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曾經的中東第一強國,人口過億,為何如今徹底衰落?

埃及,古老的文明古國,領土超過10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045億(2018年2月,鑑於埃及軍人政府的低效統治,實際人口約達1.3億)。

曾經的埃及,在二戰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叱吒中東,作為歷次中東戰爭的主要參戰國,埃及長期是阿拉伯地區的頭號強國,幾乎參與了所有的對以色列的主要戰疫,而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也稱贖罪日戰爭)中埃及軍隊的傑出表現,一度大敗以軍(當然後來還是吃虧更多), 更讓中東阿拉伯人感覺揚眉吐氣,更讓埃及在阿拉伯國家中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

但也正是常年的戰爭狀態,讓埃及不堪重負,再加上隨著以色列的不斷強大,阿拉伯人要戰爭以色列人已經變得越來越不可能,於是,薩達特總統在發動了“贖罪日戰爭”4年後,就主動與以色列握手言和,成為阿拉伯世界中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大國(領袖國),這讓整個阿拉伯世界大跌眼鏡,紛紛斥責薩達特和埃及背叛了阿拉伯世界,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的地位一落千丈,即使至今,因為這個“汙點”,在政治、外交等方面,埃及已然沒有了冷戰中前期在阿拉伯世界叱吒風雲的影響力。

當然,埃及在中東世界逐漸沒落,還有更多的經濟、政治、歷史等現實因素。

首先,埃及常年都是一個比較貧窮的發展中國家,雖然國土面積廣大,但是其中96%的土地被沙漠覆蓋,能勉強用作農業生產的土地,只有3萬多平方公里,在這個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了95%以上的埃及人口,最終,埃及能實際用於耕種的土地不過5500萬畝,平均每個人的土地只有半畝,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擠佔了很多土地資源。此外,著名的阿斯旺水壩,使得尼羅河的定期氾濫越來越少,土地肥力不斷下降,導致農業生產效率進一步降低。

如今,埃及每年都會遇到糧食不足的情況,埃及目前的土地只能養活一半的人口,剩下的一半人口,有賴於每年幾百萬噸的進口糧食來解決。

雖然經濟一地雞毛,但是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尺度內,埃及幾乎看不到多少根本性發展的希望。

自從1952年自由軍官組織推翻國王統治後,埃及事實上就一直處於軍人集團的統治下,從納賽爾到薩達特、再到阿拉伯之春運動中被推翻的穆巴拉克,除了最近10年的亂局,埃及獨立後的約有60年時間裡,就處於3個軍人總統的統治之下,埃及軍方在國家政權體系中處於核心地位,他們的權力遠遠大於泰國軍方,泰國好歹還有王室、民選政府一起陪著軍方玩政治遊戲,在埃及,即使是政府職位,從總統到部長,大多也掌控在軍隊手裡,地方各省的權力,也掌握在軍人出身的官員手裡。

1990年代開始,埃及開啟了私有化進程,然後,無數國有資產都以白菜價被各路寡頭、利益集團、西方資本攫取,埃及民眾啥也沒撈著,而最近幾十年經濟發展的好處,也幾乎都落入了軍方、寡頭和外國買辦階級手裡。當然,這個寡頭體系的最高代表,也是軍方的穆巴拉克。

阿拉伯之春後,迫於民意壓力,軍方最後拋棄了穆巴拉克,隨後穆兄會藉助強大的民意上臺,穆爾西做了總統。

但是穆爾西很快發現,在埃及,沒有軍隊的配合,他啥也做不了,於是,他就試圖奪取軍隊的大權,但是他根本就調動不了埃及的任何資源,最終,埃及軍方撕下了民主的假面具,很輕鬆地就發動政變把穆爾西及其政府推翻,穆爾西這個埃及獨立以來唯一的民選總統被逮捕,然後一直關押到2019年6月17日突然死在法庭上為止。

時至今日,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來的動盪局勢依然在持續,埃及的境況依然是舉步維艱,埃及軍方也依然高高在上,埃及的民眾依然貧困,而埃及的年輕人更加依然沒有希望,而年輕人佔了埃及人口的一半以上,他們在埃及,根本找不到多少工作的機會,也沒有任何可以社會上升的通道,資源幾乎全部掌控在軍方、各路寡頭以及利益集團手裡,一般民眾根本接觸不到。

鑑於此,最近幾十年,陸續有幾百萬受過良好教育、心懷夢想的埃及人在海外打工,精英人才的大量流失,讓埃及更加前途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