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天刀》手遊VS網易的《天諭》手遊,你會選擇哪一個遊戲?

煌大仙


2015年,端遊市場開始走向下坡路。手遊市場因為華為,小米,魅族的覺醒,隨著配置的越來越高,玩家池的總量也越來越大。許許多多的端遊玩家開始向手遊進軍。各大遊戲廠商也把主力研發成本壓在了手遊市場上,導致端遊市場大環境不如人意。同年,兩大網遊巨頭公司,騰訊,網易,又開始了一場正面硬剛。
2015年6月19日,《天諭》正式上線運營。
2015月7月1日,《天涯明月刀》正式上線運營。
當時這兩款遊戲公佈日期後的玩家市場,就如今年年前的電影檔期,《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囧媽》,都是大年初一上映,如果只能看一個,問:你會看哪部?
因為都是巨頭公司的代表作,又同時是3D大型網絡遊戲,當時玩家在選擇上都很糾結。記得那一年,室友在一起,都在討論哪個遊戲更有可玩性,但卻一直爭持不下,我和另外兩個室友選擇了《天諭》,其他人選擇了《天涯明月刀》。說實話,那個時候我個人選擇《天諭》的大部分原因並不是玩法,而是因為這款遊戲是網易的,作為網易的忠實玩家,自然要體驗一下當時的神作。但,最後還是讓我失望了。
《天涯明月刀》的遊戲背景是北宋年間,雖然是老套的古裝網遊,但是配上金庸,古龍的經典人物刻畫,玩家還是有代入感的,融入遊戲時代中,在過劇情的過程中還是有部分共鳴的。
《天諭》的遊戲背景在宣傳的時候介紹是東方幻想大世界,進遊戲才知道,就是中西合璧。關鍵中式寫實的很中式,西式又刻畫地很西式,違和感非常強烈。遊戲人物心理很難清晰地刻畫在玩家心中。這就好比你可以在二戰的戰爭中接受一個人拿一把青銅劍砍敵人,但是無法接受在唐朝馬嵬坡之變的時候安祿山帶一把AK47叛變。
而《天諭》對自己的宣傳主題一直是——無束縛3D幻想大作。可以說在這方面確實是革命性的創新,也成為了這個遊戲的玩法主要體現。翅膀系統在其他遊戲也有出現,就連《QQ飛車》《天龍八部》都有過翅膀,但那些都是屬於外觀系統,並不屬於玩法系統,除了裝飾毫無用途。《天諭》卻賦予了翅膀本質上的作用,我相信當時的老玩家也是因為這個系統而進入遊戲體驗的。但是我個人認為也是因為這個系統讓這個遊戲涼的這麼快的。海陸空,作為人類的一個活動範圍空間,遊戲世界中基本以陸地為主,很少加入空中特色,最早加入空中特色的媒介主要都是輕功系統,《劍網3》,《天下3》,《笑傲江湖OL》都是有輕功飛天的存在。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輕功系統應該是《劍網3》(此處指的是開闢空中空間的系統,不是耍帥的輕功系統)。而早期的飛天主要是實現移動速度的加快,風景黨打卡的範圍,情侶約會地點的增加。說白了,主要就是讓風景黨站的高,看的遠,風景更秀麗。情緣在約會的時候,不用站在大馬路,或者大樹底下,可以飛到屋頂上,懸崖上,免得旁邊的任務黨來回走動影響心情。
《天諭》卻把飛天系統實質性的轉換成了通過性的一部分,你可以在天上任何地點停止,也可以隨時移動,雖然玩法新穎,但是弊端很快就顯露出來了。有了翅膀後,玩家在沒硬性需求的狀態下都不會走路,而三維空間比二維空間的活動範圍面積要大許多,這也造成平時飛行的時候很難看到其他玩家,你也不知道其他玩家飛在哪個縱軸,哪個橫軸。玩家的單機感強烈,遊戲體驗銳減。
翅膀的第二個弊端就是PVP,因為系統的新穎,同樣引入進了領地系統,而當你在天上戰鬥的時候是不是感覺很帥,但是,可操控性就沒那麼舒服了。以中國為例,有汽車駕照的人可以按普及率統計,有飛行駕照的呢?在PVP的對戰中就是如此,打架靠飛,身後很容易被偷襲,飛行時的人眼的敏感度會下降,也就是俗稱的預判失誤,常常會估計錯誤兩人距離,造成很多的微操作失誤,最終戰鬥失敗。
《天涯明月刀》在玩法上其實並不會讓人眼前一亮,還是很普通的端遊MMORPG玩法,但是卻因為IP的知名度,可以吸引一批武俠情懷黨。加上裡面讓人熟知的地圖名稱,杭州,九華,襄陽,江南,巴蜀,讓玩家深入體驗在武俠世界中。尤其是遊戲中的杭州西湖,裡面的佈局和模型的擺放和真的杭州西湖基本無異,這也是我當時玩《天涯明月刀》覺得眼前一亮的地方。
雖然相隔5年,《天刀》,《天諭》這兩款IP都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反觀往後的幾年,除了推出了《逆水寒》IP,也沒有什麼好的3D遊戲能超越2015的2款經典之作了。有人說這兩款遊戲就是端遊市場最後的迴光返照,最終的悲鳴。
如今,在網絡風雲榜中,《天刀》依舊上榜在第16名,而《天諭》已經跌出了50名開外了。

老宅楊


別扯沒用的,遊戲內容豐富,戰鬥系統牛逼,能搬磚且有官方交易平臺的就能火。別說什麼商人商人的,只有這樣子,賬號才能保值


千軍飄落


送命題,誰先出玩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