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學校的“食堂”:1個人不花100元都吃不上1頓飽飯

​(看過越多的APP)吃過越多的餐廳

胖崽越不理解“食堂”這個詞代表的

詞性、菜系、人均


同樣的關鍵字

問答,它基本等於中國第九大菜系



小紅書,它又好像代表

“日式價格的看上去日式料理”



在深圳的點評,它的詞義可能類似於“

餐廳


點評的人均基本都是八分飽

這是餐廳覺得價格太拒大部分人於千里

想通過名字顯得比較有親和力

開業後就非常紅的


幸鄰食堂

希望你們能通過名字

它居然賣的是西餐、創意料理


這樣我對在“美食號”類別裡能找到“胖吃大吃”,會更有信心



環境&服務


特殊時期,點外賣怎麼體現服務跟環境


這就像對待做不出的數學證明大題

總能強行推理


食物的小份量:

14元的可露麗跟筷子的高低對比


34元的提拉米蘇長不及酸奶吸管


餐廳應該很注重環境跟擺盤



忘了給我送提拉米蘇(發現店員聲音很好聽)立刻找了跑腿重新送

服務應該也挺好



與食堂相關性


它確實有食堂的特點


涵蓋每一餐

菜單從麵包到意麵薯條漢堡飯

再到咖啡蛋糕


份量彷彿按兩計算


組合很不尋常

用中式的調味搭西式的食材



正餐.測評


1、15小時西班牙黑豬肋骨

38元/根

豬肉肉質:

難得在家都吃得這麼文雅

可以用塑料刀叉輕易做到骨肉分離

吃完不會塞牙


味道上:

是不需要用到西班牙黑豬的重調味

甜甜辣辣,再加上花生

俗稱——宮保

辣度不及黃飛紅花生


作為招牌:

西式的食材利於高價

中式的融合助力漲價



2、雙喜意粉

53元

這款意麵,是在“(鍛鍊)縱容”胖崽胡說八道


從食材的色澤

胖崽說吃了牛肉、蘑菇

難道你們能看出是臘腸跟牛雜

我連自己的口腔跟胃都“瞞”過去了

味道就是鹹的硬肉粒


意麵經過外賣的等待

吃出了“公仔炒麵王”的乾爽

調味是辣味比較突出的“甜中帶辣”



3、杭椒醬溫泉蛋牛肉拌飯

53元

這個飯的存在

像晚餐沒有愛吃的菜,在我的強烈要求下,我媽不情不願給我煎的

——“那兩個雞蛋”


該有的營養物質都有:

沒調味的雞蛋、沒調味的西藍花、約等於沒調味的牛肉


杭椒醬拌飯後,吃起來跟杭椒聞起來一樣淡

用於湊合果腹



4、花雕炸雞塊

42元

雖然花雕酒的加入在味道表現上

像極了所有俗氣偶像劇裡男主媽媽為了讓女主離開男主甩出的支票

——一點用都沒有



但炸雞的顏色、香氣有資格出現在韓劇裡

皮薄到可以忽略外賣吃不出表皮脆不脆



雞肉很厚卻有肉汁

搭配調製過的偏酸醬料

讓胖崽忘記本來想吐槽炸雞本身基本吃不出調味



早餐


1、原味可頌

14元

可頌小到覺得應該按袋賣而不是按個出售


很像“可頌”

酥到明明是想小心掰開拍照

還是變成像吃不完要丟掉


內部麵包的纖維圖很適合拍廣告上鏡

——讓你的麵粉孔會呼吸


又很不像“可頌”

甜度油度很低



2、美式

26元/200ml

傳統的西式咖啡怎麼體現創意

該苦的美式不苦


好的咖啡豆+過量的水

只能說,取悅了不愛喝美式的我



下午茶


1、提拉米蘇

34元

傳統的西式甜品怎麼體現創意

——該甜的蛋糕不甜


吃過最“苦”的提拉米蘇

感覺甜味只來源於奶油本身

蛋糕放進嘴可以直接吞進去,然後剩下咖啡苦及咖啡香


不在陰天,不配音樂,腦子裡不想起什麼人

就(只會一直關注蛋糕太小)感覺浪費了它的味道



2、可露麗

14元

吃過2次可露麗

每次都覺得:

看名字像Christina、Daisy

吃進嘴像過年回老家變回翠花與小芳


圖片來自網絡

跟一斤19.8元的小蛋糕味道差別不大


吃點甜味加麵粉味

口感上是把一斤19.8元的小蛋糕壓實了吃



總 結

從味道評價,總體不錯

但好吃的程度約等於別人誇我很努力時胖崽的心情

——波瀾不驚


給不愛吃西餐的中國胃吃西餐的(幻)感覺

比起正餐,覺得麵包甜點更特別

從份量上,一天要吃4頓才能飽


是需要去餐廳配合環境吃會覺得更值的店


綜合推薦:3.8星

味道:3.8星

同類餐廳味道對比:我已分不清食堂同義餐廳

價格(以出品計):3.7星

滿分5星,合格3.5星,優秀4星,值得專門去4.5星



店家信息

店家:幸鄰食堂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

人均: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