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大棚蔬菜撑起贫困计生户致富一片天

走进安徽省灵璧县沙南村蔬菜基地,到处呈现一座座白色的蔬菜大棚鳞次栉比地贮立在田间;一辆辆运载蔬菜的汽车驶进、驶出;一个个计生户掩不住丰收喜悦的笑容。

  近年来,大庙乡计生协以计生户增收为主线,通过典型引导、帮扶拉动等举措,大力发展蔬菜经济,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目前,该乡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亩,计生户年均收入都在5万元左右。蔬菜生产已成为该乡计生户快速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该乡计生协一方面加强典型引导工作,建科技示范园,种给计生户看,积累种植经验,广泛宣传他们通过大棚生产发家致富的好经验、好做法;另一方面,通过组织观摩等形式,让计生户在参观学习当地典型的基础上,又到山东、江苏等地学习经验,通过观规模、看效益,大大激发了计生户发展大棚的热情。

  为解决计生户掌握技术难的问题,该乡计生协通过举办培训班、科技讲座以及印发科技资料等方式对计生户进行培训。2017年,该乡共培训3000多人次。另外,该乡计生协还开展了“科技帮扶示范工程”活动,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乡计生协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帮助计生户筹材料、建蔬菜大棚;该乡计生协组织农林、畜牧、水利等涉农部门的技术人员,常年活动在田间地头,为广大计生户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及时解决蔬菜生产技术难题。目前,该乡计生协已培育一支拥有40余名经纪人的营销队伍,建设了2个专业特色市场,通过这些途径,解除了计生户“销售难”的问题,为全乡计生户蔬菜大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庙乡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推动了计生户的增产增收。2019年,马庄村种植的黄瓜、茄子、大蒜等20多个品种的蔬菜平均亩收益在4万元左右。沙南村温棚内种植的反季节蔬菜西红柿等亩纯收入约3万元。

  大庙乡沙南村的蔬菜种植计生户徐跃介绍说,每个占地1亩的大棚,一年可种两季番茄,年收入6万多元。依靠大棚蔬菜,他们家家都住上了楼房,用上了现代化的家用电器,率先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谈起自己温棚种菜的体会,他得意的说:“按标准化种植的无公害蔬菜,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而且价钱高、卖得快。”

  大庙乡是灵璧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前些年蔬菜产品由于没有过硬的“身份证”,市场占有率一直很低。为改变这种现状,大庙乡计生协联合相关部门在几个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实行“品牌”经营示范区,引导计生户实行标准化种植,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对蔬菜实行集中收购,分等级装进精美的礼品盒后再推向市场销售。此类蔬菜产品受到了广大市民和蔬菜批发商的青睐。目前,该乡无公害蔬菜示范区每天对外销售蔬菜10余吨,远销浙、苏、沪等地,促进了农业增效、计生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