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原价砍掉95%,一个买家的游戏规则

心脏支架集中采购结果,震动了整个市场。


100多亿的市场,被干到10亿由10家公司分享,1万多的东西一把干到几百,砍价95%以上。


支架集采的结果,再次显示了游戏规则改变带来的威力。


布衣周老板甚至怀疑将来集采过的,不论仿制药还是器械,最终利润率不及普通制造业。


因为没有哪个行业,如集采一样市场,只有一个主要的买家。


如果市场上,只有一个买家,而这个买家,又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博弈时,这个行业,怎么能成为一个多好的行业。


投不受集采影响的创新?


且不论创新本身,是不是有合理经济回报的投资行为,哪怕是中国式的仿创。


问题在于市场,就一个主要买家的时候,你创新又能占到多大便宜。

集采的恐怖,在于游戏规则的改变,而为什么能变成这样一个游戏规则?根源就在一个买家。


不论任何市场,只有一个买家的时候,游戏规则,都是由这个买家来定的。


前天6瓶茅台,只能买1只心脏支架。昨天1瓶茅台,就可以买6只心脏支架。


医疗板块预期有多差。


昨天大家还没回过神来。昨天下午到晚上才发酵,集体采购价格杀到地板价。今天资金就纷纷砸盘。


心脉医疗,乐普医疗这两天暴跌。


市场处处都有雷。但是却处处只利好茅台。


最大赢家就是贵州茅台,绝无仅有。


今天外围股市纷纷大涨,大A股又是一波独立行情,央行喊话,资金要去实体经济,不要去玩“钱生钱”的游戏!


但问题来了,投资实体经济,你要面对的是,大量的初始资金,行业研究,实体选择,是餐饮业、奶茶店、还是加盟店……


可对于这些,普通人都一无所依,大坑无数,还有看不懂的财务风险、法律坑。巨额的门面费、水电费、加盟费、工资等等。


最后辛辛苦苦办公司,还掉进了合伙人或者资本的套。多少钱都不够亏的。


但是这一些都能够刺激实体的经济消费,让社会上的财富运转起来。


再看看股市。起点低,资金你随意。公开透明,无论是成交量,还是股价,k线,公司业绩,大股东成员,你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再加上无数的财经软件,什么消息都能第一时间收到。


亏损有下限,而且所有上市公司,绝对只有一个想法,赌上自己的荣誉和职业,来让自己的公司变得更好。让股票涨上去。


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希望他们公司的股价是跌的,这一点就能让你规避无数的套路,无数的坑。


但这些资金却无法刺激消费,不利于财富运转。


这两点,孰重孰轻,布衣周老板就不多说了,大家自行抉择。


反正布衣周老板暂时只能投股市,毕竟实体经济我是真不会。


我把钱投入股市。让上市公司拿着我们的钱去投资,只希望上市公司不是来圈钱的,是真心要带我这些股东赚钱,给我们分红的。


前段时间的新能源板块,被两条消息扰动着,今天熄火了。


一则,有传言称上海将取消免费绿牌和购置税免征,被上海市交通委否定。


这种传言本身就是空穴来风,新能源补贴是帮助行业发芽的。


现在造车新势力三巨头都美股上市了,早已过了萌芽期,即使要取消补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必过分解读。


另一个消息就来自于三巨头之一的理想,因为设计缺陷,理想要召回10469辆电动车。


这几乎是2019年11月到今年6月的全部产量。


这么大规模的召回,还是因为这么严重的问题,不仅仅是对理想品牌的打击,也是全行业的担忧。


这三家新能源车企会不会由于“发育过快”而出现品质问题?这才是人们更关注的。


想必近期想买理想车的朋友都得掂量掂量犹豫一下了。


有不少人在总结,在反思,如何拿住“大牛股”。


说白了就是自己认为做错了要改进。其实真的拿住一些所谓的“大牛股”才危险。


不去赚泡沫的钱,一点都不可耻。只有自己的投资没定型的人才会改来改去,老是改自己的操作和投资理念。


拿住“大牛股”,美其名曰叫拿住大牛股,

实则就是投机,想赚泡沫的钱。


这个想法很危险,一旦形成这样子的投资理念,我看早晚要栽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