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明星背后的辛酸


朱之文,人称“大衣哥”得名是在2011年他参加山东卫视的选秀节目我是大明星的时候的一身打扮。

那个时候的朱之文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打扮,或许简单点说,平时在家他穿什么,到了电视台也就穿什么,根本就不知道该怎样的打扮自己,但是,正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唱起歌来一旦也不含糊,特别是模仿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时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和他朴实的外表形成了起那个列的对比,甚至起初评委都质疑他是不是根本没有出声音来造假或是他本来就是一位专业的歌手来扮演农民呢,在评委问清楚问明白以后,对朱之文赞叹不已,各位评委老师都惊叹万分,一位农民居然可以唱的仅次于专业歌手,台下的观众也是拍手欢呼,朱之文天赋过人啊,就在那一年,朱之文火遍中国,变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明星。


但是朱之文的成功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于文华,没错,同样是农村出身的于文华无意间看到了朱之文的演出,于是于文华决定亲自去往朱之文的家乡拜访他。在看到了朱之文的家之后,于文华更坚定了要帮助朱之文一把的信念。两人算是有同样的经历,知道农村有农村的难处,于是,于文华将朱之文推荐到《星光大道》的节目中,并参演的那年的央视节目。


至此,“大衣哥”的名字真正的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可能这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来说是多么的困难,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但是朱之文却做到了,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这一切将“大衣哥”的生活彻底反转。

可是故事远远没有结束,成名之后的他收到并没有收到人们的认可,而更多的是质疑、白眼和谣言,他成名之后,演出赚取的费用并没有用到自己的身上,而是奉献给自己生活了半生的小村庄,和村子里的人们,他为村里修路,帮助邻里街坊改善生活,亲戚朋友借钱,他从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可就这样一个老好人,换来的没有大家的赞美,换来的却是大家的不满足,村里的人们怪他修路修的不够,那么有钱应该多修一些,找他借钱的人从来不还钱,还抱着一副你有钱了借我就是天经地义的“嘴脸”。

可他并没有抱怨什么,而是继续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整个村子奉献着,更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在辛勤的付出,对他来说,成名可能显得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带给他更多的是压力。这不仅仅是生活中他人的不理解,也有网络上的流言蜚语的压力。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前不久的热搜,李佳琦深夜发文感慨,李佳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而文章的内容大家应该也都看过,其实所有的明星都一样,表面的光鲜亮丽其实掩盖的是他们背后的泪水,他们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给我们,他们是公众人物,有影响力,是要做公众的榜样,与之牺牲的是自己的私人生活,舆论的压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们要保持自身的“形象”。

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暴力的可怕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自己的“麦克风”,有着自己的立场,不盲目跟风,为我们所喜欢的明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提升自己,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作品,使我们国家的演艺行业走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