技術才是未來的技術,暢想一下:芯片完全是細胞培養的,運算速度快,不存在佔用內存一說,其本省就具有存儲的能力,信號傳輸幾乎是光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細胞按功能培養所需的各種掛件,如:智腦,斷體重生等。假如量子技術再發展突破,結合生物技術,心靈感應也可以發展了,這樣某些神學也有了解釋空間,社會可能在某種程度上會進入二等文明,甚至更高......。


找yao精的fo蘆娃


在我看來 操作的趨勢就是無需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