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一女子抢占公务舱座位被警方带离!民航专家给你释疑

今天(5月10日),有网友上传视频,并据现场消息,首都机场一架准备起飞的飞机上,一名女子抢占公务舱座位,且情绪激动,飞机只能被迫返回,随后公安人员将该名女子带离飞机。


从网传视频可以看到,一名女子半躺在公务舱座位上,在民警要求其离开飞机时,她还用毯子盖住面部。据网友称,该女子不仅占座,还在飞机上大喊大叫。


有乘客疑惑,高铁、公交车都可以换座位,为何在飞机不满员的情况下换座位会被机组制止?飞机上有空座为什么不让坐?



南航北京公司的航班载重平衡配载员仇保航曾介绍:这是因为计算机程序在航班起飞前已经计算好了每个座位对飞机的平衡有多少影响,这会对于飞行安全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此外,在飞行过程中,旅客大规模地瞬间移动也会造成飞机失去平衡从而出现意外事故。仇保航解释,所有飞机都是规则的、对称的。无论是最大起飞重量达560吨的巨型宽体客机,还是最大起飞重量只有几吨的小型商务机,之所以能在天上飞,除了借助飞机发动机的推力,还必须要遵守平衡的原理。配载员通过控制客舱旅客座位的发放以及货舱内货物和行李的装载,确保整个航班起飞、落地重量等的平衡重心在飞机设计性能安全允许的范围内。“如果飞机前端比较重,将会对飞机爬升带来安全隐患。同样,如果机尾过重,飞机在降落时容易擦到机尾。”



根据新京报新闻了解到,公安部门已经对该名女子占座事件进行调查。民航资源网专家、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教授许凌洁表示,座位的确定是航空安全和秩序的需要,航空秩序的目标也是安全,座位的确定涉及载重平衡。当前,也有防控疫情的需要。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第1款第(三)项在机上抢占座位、行李舱的,属于扰乱航空器秩序的行为,可以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目前随着民航法治宣传和教育加强,旅客航空运输知识的增加,霸占座位事件正在日益减少。


除了这项规定以外,你是不是还有其他疑惑呢?


为什么飞机上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规定?


每次坐飞机

起飞和降落时都会被提醒要打开遮光板,

调直座椅靠背,收起小桌板;

系好安全带;

携带的每份瓶装液体不得超过100ML,总量不得超过1L;

甚至不能携带兵乓球等等。


如果告诉你这每一条规定都是血淋林的生命换来的,你会相信吗?


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


这项规定为了防止在应急撤离时,对旅客逃跑造成阻碍,无法第一时间疏散乘客,尤其是坐在靠窗的乘客,紧急情况下更不方便从里面快速跑出来;而且能减小人体可能受到的冲击。



追述到历史,沙特阿拉伯航空163号班机在起飞后6分钟,机员接到警报,显示下层货舱后段有烟雾。机长这时决定折返利雅德机场,在客机返抵利雅德前,大火及浓烟已蔓延至机舱,乘客因大火而惊惶失措,纷纷挤至机舱前方争取逃生出路,部份乘客甚至因此大打出手。飞机疏散出现混乱和踩踏,多种因素导致乘客不能及时逃生,最终全员遇难。


飞机起飞和降落阶段,是相对危险的时刻,调直座椅靠背和收起小桌板措施便于在紧急状况下迅速进入安全坐姿,方便紧急生。


调暗客舱灯光,打开遮阳板


为了空乘人员了解和判断机外情况,也方便乘客观察机外情况(起火,冒烟)。同时也为了让人眼适应外界光线,减小逃生时人眼适应光线的时间。




禁止救生衣在舱内充气


如果你看到翼上逃生门的大小,你就会知道,套一个类似游泳圈的东西,你是出不去的,而且会耽误后方旅客逃生。若在机舱进水时,充了气的救生衣将造成致命的影响。



1996年,埃塞俄比亚航空961号航班事故中,被劫持的航班燃油耗尽后不得不在水面上降落,当时很多人都在飞机没迫降之前打开了充气阀,当水灌入飞机,所有救生衣充气的人都因为浮力被卡在机舱最上边,游不到出口,被困在机舱里溺亡,只有几十个没拉开充气阀门的人最后活下来了。


所以救生衣的正确使用方式是:先套上,出了机舱门再进行充气,救生衣是自动充气的。


飞行的任何时刻都系好安全带


飞机在飞行中可能遇到的颠簸和事故会对乘员与机组造成巨大的伤害



飞机遇上气流或者极端天气时,会产生大幅度的颠簸,系好安全带,在颠簸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受到伤害,飞机在飞行的任一阶段的颠簸和可能出现的失压状况都是难以预料的。在万尺高空,遇险时座位是乘客最好的生命维持设施。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希望大家能重视到安全带的重要性。


携带的瓶装液体不得超过规定


携带的每份瓶装液体不得超过100ML,总量不得超过1L

这个规定估计是大家最无法理解的,因为飞机上分发的饮料就远远超过了1L,而且也并没有分装,可能大家会误解为带多了液体会因为气压什么的发生爆炸……


但其实不是,是由于在目前的科技水平范围,有些“液态炸弹”是无法被检测出来的,所以控制液体的总量,实际上是为了以防万一:如果有害液体被带上了飞机,只要在控制总量之内,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威胁。



1987年,大韩航空858号班机在海上突然发生爆炸,机上104名乘客和11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事后根据调查,引发空难的原因是两名朝鲜特工将设置成9小时后爆炸的液体炸弹,伪装成酒水带上飞机,并在飞机起飞前离开。美国政府将这次事件标记为恐怖主义袭击。




禁止携带兵乓球上飞机


兵乓球的制作材料属易燃材料,燃烧后危险非常大,因此不能被带上飞机。



欧盟从2006年,就禁止赛璐珞(兵乓球材料)制作玩具,用这种材料制作的玩具、乒乓球是不允许带上飞机的。国际大赛要用的乒乓球都是通过海运或者是公路,而且要把他们装在温度为5°的集装箱里。


但在2011年,红双喜研制成功了一种绿色环保的醋酸纤维乒乓球,并在2013年获得了国际乒联的审批,到今天为止,赛璐璐材质乒乓球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规矩,飞机上每一个规矩和改进都和乘客的安全息息相关。

然而总有些“自作聪明”总是把他人的危险置之不顾,有对着发动机扔硬币的,还有打开应急滑梯的。


这些人不仅自己不遵守规定,甚至还把遵守规定称之为“傻”的表现,难道他们不知道,人之所以和动物不一样,就是人懂得遵守规则,而动物不会,因为这是一种更高级的智慧,一种效率最优的选择。

再说一个故事,同样是航空意外,1988年的阿罗哈航空243号班机,在飞行过程中,机体前端左边一小块天花板炸开,导致飞机差点直接在半空解体,当时舱内几乎一半的人都裸露在空中,幸运的是成功降落,最后整个事故除了一名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的空姐被吸出舱外死亡外,其余乘客因为都系上了安全带,最终全部得以生还。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认真执行飞机上的规定,它们是在头不顶天脚不着地的空中的唯一救命稻草,短短的几个提醒的文字,就是生与死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