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战役中,毛泽东为什么认为将汉中留在胡宗南手里几个月有利?

前言:1949年贺龙命令周上第发起秦岭战役,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迷惑敌人。实现毛泽东"吸引、抑留胡宗南集团于秦岭山区"的战略部署。

1949年7月19日,担任一野司令员的彭德怀在陕西召开干部会议,确定了“打马阻胡”的战略计划,并于8月15日发起秦岭战役预备命令。为了保证一野主力的安全,时任西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命令周上第发起秦岭战役,以六十军全部、六十一军两个师向防守川陕公路正面秦岭要隘的胡宗南集团第二十八军发起攻击。其目的是造成大军南下入川的错觉,迫使胡宗南退兵回防,完成毛泽东关于“使胡宗南不致早日入川”,以及“让汉中留在胡宗南手里几个月似较有利”的战略部署。


面对解放军的攻击,胡宗南依靠秦岭险峻的地形,建立“中国的马奇诺防线”。胡宗南对秦岭的军事布防很是得意,他的下属副参谋长沈策曾说:“我军主动由关陇地区撤守秦岭山岳地带,是西北战场在战略上的重大决策。秦岭山峦重叠,坡陡无路,到处可以据险扼守,居高临下,俯视秦岭以北广阔平原,使敌人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我守军眼前,寸步难行。我军则进可攻,退可守,利用这一天险,整训部队,养精蓄锐。如敌人胆敢继续西进,深入腹地,我们伺机而出,腰击敌军,一举可以收复关中地区。”他甚至说:“以秦岭为屏障,可以誉之为中国的马其诺防线。入冬封冻后,敌人要妄想攀登,冒险偷袭,我军不用开枪射击,用木棒石头就可以击溃敌人。我军守住秦岭,则陕南、川北以至成都平原,大可高枕无忧。”


秦岭攻势打响以后,贺龙对战争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既要真打,又不能打太狠,适时进行休战。而骄横的胡宗南却得意地认为共军无力攻破防线,并向蒋介石报告说:“匪军多次猛攻秦岭,无一处突破”,并保证会固守秦岭防线,将万无一失。蒋介石也信以为真,颇为满意。

令蒋介石和胡宗南意想不到的是,早在几个月前,统揽大局的毛泽东早就对时事分析透彻,他认为:“国民党中央政府正准备从广州迁往重庆,为使伪府放心迁往重庆,而不迁往台湾,以及使胡匪不致早日入川起见,你们暂时似不宜去占汉中,让汉中留在胡匪手里几个月似较有利。” 毛泽东策划以大部队从贵州、云南大迂回大包抄的大动作,“围歼”整个西南地区的国民政府军。


最后经过多方围剿,秦岭战役大捷。1949年9月12日,新华社发表文章《评突破匪秦岭防线大捷》。文章中说:“正当我西北大军挺进西宁之际,胡匪异想天开,妄图以残兵败将偷袭

天水、宝鸡,拖住我军后腿……我军艰苦奋战六天,将吹嘘的所谓不可攻破的秦岭防线一举突破,打开了通向汉中的门户。”“秦岭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4914人,其中俘虏33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