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里斧头帮老大的原型,民国的亡命徒,杜月笙都要忌惮三分

一百年前的中国可不像现在这样稳定,特别是当时的沿海地区,各种国内和国际势力盘踞。那时的上海,既有割据的军阀势力和暗地里掌控权势的黑帮势力,也有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头和名震天下的大文豪,当然,最多的还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有这么一个人,他纵横于黑白两道,既是上海最大黑帮青帮的大佬,垄断了整个上海租借的鸦片生意,又与上海的大文豪和军阀交好,这个人就是上海地下皇帝杜月笙。

杜月笙此人,心思缜密,懂得进退之道,他能够从一个地痞流氓,一跃成为黑帮大佬,就足以证明了他的能力之强。可以说在当时的上海,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撼动杜月笙的地位了。但就是这个一个厉害的人物,却也有害怕的人,那个人不是军阀,也不是同为黑帮的其它大佬,而是一个亡命之徒,叫做王亚樵。

一听到王亚樵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是很熟悉,可一旦提到他所创立的斧头帮,大家就不会陌生了。周星驰电影《功夫》里的斧头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原型正是当年上海的这个斧头帮。俗话说"光脚不怕穿鞋的",王亚樵并没有什么深厚的背景,他就是一名在码头干活的苦力,所依靠的,就是同他一起干活的兄弟们。

王亚樵为人仗义,喜好打抱不平。再加上此人有文化,在来到上海干苦力之前,曾参加过科举考试,并且名列前茅。当然,大清已经亡了,再加上王亚樵非常的痛恨清政府,也不可能走为清廷办事这条路。

为了生存,他来到了寸土寸金的上海。可那段读书的经历却帮助了他,说起话来号召力极强,工友们也都很尊敬他。前面我们就讲过上海滩各种势力盘踞,工人是处在最底层的团体,经常受欺负,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王亚樵号召工友们团结起来。于是,斧头帮诞生了。

让斧头帮一跃成名的是怒冲军阀大院的事件。那天,王亚樵正在工地上办事,却看见一个衣着光鲜的军阀殴打一名工友,但是就怒从心起,准备出手,但是考虑到当时的情况,军阀身边有众多的护卫,便忍了下来。等军阀回去后,王亚樵迅速召集了上千名工友,一人一把斧头,直接来到了军阀的大院,二话不说,冲进去对院子就是一顿乱砍,军阀躲在家中都不敢出来。这件事结束后,王亚樵的名声大涨,深得受军阀欺负的普通民众敬仰,这让军阀们对他敬畏三分,同时对他敬畏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杜月笙。

杜月笙和那些喜欢欺负普通人的军阀分子不一样,他虽然是黑帮大佬,却在明面上与人为善,不管是对那些声名远扬的知识分子,还是市井上的普通人,他都一视同仁,有人来找他帮忙,他都会尽力去做。不过,这并不能够代表杜月笙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他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已。与政界人士通好,是为了求得保护伞,与普通民众交好,是为了获得好的名声。而现在又出现了一个代表普通人的王亚樵,杜月笙当然要好生安抚了,以免不怕死的王亚樵同自己拼命。

当王亚樵斧头帮的势力越来越大时,所需要办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了,自然是免不了麻烦杜月笙。杜月笙对于王亚樵可谓是言听计从,一个上海的"地下皇帝"面对一个亡命之徒,如此恭敬,令当时的人无不惊讶。

1932年,由于王亚樵为人太过嚣张,引起了大军阀的不满,为了活命他已经无法再在上海待下去了,于是一路向南,去往了香港。到达香港后,王亚樵依然不改其惩奸除恶的本性,他看见一个当地的恶霸欺负普通人,一打听才知道是杜月笙的手下。当即就给杜月笙写了一封信让他及时处理这件事情,给个说法。杜月笙起初看到信后并未当一回事,他认为王亚樵已经到了香港,再也威胁不了自己的安全了,于是将这件事放到了一边没有管。

王亚樵见杜月笙迟迟不回信,又迟迟没有出手解决这件事,于是又再次给他写了一封信,这第二封信的言词非常犀利,写出就是威胁杜月笙的,大致意思就是:如果你不赶快处理这件事情,我将来到上海找你。这下杜月笙害怕了,立刻责令手下人将这件事情办妥了,给了王亚樵一个交代。

总而言之,在那个乱世时代,要想不被人欺负,就得强大自己,如果没有强大的背景作为保护伞,那就得靠自己的命去争取尊严,王亚樵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