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推动秦国走向强大,也是促使商鞅惨死的间接祸首

导语:

秦国能在最后一统天下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秦朝,

与在战国末年商鞅变法有着脱不开的关系,正是因为商鞅多角度全方面的一系列变法,促使秦国的经济政治水平都向着封建化过渡

作为变法的实施者和主导人商鞅,由于他的变法对秦国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理论上他应该受到秦国统治者的优待,但是为何最后商鞅却被迫逃跑?并且惨死于他定制的刑罚之下?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朝政混乱,各国之间兼并战争不断,整个社会处于一场大乱斗的局面之中。战国中期,秦国在当时的实力并不强大,其他的各诸侯国如魏国和楚国都通过变法,缓解了社会矛盾,发展了封建经济,所以他们的实力也越来越强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秦国再不加以变法,对国内的体制进行改变,那么他最终的命运就是被他国吞并。

(图一:商鞅像)

在经济上,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依然处于奴隶经济时代,所有的土地都为奴隶主所有,所以在社会上,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非常深厚,这样落后的经济体制必然不利于当时时代的发展

,所以当时大部分的国家都在谋求改变政治经济体制,发展封建经济。

在思想上百家争鸣,给当时的思想界带来了极大的轰动,各种新兴的治国理念和治国想法在各地涌现,儒学家、法学家、道学家们在各国之间游说宣扬自己的思想,企图让自己的思想获得各国统治者们的赞同,从而在全国推行。

秦孝公意欲变法受阻

当时的秦国统治者是秦孝公,他深刻认识到如果再不改变秦国落后的局面,那么他们很快就将被其他越来越强大的国家吞并和消灭。

于是他萌生出进行改革的想法,但是改革在秦国推行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顽固派和倔贵族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由于改革必然要触动这些旧贵族旧奴隶主的利益,所以想要推进变法,首先要从攻克旧贵族和旧农奴隶主着手。

(图二:商鞅影视形象)

如何推进变法成为秦孝公当时急于克服的一个难题,正在这时一个自卫国而来的法家学者商鞅的出现给秦孝公带来了一丝希望。

商鞅向秦孝公诉说自己的思想里面,而这些思想都与秦孝公本身的思想不谋而合。在得到秦孝公的肯定之后,商鞅为了将自己的理论变为现实,主动提出去游说各方旧贵族和旧奴隶主。

商鞅为推动变法舌战群臣

于是秦孝公在朝堂上正式召开了朝会,来阐述自己想要进行变法的思想,思想一提出就遭到了很多顽固派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变法对秦国百害而无一利将会破坏民生,与自然规律和道德理念相悖。

于是商鞅在这时挺身而出,他与顽固派的旧贵族们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他提出了"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的思想。

并且他深刻且详细的阐述了大臣们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给秦国带来的危害,再以魏国的李悝变法和楚国的吴起变法,给魏楚两国带来的巨大改变作为例证,将旧贵族们说的哑口无言。通过舌战群臣,商鞅进一步加深了秦孝公对他的信任和依赖。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商鞅变法,在政治上废除旧时的世卿世禄制度,并以军功授爵制度以替代。军功授爵制,即是以军功来论官职的大小,比如说在战争时割下敌军的一个耳朵作为自己战绩的标记,在战争结束之后,用自己所割下的敌军的耳朵来向统治者邀功,拥有敌军耳朵数量越多的人,那么他获得的封赏也越多。这样凶残且野蛮的奖赏制度,锻炼了秦国战士的胆识,为后来秦国统一天下有着重要的作用。

(图三:秦军战士)

在刑罚上,加重了对犯罪后的惩罚力度。即使是轻微的罪行,也要受到严重的惩罚,并且首次提出了严苛的连坐之法,这些严酷的法度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社会秩序,加强对社会的统治,减少犯罪行为的产生。这些残酷的立法充分体现了商鞅作为法家思想代表人的治国理念。

在经济上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农业是封建经济的基础和动力,所以为了发展封建经济,商鞅大力打击当时商人,鼓励农耕,对农民提出了许多优待政策。并且将所有的奴隶主变成地主,推进旧贵族加入农业生产的环节当中。为了进一步鼓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他对积极垦荒的农民给予奖励。

百家争鸣之后,儒家的思想在当时的民间十分流行,而商鞅变法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依照法家思想的方向进行的,所以自然会在民间引起异议。为了消灭儒家思想对国民思想的影响,商鞅在思想上对当时的国民进行绝对的控制,他焚烧了大量儒家经典。

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影响

商鞅变法改变了秦国落后的政治制度,推动秦国向封建化过渡。全新的选官制度让下层勇士,有了发展自身才能与武力的空间,缓解了阶级固化带来的社会矛盾和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在经济上推行的一系列重农抑商的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让国家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国家粮食的产量大幅度增加,这一手段直接改变了当时下层阶级人民的生活水平,所以社会矛盾大大的缓解,国家的物资储备也更加充实。

(图四:烧毁儒家经典)

焚书的做法,虽然在当时起到了稳固国家统治,统一人民思想的作用,但是他的弊端却是长久的。社会没有了思想的碰撞,那么整个国家必将死气沉沉。

在这场烧毁大量儒家经典的事件中,许多先秦的儒家重要著作都被烧毁,对我们今天研究儒家学说,也产生了重要的消极影响,许多儒家经典就此消失,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损失。

商鞅死于自己所定之法

商鞅在秦国大型推行自己的改革,而他背后唯一的靠山便是秦孝公。商鞅在变法之时已经触及到了很多人的利益,身处高位的他为自己树敌许多,但是那些人们碍于秦孝公不便对商鞅出手。

当秦孝公一死,商鞅唯一的靠山便轰然倒塌。秦孝公的继位者秦惠文王对,商鞅早已怀恨在心,所以等秦孝公一死他便以谋反之名,给商鞅安上了死罪。

(图五:车裂刑)

被冤枉的商鞅不得不被迫出逃秦国,但是在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整个社会都处于戒备森严的状态,没有一处可供商鞅逃生的安身之所,最终商鞅还是被秦惠文王抓回并处以了商鞅亲自设计的车裂之刑,并且商鞅的家人也遭到了连坐。

结语:

商鞅的悲惨死法实在是令人叹息,在进行变法时商鞅可能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最终将会死于自己所设计的法令。虽然商鞅因为树敌过多而惨死,但是商鞅变法对秦国带来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正是通过商鞅变法,秦国一步步走向强大最终一统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