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惊艳、绝美—洛可可风格的绘画





洛可可艺术形成于十八世纪初的法国,精致、甜美、幽雅为其主要艺术特色。洛可可的原意是由贝壳或小石头制成的装饰物,如此小巧之物用现代流行的说法,即为"细节"。十七、十八世纪以后,欧洲由于自然科学日渐发达,且受到当时各种民主学说与中国思想、又化的 影响,有了「启蒙运动」的诞生:进而造成工业的发达,民主思潮的高涨,于是先后又有产业革命的发 展与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这些客观形势的转变,对于当时艺术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写全裸或者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配以秀美的自然景色或精美的人文景观。

洛可可画家喜欢选用清单鲜明的颜色和精致的曲线构图,喜欢用基路伯小天使和爱情神话等来点缀画作,使得画面变得优美而又神秘。

洛可可的风格细致地表现在人像画中,画中人物不再是神灵、骑士或者圣人,而是宫廷的朝臣和贵族等等,颜色细致淡雅,人物纤细,部分画作显现出当时的美学开始脱离宗教和国家等倾向,逐渐摆脱端庄神圣、古板沉闷的气息,开始表现贵族男女游山玩水的田园诗式的风情。

首位主要的代表画家是华多(1684~1721),他的作品《发舟西地岛》画面迷离,人物雍容华贵。比起后来的洛可可画家,华托的作品除了纯粹的装饰效果外,往往渗透这一股忧郁的气息。

其后比较著名的洛可可画家包括布歇(1702~1770)、弗拉戈纳尔(1732~1806)等等,他们都深受华托的影响。

华多


华多(Jean-A ntoine Watteau,1684-1721) 是法国18世纪洛可可时期最重要的也最有影响力的一位画家。他画了大量带有喜剧色彩的作品,而且还发明了一种浓郁的富有哲理的爱,而且都有背景相衬托。1684年10月10日生于法比交界、原属佛兰德斯的瓦兰希恩村,是一个烧砖瓦窑为生的农村手工业者的儿子。他于1702年到巴黎,最初在画店里当学徒,为趣味不高的雇主临摹一些销路旺盛的意大利、荷兰的古典作品。后来,在舞台美术家吉洛(claud e Gillot,1673-1722)的工作室当助手,这使他对戏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舟发西苔岛》





《舟发西苔岛》是华多的一幅著名的代表作品,画中题材是取自当时的一个歌剧,描写一群贵族男女,梦寐以求地幻想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爱情乐园。西苔岛,是希腊神话中爱情与诗神游乐的美丽岛屿,传说中爱神维纳斯居住之地。华托尽情描绘贵族男女准备出发去那里访问的情景。既然那是个行乐的天地,画家就以蔚蓝色大海为背景,远望烟波浩渺,使人展开渴求这种环境的幻想翅膀。

画中描写三姐妹各自带着自己的恋人准备乘船向西苔岛,寻求天堂胜景和永恒之爱的情景。画家把人物分成几组,近景处是三姐妹及恋人,他们成双成对准备随已经动身的情侣们同行。画家精心构思这一情节由最前面坐着的男女开始把观众的视线逐渐引向正在起身,起步缓行而后到违规而去的一队情侣,整幅画面形成了一个流动的时间曲线,造成活动的人物与安谧寂静的风景之间的对比。

这里的构图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幻景,所绘的大自然也充满诗意。金色的霞光普照大地,这些贵族情侣在等待依次登上缀满鲜花的彩船,他们是那样迫不及待,有的早在相互搂抱,有的忙着挤上去。灿烂的阳光清楚地显现出这些醉生梦死的贵族男女的调情动作,尽管这些人物在整幅画上的比例较小。远处待发的船帆,更点醒了这幅画的主题。

《热尔森画店》




这幅画店是华多1720年末为他的好友兼画商热尔桑的店铺所作的装饰,画家仅用一个星期就完成了。这是画家的最后一件作品,就在作品完成的第二年,华多走完了他短短37年的生命历程。这幅画的主题是诉诸于画家的直感和想象,是他对贵族的空虚灵魂的绝妙写照:画店里挂满了模仿得极为精致的油画“名作”。从墙上可以找到鲁本斯和凡·代克的佳作,也能见到安东尼奥·莫罗、鲁伊斯达尔、波特、范·奥斯塔德等名画家的作品。漂亮的热尔桑太太在和几位绅士商谈着画的价格。左边两个包装工,一个开锁的小工在忙着装画,一个工人正往箱子里放的那张,显然是路易十四的肖像。这一细节带有象征性,表明路易十四时代的趣味结束了。两个纨绔子弟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一幅椭圆形的裸体画。显然,这里的主题思想是尖酸刻薄的,但并没有漫画化。

