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小夥,專注倒騰木頭,如今他的木雕被國內外收藏家收藏



毛冠帥

生於1993年,現生活於浙江寧波 ,2013年開始木雕創作至今。2017年,《毛冠帥2017展》展於上海未在味在空間。 作品曾被《漢聲》雜誌創始人黃永松,香港蘇富比拍賣行亞洲藝術總監等國內外收藏家收藏。


毛冠帥,93年的帥氣小夥子,被朋友親切地稱呼為“怪獸”。


“怪獸”自幼熱愛美術,專注美術,練就了深厚的內功。“怪獸”的怪,怪在他的超前。


2013年,他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怪獸木記」,那時,他還是“網紅木作人”。


赤木明登x毛冠帥 《佛手》《佛龕》


赤木明登是日本工藝大師、著名漆藝家。早年從事雜誌編輯工作,後因為對傳統漆器工藝的著迷,於1988年舉家前往日本最知名的漆器產地輪島。他獨創將和紙貼於木器再上漆的技法,使漆器變得更耐用,更生活化,在傳統的工藝領域掀起一陣旋風。


2015年畢業,就成了木雕藝術家,

此後,他的木雕事業迎來兩個突破,

“2016年5月,2017年6月”,

他在上海完成兩次個人作品展:

“毛冠帥·怪獸木記展”“毛冠帥·未在味在個展”。

到今天,毛冠帥的木雕已獲得廣泛認可,

在木雕工藝領域也小有名氣,

有了粉絲群,拿下許多木雕愛好者。

其作品曾被《漢聲》雜誌創始人黃永松、

香港蘇富比拍賣行亞洲藝術總監等人收藏。



毛冠帥學習木雕,零基礎,只能一步步摸索,

他在網上視頻學習,多看、多刻,

一邊做木雕,一邊在網上售賣木雕作品。


令人意外的是,喜歡他作品的人還不少。


第一批作品出來“10多個木勺子”,

被人一口氣打包買走了8個。

這對接觸木雕不久的毛冠帥來說是莫大的欣喜:

“木作是我喜歡做的,既然它能養活我,

那我為什麼不做呢?”


毛冠帥每天除了刻木頭,不參加任何社交活動

“365天。只有過年的那天,我會給自己放假。”


毛冠帥的作品曾被《漢聲》雜誌創始人黃永松

香港蘇富比拍賣行亞洲藝術總監等國內外收藏家收藏


做木器短短的六年間

他呈現了三次個展、完成近千件作品

還與日本漆器大師赤木明登進行了合作

每次展覽,作品售出的速度更是隻能用“驚人”來形容



《受傷的人》


2018一整年,木刻藝術家毛冠帥,
用廢棄的木料做出了99件人像雕塑,
取名為《受傷的人》,

他把悲傷的故事,刻在木頭裡,刻進觀眾的心裡。



"我對殘缺有執著吧,本來是做了100件了

但覺得100這個數字是太完整,所以拿掉一件

99件,這個數字會更有一點缺憾美 "


毛冠帥使用的木材是從別人的邊角廢料堆裡面撿來的

一無二的結疤,就像是每個人身上屬於自己的傷痛



《消失的人》


毛冠帥所做東西的原則就是遵循自己的內心

作品中的力量更多來自於,與當下人們情感上的共鳴


比如這些人,他們都沒有眼睛、嘴巴,也沒有性別

看似在一起交流,但無法說話,無法吐露心情



“消失的人”的形象也是基於這個基礎

它是毛冠帥最喜愛的作品之一

它是一個動態,而不是簡單的人像

對於它的含義,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


現在毛冠帥更多地開始追求藝術的表達——

、鑿、電鋸切割、砂紙戳刀打磨

處理方式從來不拘一格,主題也多種多樣


這些努力,讓更多人重新認識了木器的魅力


當然,關於生活中靈光乍現的作品

毛冠帥也都以木作形式表現出來


如“落葉盤”以秋葉為靈感,

如“小山托盤”以群山為靈感,

隨心意,隨靈感的創作,

才是獨一無二的木材最默契的配合。



怪獸說,“這個世界是吵雜的, 但我們想用一顆安靜安定的匠心,把大自然贈予的素材努力做到最好。”


木出於林,每一塊的紋理都不同,那是生長的痕跡,是自然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