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情绪不稳定,试试这个方法

“砰,又碎了一个碗”,张嫂唉声叹气地说,“咱家那个娃,不爱吃饭,顿顿都是连哄带骗,最近打碎好几个碗了。”

姥姥看见他不肯吃饭,追着喂,孩子说:“不要吃了,吃不下了,肚子装不下了。”姥姥觉得孩子肯定没有吃饱,继续喂。孩子怒了,姥姥说:“吃最后一口,乖。”

“我不要吃了。”孩子用手捂住嘴,另一只手不停挥舞,砰地一声,小孩一推,碗没有拿住,碎了。

陪孩子看电动画片,其中的一个片段,哥哥带弟弟出来玩耍,弟弟要喝汽水,哥哥说吃冰淇淋,弟弟一直在强调要喝“汽水”,“我说的话,你们怎么都不听,我只要喝汽水”。

弟弟独自去小卖部去买汽水,售货员说:“没有汽水”。

弟弟发怒了,“为什么不听我说话,我只要汽水。”

弟弟愤怒的变成了力气很大的机器人,任何试图想阻止他的人,反而更激起他的怒气,甚至把地锤了一个很大的坑。弟弟变得越来越狂,破坏力越来越强,大家都束手无措。突然一杯汽水放在他面前,弟弟脸上露出可爱小人的微笑,一下子弟弟变回小孩,喝完汽水,乖乖地睡觉了。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别人说话的时候都在听,也会给出反应,但都给不出正确的理解。

这让我想起了《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里面讲的倾听的重要性。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这本书虽比较厚重,但作者运用电影故事教学法,有趣味性的给大家讲解了沟通中的艺术。本书分为三部分:“看入人里”讲述了在人际关系沟通中,自觉与情绪的重要性;“看出人外”讲述分析语言的运用和非语言线索的特征,强调了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讲述了关系的演变,侧重于亲密关系,提出了改善沟通的各种方法。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作者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特他们在1990年的一次沟通会议上相识,他们就使用故事片作为教学达成了共识。多年来,他们一直围绕沟通这个主题撰写文章、四处演讲,并合作多本教材。他们还帮助专业和商务人士改进职场中的人际沟通技巧。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环境中,倾听随处不在,除了听力有问题之外,任何时候我们都能倾听。

但是在一个家庭中,我们很难做到倾听,变成了大家口中的唠叨者,所以有孩子不听话、大哭、乱发脾气等现象。

或许有些人会辩驳,我有认真听呀,你所谓的听估计只是听见声音而已。



1.什么是真正的倾听?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明确指出,听与倾听其实两者大不相同。

听是声波传到耳膜引起振动后经听觉神经传送到大脑的过程;倾听是大脑将这些电化学脉冲重构为原始声音的再现,再赋予其意义的过程

有时候我们会自动或无意识的“屏蔽掉”我们所厌恶的声音。比如,妈妈在大街上玩手机,孩子要求妈妈注意安全,妈妈还是无动于衷的自个玩自个的。

也有时候我们是在认真的听的。

“妈妈,妈妈,我给你讲一个笑话。”“好的。”

“以前爸爸读书的时候,在路边乱买东西吃,上课的时候肚子疼,还没跑到厕所,爸爸就拉了,回家被婆婆骂了,好不好笑?”

“好笑。”眼睛也不看一下他,就回答道。

明显感觉孩子略带失望和忧伤的小眼神看着我。

反思了一下,这就是心不在焉的倾听,没有理解孩子的深沉含义,其实他想要和我玩,引起我的注意。

当你关注的某个重要的人或说的重要的话,你会心无旁骛地倾听,你会提高自己的意识,让自己很专注,很积极的倾听。这样的倾听是我们所推崇的。

倾听含有5个过程:听到、专注、理解、回应和记忆。不仅仅是我,我想大多数人都还处在听到这个阶段。



2. 为什么有时我们无法有效倾听?

谁拥有话语权,谁就是主角。能有效倾听别人的时间越来越少,主要有以下原因:

超负荷的信息 当各种信息铺面而来的时候,我们无法专注倾听。

先入为主 我们都是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比如我们正在专注看视频,旁人在说他关心的话题,与我们无关,我们就很难集中精力去倾听。

错误假定 我们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通常认为自己的认知比孩子高很多。当孩子提出某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会认为孩子想法太简单、太浅显,不值得我们付出注意力。对待孩子的提问也是敷衍了事。

缺乏明显的益处 “沉默是金”与“口若悬河”,通常我们都会选“口若悬河”,认为这样更能吸引人,能带来更多的好处。

缺乏训练 有时我们也想到达认真倾听的目标,但不得要领。我们从上幼儿园开始,都会倾听了,所以不需要学习倾听的技巧,多数人会这样想。虽然倾听技巧可以训练,但我们花在上面的时间少之又少。



3. 如何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

少说话 用心理解别人说话的心情,即使有需要澄清的事项,也等人家说完。

摆脱注意力分散 去朋友家做客,会有一个现象,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这样会使分散我们倾听的注意力。

不要过早评断 经常会有这种情况,聊到某个自己熟悉的事情时,有极强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欲望,话还没有听完,就呼啸而出。甚至会引起争吵,有一种盲人摸象的感觉。

寻找重点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一种人,可以侃侃而谈的聊一下午,从出生,聊到政治。对于这种说得多而话题散的人,我们要提取对方的核心观点了。

回应 作为一个积极的倾听者,我们可以使用接力使力,用沉默和简短的言论来鼓舞对方。

问话不仅有利于提问者,对倾听者来说也可以是有用的工具。当提问者说的某些话有些模糊,我们运用释义重述对方的话,使我们更能理解对方的信息。支持对方的观点,少评价。

小朋友放学回来,把书包一放,生气的坐在沙发上。

“妈妈今天我不开心。”

“怎么啦,能给我说说嘛?”

“洋洋转圈的时候撞到我的胸膛了。”

“你是说洋洋转圈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你了吗?肯定很疼,给我瞧瞧,揉揉。”

“是的,现在不疼了。”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一书展示了倾听的重要性,使我们了解了从家庭到工作,从孩子、父母亲到朋友同事之间,真正的倾听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无效的倾听,以及我们该如何积极的有效倾听。当我们拥有正确的倾听模式,会帮助我们打开真正的情感联结和解决问题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