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记录:时隔59年才知道,丢掉东北的真的是张学良吗?

抗日战争记录:时隔59年才知道,丢掉东北的真的是张学良吗?

“九一八”事件之后,张学良遭受千千万万的国人唾骂,东北军20万的兵力却直接把东三省拱手让人,被人指责是肯定少不了的,这个话题延续了至今80多年了,这个问题在张学良身上是一生的污点,难道弄丢东三省的真的是张学良吗?这个责任如果追究下去,个人认为蒋介石才是事件的根本。

1931年9月,日本以炸毁南满铁路为由,对我国东北三省开始展开全面的侵略,为什么会说蒋介石在这个事件中难逃干系呢?当时情况是这样的,在日军还没开始发动侵略的时候,那时的蒋介石就已经把“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方针已经实施,然而皇姑屯爆炸以后,张作霖被害牺牲了,张学良当了少帅以后,就跟蒋介石来往密切并同意易帜的事,九一八事件爆发了以后,张学良向蒋介石报告,当时蒋介石没有在南京,而是在前线做剿灭红军的战斗指挥,随后给张学良下了军令,实施“不抵抗政策,东北军全部转移到北平”这是军令啊,当时张学良刚刚易帜的时候就一直贯彻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其内”的方针,多次日军对东北进行骚然,张学良也都是没有抵抗,这次又下了军令,张学良只有听从命令,将东北军全部调到了北平。

1990年,那时候的张学良已经90岁了,晚年的张学良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年的九一八事件,自己确实判断失误了,我一直认为,日本这个国家,资源匮乏它真正的想要全面开始战争是不合乎常理的,不符合日本的利益的。他始终认为日本政府是不会同意他们这样做的,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初的关东军竟然不听从日本政府的观点,擅自做主,开始爆发了战争。如果说张学良判断错误,也可以说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当时的日本政府确实是反对全面开战的,张学良以为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当时在东北的的日本陆军中将石原莞尔,一心想要统治东三省,所以不顾日本政府的反对,擅自开战,才有了当时的局面。

为什么说责任追究要最终追究到蒋介石呢?一是他“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方针,不顾外强侵略,一心想要打败红军,二是给张学良下的军令“不抵抗政策”,如果当时蒋介石没有这样坚决不抵抗,给张学良自己处理的机会,或许结局不是这样的,毕竟东北是生他养他的地方,就算他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20万东北军中一定有人愿意打回去,回到自己的家,之后,在南京大会作报告的时候,张学良还说过:我国应团结一致对外,忍辱负重。而蒋介石的演讲说的是:以我们的国力不足以抗日,抵抗就等于灭亡。甚至据书中记载说,蒋介石竟还相信“抵抗三日就会灭亡”的谣言,你们说丢掉东三省的锅,应该谁来背?