《意大利喜剧演员》





在《意大利喜剧演员》(The Italian Comedians)中,华多没有表现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而毕恭毕敬地立正在画面中央,像座顶天立地的纪念碑,周围是他的同行和贵族男女。环境像一个舞台,主持人拉开帷幕在向人们介绍这位喜剧演员,画家以横竖曲直线构成浮雕式的背景,统一在暗色调中借以突出前景人物形象。色彩配置讲究呼应和均衡,红色帷幕和前景人物红色衣着构成呼应;左右人物的黄色衣服对称均衡,白色居中,如同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纯洁美好。

《意大利喜剧演员》画面中穿白衣裤的喜剧演员是一个专供人们取乐的插科打诨的人物,他立于画面中央,被众角色簇拥。可以看出,众人之中不乏善良者,也不乏奸诈小人,而喜剧演员则如同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她双手下垂,目光凝视,没有丑态,正等待帷幕落下,这正是这幅画的内在含意。画家以自己惯用的富于装饰趣味的手法,运用华丽的色彩,使作品平添了世俗特点。

弗朗索瓦·布歇





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1703-1770),法国画家、版画家和设计师,是一位将洛可可风格发挥到极致的画家。曾任法国美术院院长、皇家首席画师。出版过《千姿百态》画册。

生于巴黎,父亲是图案画家。从少年时代受父亲的教育,是个极其早熟的人,二十岁时就获得美术院展览会的一等奖。

以后,在意大利留学四年多,技术越发提高;回到巴黎后,声誉大振,以至受到贵妇人们的沙龙的接待。顺便说一下,路易王朝的贵妇人的沙龙是有名的学者、政治家、诗人、音乐家、画家等聚会的场所,受到那里的接待是无上光荣的事。布歇由于这种关系就开始结识了各方面的人士。他既画歌剧院的布景,也画壁挂织物图样。因此,不久他的才能被路易十五世的情人蓬帕杜夫人所赏识,画了几幅她的肖像画。蓬帕杜夫人是路易王朝第一美人,而且是才女。布歇又为这个奢侈享乐的美女设计女服和装饰品,布歇设计的图案成为当时出入宫廷的贵妇人们所效法的榜样。

由此可知,布歇富有装饰的手腕和才能,他的绘画也都具有装饰的要素,试看《爱之目》、《牧歌》就可明白;但是,他的作品,全都是冷淡的银色的调子,虽然高尚优雅,却不使人有亲切感,例如《月亮女神的水浴》中的月神狄安娜以及她的侍女的裸体,虽然圆润光滑,却令人以缺乏温暖的感觉为憾。也许当时的贵族式的骄矜的人们就喜欢这样。

《中国捕鱼风光》





《中国皇帝上朝》





《中国花园》





《中国集市》





《中国皇帝上朝》、《中国捕鱼风光》、《中国花园》和《中国集市》这四件油画是当时法国洛可可绘画的代表人物布歇绘制的。画面上出现了大量写实的中国物品,比如中国的青花瓷、花篮、团扇、中国伞等等,画中的人物装束很像是清朝之前的汉式装束,与当时的清朝满式装束离得比较远,中国特色很是凸显。贵族们争相收购这些画,买不到的,便把那些以这四幅画为蓝本、用毛和丝编织的挂毯抢购一空。

布歇并没有来过中国,画中的形象有的是合乎事实的,有的则纯粹出自他的臆想,令人不解的是,画家既然没有来过中国,又要画中国,必然要有所凭据,画中的形象具体是从哪里来的呢?据说这可能和当时东印度公司频繁的商务活动有关、该公司把丰富的商品从东方带到了欧洲,布歇在巴黎可以轻易买到中国的物品。然而要想组合成一幅符合东方情调的画面,光有一些中国的物品是不够的,还需要符合真实情况的画面构思,而这又是不能凭空想象的。

