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注意了!你的听力可能正在遭受“暴力”摧残

2020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全国第18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省人社厅、省医保局、省总工会联合开展第18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系列活动,主题是“职业健康保护•我行动”。


职业健康科普

关于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该影响是全身性、多方面的。既可对听觉系统造成损伤,也可影响非听觉系统。噪声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在早期多为可逆性、生理性改变,但长期接触强噪声,可造成不可逆的、病理性的损伤。

对听力的损伤

噪声最主要危害就是引起人的听力损失。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R1999)的调查,在等效连续A声级85dB和90dB的环境中,每周工作40小时,工作30年后听力损失危险率分别为8%和18%。


听力损失往往不是突然而至,在听力最终损失前往往有很多先兆,如:

♦ 耳鸣

♦ 看电视听广播音量开得很大

♦ 别人发现你讲话声音大

♦ 打电话困难

♦ 听不清高频声,如z、c、s、zh、ch、sh

噪声对听力影响的程度主要与噪声强度和接触时间有关。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生后,一般难以恢复,并且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全身的影响

长期接触噪声除可引起听力损失,也可以引起全身非听觉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

可出现头痛、头晕、睡眠障碍和全身乏力等,有的表现记忆力减退和情绪不稳定,如易激怒等。


心血管系统:

出现血压不稳(多数表现增高),心率加快或减慢,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律不齐,缺血型改变)。


消化系统:

接触噪声的工人可以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胃液分泌减少、胃的紧张度降低、蠕动减慢等变化。


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

表现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降低等改变。


生殖系统:

有月经不调现象,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经期延长、经血量增多及痛经等。


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噪声对日常谈话、听广播、打电话、阅读、上课等都会产生影响。当噪声达到65dB(A)以上,即可干扰普通谈话;如果噪声达到90dB(A),大声叫喊也难以听清。


在噪声的干扰下,人会感到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反应迟钝,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降低工作质量。在车间或矿井等作业场所,由于噪声的影响,掩盖了异常的声音信号,容易发生各种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当前,许多职业人群还没有意识到听力损失引起的一系列后果。

职防君呼吁:请从现在开始做好相应的防护!如果你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听力问题(例如经常出现耳鸣、耳痛等症状),务必及时到医院就诊。


关于噪声作业

生产性噪声,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生产性噪声广泛存在于各行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中,尤其是汽车制造、冶炼、机械设备、采矿业、电力、建材、纺织等行业普遍存在噪声危害。

什么是噪声作业

噪声作业,指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小时/天或40小时/周噪声暴露A等效声级≥80dB的作业。


通过噪声监测可以了解人员在工作场所接触的噪声强度

,由此判断是否接触噪声,是否是噪声作业,是否需要佩戴护耳器,是否需要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劳动者暴露强度(8小时/天或40小时/周)≥85dB(A)的,应当配备护耳器。



噪声作业人员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作业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5dB(A),l年1次;作业场所噪声8h等效声级≥80dB(A),<85dB>


关于噪声标准

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噪声接触限值为85dB(A)。


实际工作中,对于每天接触时间不足8h的工作场所,也可按照噪声接触限值增加3dB(A)接触时间减半的原则确定容许接触时间。如在85 dB(A)的环境下,最多工作8小时;88dB(A)的环境下,最多工作4小时;91dB(A)的环境下,最多工作2小时……最高不得超过115dB(A)


另外,我国《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

噪声车间观察(值班)室声级≤75dB(A),非噪声车间办公室、会议室声级控制在60dB(A)以内,主控室、精密加工室声级宜≤70dB(A)。


哪些人不能从事噪声作业


♦ 各种原因引起的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 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上岗前);

♦ 任一耳传导性耳聋,平均语频听力损失≥41dB;

♦ 噪声敏感者(上岗前听力正常,但接触噪声1年之内,高频段中任一耳、任一频率听阈≥65dB)


防控疫情全民参与,职业健康你我有责!

关爱职业病患者,推进健康扶贫!

建设健康企业,助力健康中国!

职业健康保护,我行动!


来源: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