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1949北京房地产刚起步的那些事

1949年1月1日,为全面有序的接管北平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北平市人民政府宣布成立。1月31日,北平正式宣布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开进城内。同日北平市委迁入北平城内办公。2月2日,北平市军管会和北平市政府迁入内城办公。

解放军进入北平城

1949年2月4日,时任北平市长的叶剑英,副市长徐冰赴中南海原国民党市政府,召开全体工作人员及厅,局长会议,宣布开始是接管政府机构。平开始部署各项接管工作。主要就是对当时敌伪留下的房产和物资进行接管和清点工作。

北平城前门楼子

3月北平市人民政府接管国民党北平市地政局,成立北平市市人民政府地政局,胡光,史怀壁先后任局长。此时,北平市辖26个区,据不完全统计,城市共有房间120万间,2052万平方米(不包括农村房屋),公房占21.5%,会馆,社团,寺庙产占4.3%,外侨产占3%,私产占71.2%(其中出租房屋占私房的50%)。

北平当时普通家庭住房

5月16日,北平市军管会发布《关于本是房屋问题》布告,命令宣布:依法保护各基层的房屋所有权与合法经营权,并明确规定了房屋租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北平解放报》同日发表了《合理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社论。并且北平市军管会撤销房地产部,成立北平市人民政府公逆产清管局。

北平普通百姓居住的院落

6月13日北平市人民政府以(38)府地一字地21号发布布告,自6月16日起举办北平市城区公私房地产登记,同时颁布了《城区房地产登记须知》。

北平城热闹的街道

7月,民用公房开始收租,平均每间租金约20-40斤小米(月)。8月11日,《人民日报》以“新华社信箱”名义刊登《关于城市房产,房租的性质和政策》的社论。

北平城普通百姓家庭

9月15日,北平市人民政府以房地一字4号发布《关于北平市外侨房地产申请登记办法》的布告。9月20日-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决定定都北平,将北平改为北京。

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