已知的、到过中国的传教士们关于中国的图画都是在布歇画完中国组画之后才为人所知的。看来,布歇对于中国形象的知识不是传教士那里得来的,这个谜团并不容易通过实证的方法加以解决。但若把布歇的中国组画放到整个18世纪欧洲社会痴迷于"中国风"的大背景中来考察,布歇的作品也就不足为怪了。

《维纳斯的凯旋》





布歇在法国王宫很受荣宠,他发现王公贵戚们不喜欢颂扬基督教题材的艺术,而钟情于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女神爱情逸事,于是布歇就竭力地迎合他们,不厌其烦地用画笔描绘色彩浓艳、姿色放荡的风流女神和闺房情态。这种裸露着丰艳的身体、谈情说爱的生活形象被描绘得非常细致,结构匀称,造型动态准确而优美,呈现出人生极乐场面。《维纳斯的凯旋》就属于这类作品的代表。

《戴安娜的休息》




在这幅人体作品中媚俗的格调一目了然。这幅女神出浴图,与其说是描绘神话中的女神,不如说是路易十五后宫美人出浴图。画家竭力描绘的是裸女的形体美,纤小的手足,柔嫩白皙的肌肤,躯体坚实丰腴,裸体姿色性感而诱人,由颈项下延至肩臂胸部的曲线,圆润如珠,光彩夺目。有位评论家认为这幅女神出浴图是布歇"最艺术性的裸体画","在这里,不仅她年轻的身体,秀气的手腕和脚踝,而且她优雅的姿势和微微反射的光都表现出一种过分的精美"。

画面近角处安置的体现狩猎女神的弓箭、猎犬和猎物同样与人物风格不符。画中突出描绘主体形象戴安娜和陪衬的女佣,画家着意在女性娇柔细嫩的肉体和高贵的气质上。实际上画中人物是布歇的两位专用模特儿缪菲姐妹,画家赋予充分的理想化,就造型的准确性和丰富的色彩感而论,布歇的人体艺术不愧大师之作。

《照亮人类之光》





基督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救世主。画面按对称均衡式构图,将初生的基督置于画面中央显著地位,用聚光的效果,表现出画的主题:照亮人类之光。布歇的人物造型优美,色调柔和,画中人物的衣着褶纹设计有疏密节奏变化美感。富有古典主义艺术意味。

《梳妆的维纳斯》





布歇就这个画题作过多幅变体画,这幅梳妆的维纳斯最具典型性。画中维纳斯被置于丝绸锦缎和珠宝首饰之中,简直就是从天上下凡的仙女,她矫揉造作,怀抱鸽子搔耳转首,小爱神围着她装饰打扮,甚是欢乐,体现出爱与美的象征。有位评论家指出:“他画的裸体女人不过是刚从缎子枕衾爬起来的娇滴滴的贵族女性的化身”。法国作家龚古尔挖苦这位教授院长说:“他是用猥亵的暗示与刺激来减轻路易十五的伤感。”

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出生在法国南部的格拉塞一个商人家庭,6岁时随父亲移居巴黎,15岁进一位律师家当学徒,但他无意于当律师而入夏尔丹画室学画,而这位浮躁青年对夏尔丹的平静与朴实绘画题材不感兴趣,夏尔丹也觉得这个学生整天在巴黎闹市厮混,没什么出息,是不可救药的浪子。既然这样他就离开了夏尔丹画室,这时只有16岁。他发现布歇那粉艳诱人的作品时就投到布歇门下,修业4年,20岁自立门户,所以弗拉贡纳尔是布歇的学生和继承人,他在24岁时获得皇家奖学金赴罗马法兰西学院深造两年,尔后游历考察意大利艺术史迹,仔细地研究过提埃波罗等大师的成就,29岁返回巴黎,不久即被选为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在弗拉贡纳尔的艺术中不仅受到布歇和意大利的艺术影响,还有来自北方的鲁本斯的色彩和伦勃朗的明暗法,这使他能立足于广博的艺术精华基础之上,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

弗拉戈纳尔的第一个妻子玛丽-安娜·热拉德原是一香料商的女儿,17 岁时自愿来他的画室学画,开始进入了弗拉戈纳尔的生活。已届38岁的画家渐渐对她产生了爱情,于1769年与这位女孩结婚。1773年携妻子应格朗科之邀去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旅行。1774年末回到巴黎,与妻子和一个4 岁的女儿住进了卢浮宫内的画室。与这一家庭同住的,还有妻子13岁的妹妹玛格丽特·热拉尔。后来这位小姨子在弗拉戈纳尔的影响下也成了一名有相当成就的风俗画家。

