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过这里,你的心胸自然开阔,因为眼睛已经装满了万物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为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石雕佛像群,

与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拥有252个窟象及5.1万余尊佛、菩萨石刻造像代表了中国56世纪时期的佛教石窟艺术成就。其中,由高僧县耀开凿的五窟,无论风格、设计均严谨统一

是中国佛教艺术首次达到巅峰的代表作。


位置

山西省大同市武周山南霓。

历史背景

云冈石窟从北魏孝文帝和平年间(460~465)起创建,先由一代高僧县田主持开凿石窟五所,其后又陆续兴建大大小小的各种石窟1000多个,直到494年北魏迁都洛阳,才告基本完成,历时近40年,动用的能工巧匠最多时达10多万户,工程之浩大令人乍舌。云冈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键陀罗佛教艺术的同时,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规模

依山而凿的云冈石窟,至今还存有主要的大型洞窟53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分布在武周山的南面,东西连绵达1千米,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盒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


第1、2窟

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第3窟

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崖高25米,中上部凿有12个方形石孔。窟分前后两室,后室雕一佛二菩萨像,两颊脾润,体态丰满,形态自然,衣纹流畅,此窟从雕造手法判断,应为隋唐时期的作品。

第4窟

平面呈矩形,中央雕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壁交脚弥勒像保存较完整,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520~525)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第5窟

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第6窟为一组双窟。窟前是五间四层木构楼阁,为清代顺治八年(1651)建造。窟内中央端座佛像一尊,佛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雕像。这尊佛像,膝上可站立120人,一只脚上站立12人。大佛周围,小佛围绕、互相映衬。

第6窟

中央是连接窟顶的两层高达15米的塔柱。每层四面有雕像,周壁雕有佛、菩萨、罗汉、飞天的造像。窟顶有33天神像和各种骑乘。壁上,塔柱上面,雕刻有释迦牟尼佛传教事迹。这是云冈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洞窟。


第7窟

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第8窟

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酸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9窟

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食、乐使、舞传,造像生动,动感强。

第10窟

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第11窟

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东壁上部有北魏太和七年(483)造像题记,是研究云冈石窟开凿历史的重要资料。



第12窟

正壁上端刻有使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逗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萧,竺筷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我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第13窟

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右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既可起支承住悬空的巨臂,又平添生动的趣味,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加上东壁下层的供养天人,均是这个窟中的精品。


第14届

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第15窟

与一般洞窟不同,该洞窟规模小而无大像,最大特点是四壁雕满排列有序的佛像,是云冈石窟最为典型的千佛像窟。据1958年统计,此窟有大小造像8900尊,故俗称万佛洞。

第16窟

与后面数窟是云冈最早开凿的“县耀五窟”,窟形椭园,中间主佛立于莲座上,周壁雕有千佛与佛冕。

第17窟

正中有交脚弥勒佛倚于须弥座上,东西两壁有佛象,东边是座像,西边是立像。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489)佛,是以后补刻的。


第18窟

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的身披千佛裂装的释迦佛,高15.5米,右臂祖露,身披千佛裂装,刻画细腻,生动感人。东壁上部的弟子群,雕刻技法十分熟练,堪称杰作。

第19窟

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高8米的坐像。

第20窟

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造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