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男籃人才斷層,竟無一人入選國青,郭士強將面臨最大挑戰,你怎麼看?

阿導看體育


在最新一期的U17、18國青男籃大名單中,多名潛力新星入選,廣東宏遠和上海久事均有3位新星入選,山西有4名。而曾經的“青訓大戶”遼寧男籃,竟然沒有一位球員入選國青隊,著實令人唏噓。這是否間接說明郭士強真的不懂培養新人?到底是他忽略了人才培養,還是壓根就不懂得如何去培養?還是因為另有其因呢?

依稀還記得2018年郭士強說過的話,他說雖然遼寧男籃現在的人員很穩定,但也不是忽視後備力量的培養。從這點來看,郭士強是真的很希望有更多的年輕球員能夠湧現,他也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很多球迷和網友都說他不給年輕球員機會,嘴巴只會說但不會行動。其實一開始,筆者也有這種想法,但隨著U17、18國青男籃大名單出來之後,我發現,郭士強其實也有難言之隱。

我們也都知道,自從遼寧男籃的趙繼偉、郭艾倫等一批有實力、潛力的球員湧現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表現特別突出的球員了。遼寧男籃也因此與新疆男籃、廣東男籃2支CBA強隊拉開了一段較大的距離。

其實郭士強並不是不願意鍛鍊年輕球員,而是因為真的沒有好苗子,人才流失太嚴重了。可能筆者這麼說會有很多人說是藉口,我認為這還是一個比較客觀的事實。當然了,郭士強本身也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只是俱樂部的責任更大一些。球隊的郭旭和鄢手騏,這2位球員曾經都是青年隊的尖子生,但上調到一隊之後,冷板凳幾乎要坐穿了。尤其是鄢手騏,今賽季僅代表遼寧男籃打過2場比賽。

那是因為什麼導致遼寧男籃今天這個局面呢?筆者認為有2點,第1點,能打球的人太多,很多球員即便到了一隊也得不到鍛鍊的機會(管理問題),所以只能遠走他隊。久而久之,大家都不願意留在遼寧男籃效力了。第2點,遼寧男籃俱樂部的資金實力問題,現在有很多球員都追求高薪,無可非議。俱樂部要達不到他們的薪資要求,自然也留不住人。

不過,遼寧男籃無人入選國青隊依然讓筆者感到意外,造成今天局面的,其實主要還是在於俱樂部自己。不管怎樣,郭士強接下來都將面臨著巨大挑戰,如果失敗了,那麼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遼寧男籃恐怕要掉出前3位了。


最愛生活匯


過去的遼寧男籃擁有CBA實力最強的本土陣容,後衛線上的雙子星郭艾倫與趙繼偉,鋒線上的高炮臺賀天舉,還有鋒位搖擺人劉志軒,以及內線上的李曉旭與韓德君。巔峰時期的遼籃在前年總決賽上橫掃成功廣廈男籃,拿到了隊史第一冠。然而好景不長,隨著老將受到傷病和年齡的影響,導致球隊陣容深度不足,而新人的天賦不足,也讓郭士強在用人上非常謹慎。

於是現在的遼籃,實力已經發生了大幅度下滑,本賽季僅僅取得了20勝10負的戰績,沒有了當年恐怖的統治力。特別是在面對新疆、廣東這些強敵時,徹底暴露了自己球隊所存在的不足。如果遼籃沒有更多充滿天賦的新人頂上來,這樣的狀態將會持續更久,離總冠軍也越來越遠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新公佈的中國男籃U17、U18的陣容裡,沒有看到任何一位來自遼籃青訓的隊員。要知道,過去的遼籃青訓可是人才輩出的地方,像如今的原帥、周琦、範子銘等出色的本土球員,都在遼籃青訓待過。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導致人才流失而離開了球隊,遼籃再也不能讓這種事情發生了。

教練郭士強將面臨嚴峻的問題,人才一旦出現了斷層,遼籃的未來將會變得岌岌可危。特別是球隊唯一內線韓德君隨著年齡的下滑,競技狀態也在下降。沒有了大韓,球隊的高度就會直線下滑,禁區將會變得空無一人。上個賽季的季後賽就是最為慘痛教訓,沒有內線的遼籃在禁區被新疆瘋狂肆虐,遼籃的青訓是時候需要做出改變了。


小公舉談球論道


一直以來,遼寧都是中國籃球人才大省,許多的國手跟CBA球員的籍貫在遼寧。近三十年來,幾乎每一屆國家隊跟國青隊都有來自遼寧的球員。可這樣一個擁有極多籃球人才的地方,如今卻開始面臨人才斷層的問題。遼寧男籃的青年隊中,居然沒有球員入選國青男籃。要知道,進國青的難度要遠遠低於進國家隊。

在近期公佈的u17跟u18名單之中,居然沒有一個遼寧男籃青年隊的球員。長期關注遼寧男籃的球迷大都發現了,如今遼寧沒有太過出色的年輕球員,剛剛從二隊升上來的幾名球員天賦也是非常有限。而二隊在cbdl聯賽的戰績也非常一般。

原本遼寧男籃不需要如此早便開始擔心人才斷層的問題,只可惜之前被寄予厚望的李曉旭跟賀天舉,先後遭遇嚴重的傷病,未能達到預期的水準,甚至大幅度下滑。他們如今恰好在巔峰的年齡,原本還可以撐著遼寧男籃前進一段時間,直到新一批年輕球員起來。可惜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他們兩人能夠保持現在的狀態就非常不錯了。韓德君已經32歲了,他這類重型中鋒的巔峰期比較短,一旦他狀態下滑,遼寧男籃便只能依靠郭艾倫跟趙繼偉兩人,內線斷層非常明顯。面對這種斷層,郭士強指導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其實對於遼寧來說,目前避免斷層的最佳辦法,就是等周琦合同到期,而後不惜一切代價籤回他,屆時遼寧一可以繼續爭冠,二可以獲得培養年輕球員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