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拒絕孩子,既能不傷害自尊,又利於孩子的心理髮育

有沒有發現,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隨著生活範圍的擴大,孩子感興趣的東西越來越多,衣服玩具零食都迫不及待地想擁有,然而父母不可能把所有的財力都用於滿足他們的心願。那麼我們要怎麼合理的拒絕孩子呢?

不要去及時處理孩子的情緒,讓孩子自己恢復理智。我叔家女兒自從轉到一所私立貴族學校後,就變得愛攀比了,而我叔的理想狀態是:孩子能夠把注意點集中在學習上,而不是與那些家境優越的同學比名牌。可事與願違,開學沒幾天,孩子回家就問我叔要平板電腦,我叔就問:"你需要平板幹什麼,是老師要求每個同學都必須配備嗎?”我這小侄女搖搖頭:“不是的,可是別的同學都有啊,我也想要一個。”爸爸不答應,孩子就在那哭鬧,大吼大叫。這時我叔沒說話就進書房了,過了好幾個小時才出來,孩子的情緒已經不像剛才那麼激動了,她說:“爸爸我還是先不要吧,其實這平板對我來說也沒有那麼重要。”我叔這才藉著孩子的話說:“如果說是老師要求的,是生活和學習的必需品,即使價格再怎麼昂貴,爸爸媽媽努力也會幫你買,爸爸媽媽的錢都是辛苦工作得來的,如果你能體諒爸爸媽媽的辛苦,我們就會覺得非常欣慰,你要和同學們比成績,而不是名牌的消費品。”

其實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爸爸媽媽們可以拒絕,但不要惡言相對,因為如果在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你再去說教啊批評他,只能增長孩子激動的情緒,這時候我們要給與孩子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讓彼此都平靜冷靜一下,孩子會慢慢恢復理智,正確面對自己的心願不能被滿足的事實。孩子的情緒是非常容易衝動的,這是因為他們的心思非常單純,心理發育也不是很穩定,試想一下,如果父母的情緒也是非常暴躁,那麼他們親子之間肯定也會有矛盾,吵到氣頭上,父母還可能說出一些孩子無法承受的話,更加激怒孩子。

我們也可以這樣來拒絕孩子,讓孩子盡情的哭吧。嬰兒時期,只需要滿足孩子的吃喝拉撒,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就越來越難滿足孩子的心。甚至孩子有自己的煩惱來源,與朋友打架了,想買玩具爸媽不給買等等問題,其實孩子在哭鬧時,只要不是身體上的不舒服,哭哭又何妨呢,哭還能鍛鍊他們的肺活量,也能發洩他們心中的不快。當看到孩子哭泣時,明智的爸爸媽媽不如淡定的看著孩子哭,讓他們哭吧。

我們家寶貝小的時候一哭,我就會滿足他所有的要求,只要他不哭就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的需求是越來越多,我就知道不能再無限度的滿足他了,而是要合理的控制慾望,我就決定不能因為孩子哭就滿足他,而是任由孩子哭一場。

一次我帶孩子去商場買東西,孩子走到玩具店門口非說要進去看看,我肯定知道他不會只看看,果不其然一會他就選上了一輛小汽車,讓我給他買。我說:“前幾天剛買過一個差不多一樣的,不能再買了。”孩子就開始哭了,一邊哭一邊看我,我知道這時候不能妥協,孩子是在試探我,隨後我把他帶到人少的地方,蹲下來跟他說:“如果你想哭,就哭吧,這裡人少,你可以使勁哭,也不會丟臉。”孩子又哭了一會,看我還是絲毫不為所動,哭聲也沒那麼大了,我拿出紙巾幫孩子擦擦臉,給了他一個擁抱說:“哭完了沒?哭完我們就回家吧。”我這一次戰鬥的勝利,心中暗暗竊喜,以後讓孩子知道哭解決不了問題,更不能用哭來要挾媽媽給他買過多的玩具。

很多孩子都會這樣,如果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用哭來解決問題,因為他知道,只要一哭,媽媽都會妥協。實際上,只要我們擺正心態對待孩子的哭泣,哭也就沒有那麼可怕,因為在孩子的成長的過程中,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只要排除孩子不是因為病痛而哭泣,儘可以給孩子一段時間好好哭一場。

還有很多種方法去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請求,再比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事後說道理,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聽得進去啊。孩子的身心正處於發育時期,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每一種情緒,更不要說出孩子無法承受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