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子弟可以考科举吗?


《康熙王朝》中伍次友和纳兰明珠参加会试殿试。作为举子的明珠搭救了落难的伍次友。在考试中,伍次友自拟题目,痛斥了圈地的权臣鳌拜。明珠是满洲正黄旗人,那么,八旗子弟到底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举子入场应试

明珠在客栈攻读文章

电视剧中全国的考生到京城里考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在三月举行,所以称为春闱。在清代,八旗子弟是可以参加科举考试的。规定八旗举人要参加会试,要取得本旗本管佐领的证明图片,才可以向礼部投呈报考。八旗参加会试是从顺治九年开始的,因为满蒙和汉军旗人的文化素质和汉人相比确实一言难尽,这一点清廷也心知肚明。所以在每年的进士定额之外,又给了满洲、蒙古和汉军旗人一些独立进士名额,满洲25名,蒙古10名,汉军旗25名。康熙九年之后,满洲和蒙古人编满字号,编合字号,附在汉人进士榜内,名额为满洲和蒙古各4名,汉军2名。以后年份按照应试人数的多寡临时增删。

因此,作为满洲正黄旗人的纳兰明珠,理论上是可以参加会试的。当然要取得举人资格就先得参加各省的乡试或顺天乡试。一开始,八旗子弟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这并不是清王朝看不起旗人的文笔,而是怕学了文耽误了马上功夫,日迁月移,大清朝赖以定鼎天下的八旗军就会武功尽失。清军入关前,在天聪8年、崇德3年和6年,分别都举行过举人的考试,当然这时候参加的都是旗人,因为还没有得到天下。顺治初年,认为八旗以骑射为本,故不予参加科举。后来有人上书说我们满人也有英才啊,就开始允许满蒙旗人参加科举。参加是能参加了,但康熙二十八年又下旨开始折腾他们,诏令八旗考中举人进士要提前考试骑射,倘考中举人和进士者有骑射不堪者,监考骑射的官员和考生一并治罪。麻烦是麻烦了一点,但是在中举人的名额上,皇帝可以给了他们大优惠,满洲蒙古旗人和汉军旗人都单独有自己的名额。要知道,清代初年旗人们写文章诗赋的水平要跟江南士子同场比试的话,那就是基本没戏。

纳兰明珠后来入阁拜相是事实,但中进士却是子虚乌有的杜撰。《清史稿·列传五十六》:明珠,字端范,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叶赫贝勒金台石孙。明珠自侍卫授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擢总管。五年,授弘文院学士。历任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经筵讲官、兵部尚书等。明珠没有中过进士,也没有中过举人。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侍卫,这是作为正黄旗人的福利。

还有一类人,就是宗室,按清制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为大宗,他的直系子孙为“宗室”,束金黄带,俗称“黄带子”。他们参加科举又有特殊的规定。康熙三十六年允许宗室子弟考过一次科举,乾隆八年,宗人府试宗学,优秀者玉鼎柱、达麟图、福喜等直接被定为进士,参加殿试。乾隆九年,规定每届五年,派大臣进行宗学考试,钦定名次,其中一二等就成为进士,以会试中式注册,不必经过乡试。

被电视剧戏说参加了康熙殿试的康熙

电视剧中康熙皇帝也参加了会试,这当然是戏说,而且剧中将会试和殿试混为一谈。剧中考试的地点在顺天贡院,那就是会试的地点;而殿试则是在紫禁城里。但后来又说这次考试选拔的是状元榜眼探花,且需要皇帝钦点一甲,那又说的是殿试了。因为是影视剧嘛,不可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