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高校倡议书中现“远离同性恋”内容引发争议

近日,四川工商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倡议书中出现“远离同性恋”内容引发争议。

11月5日,四川工商学院党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学校注意到了此事在网上引起的讨论,目前已将相关表述删除。至于为何会在学校“倡议书”中出现相关内容,对方未予回应。

公开资料显示,四川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综合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创建于2001年,目前建有成都和眉山两个校区。11月3日,有微博称,接到网友爆料,四川工商学院在推文中倡导大学院应“远离同性恋”,这疑似歧视同性恋。截至5日,前述微博已有上千条评论,相关话题在微博上也有近250万阅读。

澎湃新闻注意到,所涉推文由四川工商学院10月15日发布在其官方网站及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文章标题为“五拒绝、五养成宣传教育活动倡议书”。其中在“拒绝艾滋、洁身自爱”段落中提到,“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洁身自好,远离同性恋,树立正确的性道德意识和性观念”。

不少网友认为,倡导大学生“拒绝艾滋”,远离的应该是“高危性行为”,而非同性恋,否则会被认为存在歧视。也有网友认为,“学校主要是想宣传防范艾滋,不是对同性恋有意见”。

对于此事,四川工商学院党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11月5日上午告诉澎湃新闻,学校意识到了问题,已将“远离同性恋”的内容删去。至于为何会在学校官方推文中出现前述表述,该工作人员称并不知情。随后,澎湃新闻多次向该校党委宣传部负责人黄某致电采访,对方未予答复。

近期已有数起类似事件引发争议。据澎湃新闻9月底报道,江苏淮阴师范学院发放的卫生手册中,有“同性恋违背自然法则,在性格上有缺陷,情绪特别不稳定”“同性恋会教唆引诱正常人”“同性恋寿命比正常人要短……同性恋是一种变态行为”“同性恋吸毒的可能性较大”等内容。该校意识到“确有不妥当之处”后将手册回收。

11月初,有网友爆料称,在沈阳师范大学一场新生教育讲座中,“同性恋”“女孩抽烟”与“性乱”“毒品”等列在一起。沈阳师范大学一名工作人员否认相关言论“涉嫌歧视”,称该校邀请的校外安全宣讲专家有提到,“校园内女生的吸烟者越来越多,高校校园存在同性恋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不提倡、不赞成、不支持”。

不可否认,同性之间的性行为的确是艾滋病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是由身体器官的构造决定的。可这不代表同性恋就能和艾滋病划等号,因为小学的生物课本里就明明白白地写着,艾滋病的传播渠道有四种: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母婴传播和血液血制品传播。

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歧视其实远比你想象的更为黑暗。一项某同性恋维权组织发起的调查结果显示——77%的受访者因为性取向不同,曾在校园里遭遇过身体攻击。

这还是在相对平等自由的大学校园,更别提在思想更传统的群体里了。 我们常常说现在支持LGBT已经变成了一种政治正确,但社会现实却是——支持往往被藏在心里、活在网络,嫌弃和鄙夷却总是被挂在嘴边。

还是那句话,同性恋是个人自由,支不支持同性恋也是个人自由。因为LGBT群体不会因为少数人的抵制而消失,它的存在是否合理也总归是时间说了算,历史说了算,人性说了算。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网 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