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感染的這4種寄生蟲病,一定要仔細辨別正確防治

導讀:經過一場場秋雨的滋潤,秋季的天氣也變得涼爽,而高溫潮溼的飼養環境也給寄生蟲提供了適合繁殖和生存的環境。寄生蟲會對鴿體造成極大的傷害,不但會對臟器造成機械性損傷、吸收體內的營養物質、產生毒素侵害機體、攜帶病原菌繼發感染其他疾病等,而且還會使鴿子腹瀉,消瘦、貧血,甚至造成死亡,而羽蝨則會破壞鴿子的羽毛,使鴿子的飛翔能力下降。在鴿子的養殖過程中比較常見的體內外寄生蟲有球蟲、毛滴蟲、羽蝨以及蛔蟲等。

感染寄生蟲後,羽毛松亂

球蟲病

鴿子的球蟲病是由多種球蟲寄生在腸道內破壞腸道黏膜的一種寄生蟲病的總稱。常見的球蟲病原有毒害艾美爾球蟲和柔嫩艾美耳球蟲,而毒害艾美尓球蟲主要侵害十二指腸以及小腸後端,柔嫩艾美爾球蟲則主要侵害盲腸,致病力和死亡率最高。

臨床症狀:鴿子感染球蟲後表現為精神沉鬱,採食量下降,拉帶有粘液的稀糞、並有特殊的臭味,嚴重的還可見到血樣糞便,逐漸貧血,可視黏膜發白,經過剖檢後發現小腸充氣膨脹,黏膜充血、出血,腸道內容物混有血液。

防治措施:加強鴿舍的飼養管理,保持鴿舍清潔、衛生、乾燥;定期使用藥物進行預防。使用0.01%的磺胺氯丙嗪鈉飲水,連用3-4天,同時在使用磺胺類藥物時,需和地克珠利、氨丙啉等交替使用,以免產生耐藥性和磺胺類藥物中毒。

鴿舍衛生條件差,容易感染球蟲

毛滴蟲病

鴿子的毛滴蟲病又稱為口腔潰瘍,也可稱為"鴿癀",在鴿子的飼養過程中是常見的鴿病之一。

臨床症狀:鴿子感染毛滴蟲病後,表現為吞嚥和呼吸困難,精神狀態不佳,消化不良,羽毛松亂,因吞嚥困難造成採食困難會逐漸消瘦,排出黃綠色稀糞。經過剖檢後會發現,口腔、咽喉、食道上段、嗉囊粘膜上會看見乾酪樣壞死灶,並且界限分明。

防治措施:加強飼養管理,保持鴿舍清潔衛生,供給新鮮飲水。勤觀察鴿子口腔,如果發現疾病,則需及時隔離並進行治療。 使用0.05%的甲硝唑進行飲水,為了避免產生耐藥性可以連用7天,再停藥3天,然後再繼續治療7天。

鴿子毛滴蟲通過消化感染

羽蝨病

鴿羽蝨病是由鴿羽蝨寄生在鴿子的羽毛上,通過吸食鴿子血液,撕咬皮膚肌肉等而引起的一種危害鴿群生長髮育,並且影響飛翔的一種體外寄生蟲病。

臨床症狀:鴿群感染羽蝨後會表現得煩躁不安,出現啄羽的現象,繼而造成羽蝨寄生的部位羽毛脫落、無法進行飛翔,皮膚被羽蝨破壞後有可能繼發感染其他疾病,比如葡萄球菌等疾病,最終導致死亡。

防治措施:加強飼養管理,保持鴿舍清潔衛生,定期對鴿舍內外以及器具進行消毒。進行治療羽蝨病時可以用5%溴氰菊酯配置成千分之二的水溶液進行對鴿體噴灑,配成千分之五的水溶液噴灑鴿舍及周圍環境進行殺滅蟲卵。

檢查鴿子羽毛是否感染羽蝨寄生蟲

蛔蟲病

鴿子的蛔蟲病是常見的一種體內寄生蟲病之一,各日齡的鴿子均可以發生,而幼鴿最容易感染,主要就是因為鴿子誤食了被蟲卵汙染過的飼料、飲水等被感染。

臨床症狀:鴿子感染蛔蟲後,精神不佳,採食量下降,症狀較輕時表現不明顯,但是疾病嚴重時會出現腹瀉、糞便伴有粘液。經剖檢會發現因腸道被蛔蟲堵塞而造成死亡,並在其他的內臟器官也可發現蛔蟲存在,並且蛔蟲移行時會對臟器造成穿孔、出血等,繼而造成死亡。

防治措施:加強飼養管理,保持環境衛生,及時清理糞便,每隔一個月則需要對鴿群進行驅蟲。左旋咪唑按照20-25毫克/kg的劑量進行拌料飼餵,7天后再重複投藥一次,並且空腹效果最好。

飼養環境差容易使鴿子感染蛔蟲

總結:鴿群不管感染了哪種寄生蟲病都能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比如營養不良,腹瀉、貧血等現象,甚至會出現死亡。所以在這個高溫潮溼的飼養環境下,不但要保持鴿舍內環境衛生、清潔、乾燥,還要提前使用藥物進行預防,如果已經感染寄生蟲則需要及時地選擇合適藥物進行治療,儘量輪換使用藥物,以免產生耐藥性,影響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