《读书女孩》




《读书女孩》少女侧面而坐,仪态万方,典雅而又文静,色彩的抒情表现力恰到好处:衣裙的金黄色度是饱满的,它增强了整个少女形态的魅力,青春的美与视觉上的愉悦是统一的。

这幅散发娴静气息和知性之美的《读书女孩》,是弗拉戈纳尔艺术成熟之后画风转变的代表作。这一时期,巴黎艺术风潮从罗可可风开始走向丕变,取而代之的是崇尚科学、道德、理性和古希腊精神的"新古典主义"艺术。《读书女孩》即明显受到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影响,画风从轻佻艳丽逐渐走向清新自然。

据传,画中少女是弗拉戈纳尔妻子的妹妹,年近十四岁的玛格丽特·热拉尔,因母亲去世前来巴黎投奔姐姐。画中所散发出的娴静与知性之美,不仅在于美丽少女的读书姿势不懈不怠,重要的在于少女玛格丽特本身所具有的喜爱读书、学识丰富、聪慧敏感,后来成为一名女画家的内在气质,以及弗拉戈纳尔对这种美感的认识与表现,浑然粗放与精致刻画巧妙结合,人的内心情感与外在形式相结合,充分显示出弗拉戈纳尔非凡的艺术才华。

《浴女》





《浴女》Jean - Honore Fragonard ,让 - 奥诺雷·弗拉贡纳尔 ,1732 - 1806年。

欢乐、嬉戏是这幅画的主题,画家所要显示的是狂放的激情。

弗拉贡纳尔从鲁本斯那里获得色彩造型的技巧、粗犷的笔触、写意式的塑造激荡的人体动势,富有巴洛克气质。

画家将人物置于似天似水的空间里,四周树木环抱,旨在传达一种不可抑制的情绪。

《德·圣·农神父像》





《德·圣·农神父像》Jean - Honore Fragonard ,让 - 奥诺雷·弗拉贡纳尔 ,1732 - 1806年。

弗拉贡纳尔的表现技巧具有多样性,既可精微细腻刻画对象,又可粗犷写意式的造型,能收亦能放。在这幅肖像中有一种不同于他在那些娇艳的风俗画上表现出的细腻造型手法,自由发挥了他的潇洒奔放的大笔触,响亮的色彩对比,在油画语言上构成了特有的充满流动激情的趣味。他的这种表现手法,被称之为传奇式的"法普雷斯托" (意即快速绘制的意思,与古典缓慢的绘画方法相对) ,这种快速画法与威尼斯画法是一致的。

《农家的孩子》





《农家的孩子》Jean - Honore Fragonard ,让 - 奥诺雷·弗拉贡纳尔 ,1732 - 1806年

弗拉贡纳尔的创作题材并不限于上流贵族生活,也有像他老师夏尔丹那样触及低层社会平凡生活,他这幅表现农家孩子的画很有农家生活气息,孩子和小动物画得很生动可爱。他使用伦勃朗的聚光画法使画面主体形象突出,次要形象隐没在暗层次中,这件作品反映了画家进步的启蒙思想。

《秋千》





《秋千》Jean - Honore Fragonard ,让 - 奥诺雷·弗拉贡纳尔 ,1732 - 1806年

弗拉贡纳尔的老师布歇是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尔夫人的宠信画家,而弗拉贡纳尔想投靠路易十五最宠爱的巴莉夫人,据说巴结不上。巴莉夫人曾委托过这位被她称着小弗拉贡的画家画一组组画,题目大概叫《少女心中的爱情升华》,因为在其中的画题和形象创造上冒犯了这位比蓬帕杜尔夫人更美丽的巴莉夫人而失宠,这幅《秋千》是与此相关的一幅。

画中描绘在幽静的林间,一位少女荡秋千时不慎飞落一只高跟鞋,而躲着偷看的一浪荡公子为献殷勤而急着接落下的鞋子,据考证那个浪子就是银行家乔里昂,这是一个低俗无聊的情节,承继了他老师布歇"向贵妇人献殷勤"的绘画传统,在这幅画上优美的自然和格调低俗的人物并存,正反映了画家本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