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时评:常态防控不松劲 春风送暖胜可期

  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降到“二级”,释放的是成效和希望,但绝不意味着松劲和懈怠,全力以赴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才能迎来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时刻。

  调低响应级别不是放松防控,而是因地制宜,为高质量发展加码。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区别主要体现在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责定位,一级响应属于最高级别的响应,意味着国家层面的指挥和动员。二级响应时,决策主体为省指挥部。动员等级和社会成本相差巨大。如今,距离天津启动“一级响应”约有百天,疫情防控整体上呈现向好态势,秉持精准防控的理念及时对响应级别进行调整,来得正当其时,全市将在人员管理、交通运输、社区防控、复工复产复学等方面,因地、因时、因情,对现有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为进一步复工复产、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创造条件。

  调低响应级别不是降低要求,而是更高标准,突出重点、精准、常态防控。当前正值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从一级到二级,相应的各项公共政策执行也会分类调整,客观上可能给人以疫情防控形势放缓的感觉,但这并不是降低要求,相反,离胜利越近,越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落实和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继续坚持必要的人员管控和健康监测措施,指导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公共场所落实防控要求,引导群众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既要增强必胜的信心,又要保持战“疫”的耐心,只有一以贯之抓好疫情防控,才能维护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调低响应级别不是放松警惕,而是抓实抓细自我防控,从每一个人做起。各部门单位要根据疫情形势和地区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解决问题,让防控工作更加精准化、精细化,更要为复工复产创造高效有利的环境;复工企业要做好人员管控、健康监测、场所消毒等,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努力把落下的“功课”补回来;对市民而言,必须谨记自我防护是预防新冠肺炎和其他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在全面融入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中,要因地制宜地做好精准防护,倡导社交文明,摘口罩不能随意跟风,日常做到勤洗手、勤消毒,外出注意保持安全距离。

  为山九仞决不能功亏一篑。疫情防控没有结束,继续守住这一关,守好这一关,不但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一位市民的责任,务必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主动适应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形势,不获全胜绝不放松。

  记者:潘影 冯荔

  编辑:万彤 孙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