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改掉無意識抱怨的壞毛病,你需要知道這兩點

也許很多人常常都在消極和抱怨中苦苦掙扎。



就像魚意識不到自己周圍有水的存在,人根本意識不到空氣的存在。即使你聽到或是自己發出抱怨,也可能根本意識不到抱怨的存在。


抱怨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們很難分辨究竟什麼是抱怨,什麼不是抱怨。


什麼是抱怨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如你說“今天天真熱”,這就是一句對事實的陳述。

但如果你在說完“今天天真熱”這句話以後,你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那這就是抱怨了。

再舉一個通俗的例子,大部分人應該都聽過。

桌子上擺著半杯水,你看到了,如果你說的是“哇,杯子裡還有半杯水。”那麼這就是一句積極的陳述。

但如果你說的是“杯子裡只剩半杯水了”這就是一句抱怨。


其實抱怨並不能幫我們改善事態,反而抱怨多半都是一種聽覺汙染,會使我們情緒受到影響,妨礙幸福和美滿。


想要解決、想要改善,首先就要明白我們為何會抱怨?

尋求關注


人天生有一種需要獲得別人承認的需求,因為我們想不出另一種更加積極的能夠吸引別人關注的辦法。受到別人的關注,會使我們有安全感。

人們常常抱怨、天氣、工作、生活、伴侶、孩子、經濟來獲得關注。其實發出這些抱怨的人,就是想要跟你說說話,想獲得你的關注。因為除了引抱怨作為話題的開頭,實在不知道要該說些什麼。

如果你發現你身上有這樣的問題,那麼下次你再想要開口抱怨時,你就提前想想,我為什麼會想要抱怨?我是不是想要引起別人的關注呢?

如果你發現你的確就是為了尋求關注,那麼你可以在心裡對自己說,我先想想“我最近有什麼好消息要分享嗎?”再將這些好消息說出來,而不是衝著朋友抱怨自己生活。

當你發現你的朋友在向你抱怨時,你同樣可以問對方“你的家庭/工作/愛好最近有什麼好消息嗎?”通過不斷將話題的方向調整為積極的正面的交流,也許有一天你會改變你的朋友。


推卸責任

抱怨的人會說

“你想讓我怎麼樣?”

“都怪他,他應該叫我起床的。”

“狗把我的作業給咬壞了。”

“這是市場部的錯。”

諸如此類……


請停止這種說話方式。


這一類人之所以抱怨,是想要為自己的無能找理由。 其實他向你抱怨不是希望你告訴他應該怎麼做,也不是想要拜託你幫他找到一個完成任務或者解決問題的方法。


他只是想讓你承認他的問題是無法解決的。他希望推卸這個解決問題的責任,更加希望你能支持他,以此來鞏固自己是個受害者的地位。

如果你發現你的確是為了推卸責任,這時你能夠承認你的錯誤已經是一個進步了,接著你應該問問自己,“假設這件事能夠做得到,我要怎麼做呢?”

對待你的朋友也一樣,這有利於幫助你的朋友打開思路,而不是把思考侷限在難處上,更應該去考慮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要怎麼樣做才能去完成這件事情。這樣思路的轉移就能夠讓他內心的思考變得更加積極。

其實,歸根到底,不再抱怨最好的辦法,不是與他人或與自己對峙,而是轉移話題的方向,轉移思考的方向。


最後的話

加油,試試這樣的做法吧!



你是個什麼樣的人,這將在你的世界裡產生影響力。


如果你喜歡抱怨,你的影響力可能都是負面的;但如果你是一個樂觀的人,並且在努力讓你身邊的人心態都變得更加樂觀,那你所在的世界也一定會更加美好!

END.

這裡是豆鹽漫談,如果喜歡我的文字,那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